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4篇
  免费   2272篇
  国内免费   3507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1259篇
地球物理   1538篇
地质学   8309篇
海洋学   3178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642篇
自然地理   102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分形分析方法在海冰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渤海北部1966——2001海冰冰级年际变化的实际资料,利用R/S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了H指数,建立了R(i)/S(i)与i的关系式,对渤海北部海冰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分形分析方法进行海冰趋势预测不仅方法简便,而且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将其作为海冰趋势预测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2.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iceberg drift were studied using continuous satellite scatterometer images off Dronning Maud Land, East Antarctica. Generally, iceberg drift speed showed a westward increase to the Greenwich Meridian.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drift speed were high in autumn—early winter and low in spring, and their magnitudes also increased westwar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drift speed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variations of sea levels at Syowa and Mawson Stations, and hence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geostrophic current variations. Thus, the scatterometer data are demonstrated to be useful in monitoring iceberg trajectory and oceanic current variat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3.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 and geostrophic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Sea (SCS) are studied using TOPEX/POSE1DON (T/P) altimetry data. The SSHA, which is obtained after tidal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tidal results from T/P data, is predominated by seasonal alternating monso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SHA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CS is positive in spring and summer, but negative in autumn and wint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SSHA in the SCS can be approached with the sum of tidal constituents SA and SSA. The geostrophic circulations in the SC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ea surface dynamic topography, which is the sum of SSHA and mean sea surface heigh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SCS is generally cyclonic and notably western intensified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while the western intensification is weak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Kuroshio intrudes into the northeastern SCS throuth the Luzon Strait in winter. But ther  相似文献   
94.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海上浮动软管的三维静态分析模型。在四级海情下,对输送柴油的软管求得了解析解,得出了软管在侧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及其所受的拉力,认为此时的软管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96.
青岛海陆风三维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 1个陡地形影响修正的三维中尺度流体静力的气象学模式 ,对青岛地区海陆风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 ,青岛有多支海陆风存在 ,且每支海陆风出现的时间、强度和向内陆伸展的距离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沿岸山地的机械和热力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观测站 ,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
李赶先  卢博 《台湾海峡》2001,20(3):308-313
本文在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1井珊瑚礁岩心声速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珊瑚礁岩心声速的垂向跃变特征和相应地层沉积相变及地层侵蚀间断面的关系,分析了珊瑚礁岩心相变造成其声速跃变的原因,阐明了海平面升降形式珊瑚礁地层侵蚀间断面和产生相变的具体过程, 明了珊瑚礁岩心声速垂向跃变与相应地层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该项研究在岛礁工程建设和礁灰岩区石油勘探声学测井以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古海洋学研究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气田的天然气形成水合物的地球化学计算模拟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分析,对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形成水合物的地球化学边界条件及分布区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南海北部陆缘琼东南和珠江口盆地内的断裂构造是天然气向海底渗漏的通道,为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的形成提供了物源;盆地内巨厚的第四纪富有机质沉积也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细菌成因生物气源。在海底温度2-16℃范围内,琼东南盆地气田10种天然气和珠江口盆地气田18种天然气形成水合物的压力有比较大的范围,随温度增高,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压力增高;盆地间和各天然气样品之间形成水合物的压力均是不一致的。在南海海水平均盐度3.4%条件下,结合海底温度与水深变化资料,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稳定分布的海区是不同的,珠江口盆地小于230m水深的海区没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在230-760m水深的海区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分布区应该在大于860m水深的深水区;在琼东南盆地水深小于320m的海区不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在320-650m水深的海区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大于650m水深的海区是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分布区。  相似文献   
99.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张海影 《海洋预报》2005,22(Z1):56-61
本文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对特定的北极海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一律取为气候平均值,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本文对北极海冰减少后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与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