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2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测绘学   103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026篇
地质学   5119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72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相似文献   
122.
川滇菱形块体边界的现今地壳形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吕弋培  廖华  苏琴  王兰 《中国地震》2002,18(1):28-37
依据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带上所有跨断层测量资料,分析了各场地所处断裂的近期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北段形变活动逐渐减弱,南段逐渐加强,各条断裂分别显示出不同的变形特征;菱形块体的现今水平形变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垂直形变速度较低,且呈上盘抬升与下降交替出现的运动特征,部分场地的形变异常变化与其邻近的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3.
The newe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n a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Does it change continuously? It is a scientific question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and is still being observed and explored at present. In 250 BC, Greek scholar Eratosthene supposed the shape of the Earth to be spherical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to the Sun and estimated the perimeter of the Earth to be 4 000 km (King-Hele, 1976) according to the camel-walking distanc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symmetrical …  相似文献   
124.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2,25(1):48-52
地壳由半无限大的基岩上一层厚度为H^-的表土层组成,入射地震波为垂直的SH波,产生水平地面运动。当浅源大地震发生时,在极震区以外行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将使地壳介质有非线性的有限弹性变形。用小参数摄动法使非线性控制方程为线性化的小参数各阶控制方程,得出头两阶线性控制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讨论CT及X线检查在外伤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 1998-2000年200例外伤复查病人行CT及X光检查。结果 2-3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病人113例,3-4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66例,未见骨疏松的21例。结论 骨折2-3个月后复查病人,应适量降低CT的窗宽,窗位和X线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6.
多种驱动力作用下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印度板块持续地向北推进、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剥蚀作用视为形成现今东亚大陆形变和应力场格局的主驱动力。在一梯形区域内,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大陆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不同的剥蚀率系数及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形变及应力场格局。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CGPS)以及利用地震观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的结果与上述的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其西部地区比东部吻合得更好。说明控制东亚大陆西部形变和应力场基本格局的主驱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对东部地区还应当考虑其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风化剥蚀对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7.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地壳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GPS观测资料求出的水平地应变和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计算出的速率强度累积率,研究了包头-大同地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各时期的应变特征,并对包头6.4级(1996年5月3)地震前后的地应变进行对比,认为以压应变为主导的高值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孕育的地区.面应变、主压应变、剪应变和趋势累积率同时较高的地区,强震危险性较大.一般低应变区和张应变为主导的地区,孕育强震的可能性小,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1992~1999年包头-大同地区的GPS水平应变的演变,反映了1996~1998年地震幕的孕育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以压应变为主的高应变区和应变梯度带可作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判定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台湾南部及其周边岛屿现今地壳形变的位错模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非震形变的位错模型,用混合全局反演方法,拟合了中国台湾南部1990-1995年间的GPS观测资料.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构筑了包括6个刚性块体和19个断层的简单模型.反演结果表明,菲律宾海板块以(69±2)mm/a,方向为317°±2°的速度与欧亚板块会聚,其中约一半的会聚率在台东纵谷消耗掉,另外部分则平均分配在其西边的块体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和中央山脉地质区均向西北方向挤压,过了中央山脉后,块体运动呈扇形分布,与应力方向一致.西部麓山地质区与滨海平原地质区交界处的断层均以逆冲分量为主,由南向北倾角逐渐变小,断层宽度一般为10km左右,均表现为强锁定,历史上的大地震多发生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129.
岩石圈流变机制的确定及影响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因素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Byerlee定律,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利用小标本实验结果外推,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利用上述结果和传统的方法,分别得到了鄂尔多斯和山西裂谷两个典型地区的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往的计算对岩石圈流变强度的估计过高,对脆性形变区估计不足,流变机制估计不对;岩石圈有力学分层的特性,但各地分层的深度范围不同,使得成层和力学作用变得复杂,讨论了水、应变率以及多相矿物对流变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The structure of the Mid-Atlantic Ridge at 5°S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a recent cruise with the FS Meteor. A major dextral transform fault (hereafter the 5°S FZ) offsets the ridge left-laterally by 80 km. Just south of the transform and to the west of the median valley, the inside corner (IC – the region bounded by the ridge and the active transform) is marked by a major massif, characterized by a corrugated upper surface. Fossil IC massifs can also be identified further to the west. Unusually, a massif almost as high as the IC massif also characterizes the outside corner (OC) south of the inactive fracture zone and to the east of the median valley. This OC massif has axis-parallel dimensions identical to the IC massif and both are bounded on their sides closest to the spreading axis by abrupt, steep slopes. An axial volcanic ridge is well developed in the median valley both south of the IC/OC massifs and in an abandoned rift valley to the east of the OC massif, but is absent along the new ridge-axis segment between the IC and OC massifs. Wide-angle seismic data show that between the massifs, the crust of the median valley thins markedly towards the FZ. These observ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OC massif by the rifting of an IC core complex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spreading centre between the IC and OC massifs. The split IC massif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ootwall of a detachment fault, from the corrugated fault surface to deeper beneath the fault, without recourse to drilling. Preliminary dredging recovered gabbros from the scarp slope of the rifted IC massif, and serpentinites and gabbro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this scarp with the corrugated surface. This is compatible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serpentinites along the detachment surface, even where the massif internally is largely plutonic in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