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5篇
  免费   1601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测绘学   1593篇
大气科学   1219篇
地球物理   1739篇
地质学   4827篇
海洋学   110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906篇
自然地理   173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浸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2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吉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基本一致,其物源来向却显示出巨大差异;上述两类沉积体与上述现今潮坪、河道漫滩沉积体地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均显示出绝然不同的标志特征。然而浸滩物源来民南京黄土的物尖兵为向却  相似文献   
32.
胶州湾海域水质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建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用ADI法建立了胶州湾扩大域变动边界的平流—扩散输运模型,以COD为指示因子,预测了胶州湾海域1995年、2000年的水质、青岛环海公路海上段、沧口区北半部污水截流、北水南调、集中排放以及胶州湾西部经济开发对海域水质的影响等。为青岛市环保部门制定环保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3.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海洋生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分布指数、生物暴露指数和生物反应指数,并由此确定生态质量总指教。生态质量总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特定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征,典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特征以及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的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34.
35.
对虾养殖水质与饵料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投喂不同厂家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致使水质因子变化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水体的pH、溶解氧及氨氮含量的变化和饵料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且影响到对虾的生存。而养殖水体的盐度、温度的变化和饵料的相关性不甚明显。文中还对配合饵料影响养殖水质因子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家系统和灰色统计方法,初步建立了一套水库鱼产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体系和指标标准体系,首次给出了比较系统和具有普适意义的评价方案;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综合定量评价模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评价中由于多指标重迭、交错造成的难判、误判问题,为水库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8.
39.
The carrying capacity for bivalve shellfish culture in Saldanha Bay, South Africa, was analys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ell-tested EcoWin ecological model, in order to simulate key ecosystem variables. The model was set up using: (i) oceanographic and water-quality data collected from Saldanha Bay, and (ii) culture-practic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local shellfish farmers. EcoWin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key ecological processes, simulating an annual mean phytoplankton biomass of 7.5 µg Chl a l–1 and an annual harvested shellfish biomass of about 3 000 tonnes (t) y–1,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ported yield. The maximum annual carrying capacity of Small Bay was estimated as 20 000 t live weight (LW) of oysters Crassostrea gigas, or alternatively 5 100 t LW of mussels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and for Big Bay as 100 000 t LW of oysters. Two production scenarios were investigated for Small Bay: a production of 4 000 t LW y–1 of mussels, and the most profitable scenario for oysters of 19 700 t LW y–1.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work are: (i) in 2015–2016, both Small Bay and Big Bay were below their maximum production capacity; (ii) the current production of shellfish potentially removes 85% of the human nitrogen inputs; (iii) a maximum-production scenario in both Big Bay and Small Bay would result in phytoplankton depletion in the farmed area; (iv)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intensity in Big Bay would probably impact the existing cultures in Small Bay; and (v) the production in Small Bay could be increased, resulting in higher income for farmers.  相似文献   
40.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