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放牧和围封下霸王灌丛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对阿拉善退化荒漠草地恢复过程中霸王灌丛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霸王灌丛对土壤的C、N、P有明显的富集,灌丛下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cm土层,而灌丛根部对10~20cm的土层也有影响。(2)放牧和围封显著影响着霸王灌丛根部和灌丛下的土壤肥力,土壤有机C、全N、全P均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pH值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放牧和围封也显著影响着灌丛根部和灌丛下的土壤养分富集率,土壤有机C、全N、全P的富集率均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3)霸王灌丛生物量与灌丛根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灌丛间地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和pH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利用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原生岩浆岩及所含残留包体的化学成分计算源区岩石化学组成的方法,两个具体计算实例显示,该方法是有效,精确和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43.
INTRODUCTIONInformationontheorganiccarbonbudgetofpond-culturesystemsisindispensableforrealizingboththestatusofmaterialcyclinginthesystemsandforevaluatingtheefficiencyoftheculturepractice.Manyarticleshavebeenpublishedonthistopicinterms'offishPOnds.Accordingtothemethodused,theymaybedividedintotwocategories:onewastosubtractthetotalorganiccarbonoutput(planktoncommunityrespiration,sedimentcommunityrespiration,culturedanimalproductionandtheirrespiration)fromtheirtotalincome(phytoplanktonproduct…  相似文献   
44.
确定油气运移时期和路径是分析油气成藏的关键。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试、盆地模拟和含油气包裹体指数GOI统计法,研究了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的油气运移时空展布特征和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该地区的成藏期有3期,分别为东二期、东一期和明化镇期,其中以前两期为主。盆地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尽管沙河街组烃源岩在沙一期末开始生油,但在东营期才开始大规模排烃和成藏。GOI的统计和分析表明,GOI>5%的高值区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已发现的欢喜岭油田和双南油田即分布在GOI>5%的区域内。利用流体包裹体信息结合盆地模拟能更精确地反映出油气运移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45.
滇池蓝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通过模拟生态系统和大型试验围隔,研究了蓝藻(Cycanobateria)胁迫下的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和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生长情况.模拟生态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生长受蓝藻的影响不大,其在有大量蓝藻胁迫的水体中生长22d后,生物量为试验初始时的91.6%,在没有蓝藻胁迫的水体中,其生物量增加了27.7%,差异不显著;而竹叶眼子菜生长受蓝藻影响显著,在有蓝藻胁迫的水体中生长22d后,其生物量下降了57.1%,在没有蓝藻胁迫的水体中,其生物量增加了24.1%.野外10hm^2大型围隔栽种试验结果显示,在有蓝藻胁迫条件下蓖齿眼子菜生长良好,经过5个月生长其覆盖率达到60%,而竹叶眼子菜几乎全部死亡.综合上述两方面试验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耐受蓝藻胁迫的能力比竹叶眼子菜强.  相似文献   
46.
刘学君  谢平  王少梅  王建 《湖泊科学》1994,6(3):245-256
采用围圈试验的方法,将东湖微囊藻水华的形成和消失过程重现。根据有关生物调控(Biomanipulation)的原理,我们设计了鲢鳙草鱼的放养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放养鲢鳙的围圈,水华在很短时间(约15天)内消失,放养草鱼的围圈,水华几乎不受影响,而没有放养的围圈,其水华日趋浓厚。这一结果显示出滤食性鱼类对围圈内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变化,重点探讨了它们对微囊藻水华形成与消失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珠江口红树林基围养殖生态开发模式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的红树林基围(land-based enclosure)养殖传统模式是红树林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开发范例之一。本文介绍了珠江口红树林基围养殖生态开发模式的3个个例: 仅存香港米埔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传统基围养殖运作历史和演变, 及其候鸟生境、养殖、观鸟、环境教育综合功能的实现; 珠海淇澳岛大围湾红树林传统和粗放式基围养殖试验和围内水位盐度等环境条件变化对红树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伶仃洋东岸海上田园红树林海水种植-集约式养殖系统试验和红树林净化水质研究。在珠江口红树林保护管理及海域污染防治过程中建议重视红树林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和推广, 建立新的基围养殖示范区, 大力推广红树林基围养殖的生态开发模式, 探索毁林养殖区红树林友好式整治模式, 改善红树林基围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产量, 加强红树林基围养殖系统相关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8.
在充分分析比较传统深基坑围护体系优劣的基础上,将高压旋喷止水帷幕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方桩相结合,设计创新出一种新型的围护体系,且将之运用于工程实例中,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效果以及氮(N)和磷(P)的收支和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1)适宜的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三元混养,能有效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的综合效益。(2)投喂的饵料(包括对虾配合饲料与蓝蛤(Aloidis laevis))是系统N、P的主要来源,占N总输入量的84.41%~89.75%和P总输入量的96.64%~98.35%;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占N总输入量的7.14%~11.97%和P总输入量的0.39%~1.11%。N、P的支出主要为底泥积累,占N总支出量的39.88%~57.17%和P总支出量的35.69%~68.45%;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N、P,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6.86%~32.24%和18.72%~33.55%;N的输出渗漏损失较大,水层积累较少,而P的输出水层积累较多,渗漏损失较少。(3)各处理比较,三元混养PLR3组N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比其它处理提高了9.95%~15.80%。综合养殖效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蟹、虾、贝混养最优比例为三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菲律宾蛤仔30~60ind/m2。  相似文献   
50.
对网围养殖区内草鱼的活动声波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并将采集的声波进行了回放。结果表明,草鱼网围养殖区声波频率范围为0~3.2 kHz,整个频段内没有宽带波峰。在草鱼饥饿、食饵和饱食的不同状态下养殖区内的水声特性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在网围养殖区通过声波回放能对草鱼起到诱集作用,在投饵回放、投饵不回放及不投饵回放声波的情况下,草鱼的响应时间分别为2.55、3.504、.80 min,存在显著差异。回放持续性声波和间隔性声波在响应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