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9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1397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1252篇
地球物理   886篇
地质学   2312篇
海洋学   756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79篇
自然地理   77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侯娟  张孟喜  张陶陶  陈通 《岩土力学》2011,32(8):2365-2370
分别针对纯砂地基、水平加筋地基和新型三维立体加筋(简称横-竖加筋)地基进行了多组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单层横-竖加筋深度和横-竖加筋层数对地基的影响,并通过与水平加筋地基的比较,结合横-竖地基砂土滑移面的形状,初步分析了横-竖加筋地基的加固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同等试验条件下,横-竖筋的加筋效果较水平筋的好,对于单层横-竖加筋地基,加筋效果随加筋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加筋深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加筋对地基受力性能的改善不明显。对于多层横-竖加筋地基,随加筋层数的增加,承载力增加,沉降减小。  相似文献   
992.
论述了地下温度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在较小范围工区内(考虑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探讨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事实证明,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分布,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断热储构造的温度.  相似文献   
993.
陈继  徐舜华  窦顺  张鲁新 《冰川冻土》2011,33(4):897-901
柴达尔-木里铁路沿线高温沼泽化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约20km的冻土路基采用了热管降温措施.借鉴青藏铁路的成功经验,热管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均设计为3m,并针对铁路东南-西北的不利走向,在阳坡布设了双排热管.为验证热管措施在多年冻土湿地路段设计参数的合理性,2008年底在柴达尔-木里铁路中段布设了热管冷却半径观测试验场,该观测...  相似文献   
994.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注热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利用pT+H软件和水平井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注热和注热降压开采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讨论了注入热水温度为30、60、90℃时水合物饱和度以及CH4气体饱和度、CH4产气率、累积CH4产气量和产水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种开采模式下水合物低饱和度分布范围随时间增长和温度升高而增大;CH4产气率在开采10 d内升高较快,之后逐渐减小。模拟结果表明:注热降压开采模式比单纯注热模式的效果有较大改善,而且温度对于提高CH4产气量效果不明显,但因为天然气水合物藏的低渗透性,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的CH4产气量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南海神狐海域和类似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李国峰  张德新 《吉林地质》2011,30(3):112-115
本文利用螺杆桩技术对长春地区粘性土层,进行抗拔实验,获得螺杆桩在粘性土层中抗拔承载力值,通过现场抗拔桩试验检测,为螺杆桩技术在长春地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生态足迹的陕西省适度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坡  韩新海 《地下水》2011,33(3):177-181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12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12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其次计算了陕西省199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实际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陕西省1990~2004年的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在1990~1998年,陕西省年生态适度人口由2898.9万...  相似文献   
997.
吉林省三所城市电磁辐射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彦伟  王笑晗  张静 《世界地质》2011,30(3):435-438
以城市环境电磁污染为研究对象,根据吉林省长春、延吉、四平环境综合电场强度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指数评价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计算了三所城市的电磁污染评价指数和污染风险概率,并对环境电磁辐射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目前三所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电场强度监测值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辐射强度低于中国电磁辐射安全标准,污染风险概率为0。如果电磁辐射能量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长春、延吉、四平将分别在19年、16年和18年后电磁辐射水平超过电磁环境保护限值,因此应该加强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管理和防控。  相似文献   
998.
与角岩有关的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4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U—TAE算法提取城市热岛信息的空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鹏  杨波  陈崇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9):1118-1124
U-TAE算法是一种使用不同范围的滑动窗口来提取城市热岛信息并根据稳健估计法设定窗口阈值的算法,该算法根据像元被记为热岛像元的累积总次数是否为0来区别热岛区与非热岛区,根据累积总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热岛强度的强弱,具有动态阈值的特点和无偏特性。文章以长沙地区为例,对U-TAE算法在6个不同空间尺度上(5×5,11×11,25×25,51×51,101×101,201×201)对城市热岛信息提取的效果从提取范围、提取强度、空间构成以及大面积热岛提取稳定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大小为11×11的窗口在4个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取的城市热岛信息更加完整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