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6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2062篇
测绘学   437篇
大气科学   1546篇
地球物理   2028篇
地质学   3628篇
海洋学   2126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569篇
自然地理   183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也是三维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作基岩面高程等值线的主要数据源为钻孔和地形等高线。在制作过程中,首先对钻孔数据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处理,筛选出347个钻孔投影成Map GIS的点文件(.WT),为提高精度,使成图更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武汉市地形特征,提取地表基岩露头出露部分等高线(.WL)代表露头区基岩面高程。再利用Map GIS DTM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对钻孔和等高线对应的点文件和线文件(.WT和.WL)剖分插值网格化,生成平面和立体的基岩面等值线图。通过对Map GIS提供的4种剖分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模型绘制的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更快速、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方法时,应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相似文献   
992.
概述了《南京市基础测绘成果目录》图册(以下简称《图册》)的编制背景、结构内容及开本与装订方式,较详细地介绍了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地理底图的类型与选取内容、各项专题要素的设计表示的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993.
地图拼接是矢量地图数据中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为了正确提取水印信息,需要从拼接后的地图中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利用水印嵌入后坐标点尾部数据分布发生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拟合检验的抗拼接算法。该算法利用四叉树算法将地图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利用单样本K-S检验判断每个区域内的坐标点尾部数据是否服从均匀分布,最终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提取水印嵌入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The presented paper analyses the variability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bedload transported by the gravel‐bed Scott River (Svalbard) draining a glacier catchment with an area of 10 km2.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fluvial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gravel‐bed rivers. It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 values for bedload movement. It is also treat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origin, routes of distribution, and conditions of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fluvial bedload. The field study in a natural proglacial gravel‐bed channel was carried out at two reaches in the mouth section of Scott River. The study revealed relatively high temporal variability and similar mean parameters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in conditions of low discharges.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reached a mean of 71.9–76.0 kg d?1 in channel cross‐section. Bedload texture was dominated by gravels with a proportional contribution of the fine‐grained fraction along with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8‐2 mm) of 38.8%. The medium‐grained fraction (16‐8 mm) constituted 33.7%, with a lower contribution from the coarse‐grained fraction (32‐16 mm) of 23.2%, and the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64‐32 mm) of 4.4%. Two periods in the course of bedload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variation of hyd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first half of the measurement period was distinguish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of daily loads and increased contribution of the coarse‐grained and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28–31% and 6.2–6.6%, respectively). During this time, the river discharged up to 94% of bedload. This resulted in a clear tendency for riverbed scouring. The second half was distinguished by generally low daily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10 kg d?1), an increase in contribution of fine‐ and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42–55.6%), and a change in the tendency to aggradation. Grain size indices were more varied, and grains were usually finer and better sorted. Selective transport processes, often related to redeposition, were dominant in the channel.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flow velocity, conditions for material deposition became more variable. This was manifested in weaker sorting and an increase in gra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995.
The Norwegian massif of Rondane is part of the Scandes Mountains and is subject to polar,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influences. Because of its climatic context and its quartzitic structure, the massif has one of the thickest functional periglacial belts in Europe (1200 m). This belt is not fixed considering its translation in altitude since the end of the Little Ice Age. This mobility is continuing and involves periglacial decay dynamics which are revealed by numerous and various periglacial forms in the field. Because of their frequency in the massif and also their sensitivity to climate fluctuations, earth patches and small non‐sorted circles have a diagnostic value for current periglacial climate fluctuations. The major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several indicators of this periglacial decay and to highlight its consequences on periglacial belt mobility because these landforms enable the delimitation of a critical belt of decay in the massif.  相似文献   
996.
信息化社会下的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从中国大陆31个省份中选取69个A级景区,利用新浪微博,获取省域范围内的粉丝分布情况。从总体、区域和主要出游地区3个方面,提取省域出游驱动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微博用户的关系视角下,全国出游驱动力分布呈现明显差异,广东、北京两地在出游驱动力方面遥遥领先;通过省份-景点微博关系矩阵构成的出游驱动有向流发现,和东部地区的联系几乎占了全国出游驱动流的全部,而全国旅游接待的分布却相对均衡;最后,还发现了5个主要的聚类出游地区,并分析其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对现今城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选取湘西土家族老司城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对老司城遗址的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主要地形因子做了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研究。老司城遗址选址考虑山地地形特征,建筑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注重融入自然环境,集约利用资源,是山地生态城镇的典范。  相似文献   
998.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老龄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人口密度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河南乡村老龄人口仍占多数,但其分布重心正逐步向城镇转移;各地区老龄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且分异明显,同时,地区间老龄人口密度差异悬殊,增长变化差距很大;老龄人口分布虽存在地区差异,但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是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速发展,养老服务需求增大。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受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条件相对优越的河谷地区,人为因素对耕地分布范围的作用和影响极其微弱,尤其是在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前提下,耕地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地的宜垦程度。本文将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地区耕地分布的因子按其性质分为限制性因子和非限制性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排除了高原河谷地区不适宜耕作的地区,在适宜耕作的地区根据土地的宜垦程度,按"先优后劣"的原则将历史时期的耕地数据分配到空间上。选取青藏高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河谷地区之一河湟谷地作为实例,重建该区1726年耕地空间格局。将重建结果与已有的M模型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重建的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致性,但重建结果在垦殖范围与垦殖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M模型的重建主要是以现代耕地分布格局为基础重建,忽略了现代耕地空间分布受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而本文模型则是从低生产力水平前提下影响历史时期耕地分布的因子出发,重建结果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0.
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的中国碳排放数据、统计年鉴中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产量数据为基础,选取NDVI植被指数、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GDP、工业总产值、人口5个指标,对中国2000年及2010年的分省碳排放结果采用5km×5km格网,运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SLM)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并对空间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纠正,获得2000年及2010年地均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地均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下特征: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变小;存在几个明显高值热点及低值冷点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差异特征越发明显,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特征更加显著;2010年各地区地均碳排放强度明显大于2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