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79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四平山热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具有非常好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环境,其深部存在新矿体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对照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钻探和物探工程的揭露情况对矿区深部可能存在的矿体位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矿区148线ZK927孔和ZK914孔之间,有断层通过的电、磁异常套合部位,深度300~500m处可能有新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32.
巢湖市内汤池、半汤、香泉、昭关等四大温泉,水温42—63℃,日出水量达1万m~3,储量丰富,水质优良。近年来,不断提升巢湖市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温泉度假旅游已成为巢湖旅游业的拳头产品。2009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专家评审,巢湖市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相似文献   
133.
刘洪兰  张强  王胜  郭俊琴  杨寰 《中国沙漠》2014,34(5):1386-1392
利用河西走廊19个气象站建站至2012年3—5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春季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通过EOF、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西走廊春季降水的时空特性进行了研究,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验河西走廊春季降水序列是否存在突变现象。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春季降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其空间分布特征是东南部为多雨区,西北部为少雨区。河西走廊春季降水在第一空间尺度上为全区一致,在第二空间尺度上可分为2个自然气候区,在第三空间尺度上可分为5个自然气候区。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1世纪初10年是近半个世纪来降水最多的10年,20世纪70年代是降水最少的10年;河西走廊春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十分显著,降水最多的年份是最少年份的6倍多。1961—2012年间河西走廊春季降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1985年出现了一次趋于增多的突变。3年的短周期和19年的长周期是其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134.
介绍了甘肃省高温等级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甘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特点、河西和河东地区高温天气气候的差异、干热性高温的危害及其影响特点、国内外高温等级标准的制定情况等,阐述了制定甘肃省高温等级标准及其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并综合与高温密切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立法标准和规范,编制与其相适应的高温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5.
应用BELLHOP模式,对声速剖面的声跃层结构变化引起会聚区偏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声速垂直结构的变化可导致会聚区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跃层强度增加0.01 s-1将使会聚区向远离声源方向偏移1.5~2.0km;跃层厚度增大50m将使会聚区向靠近声源方向偏移0.3~0.5km;跃层位置加深100m将使会聚区向远离声源方向偏移0.5~1.0km。在跃层的三个特征量中,跃层强度起主导作用。跃层强度变化引起的声线在海洋次表层的偏折差异,进而导致进入深海等温层的入射角差异,是使会聚区发生偏移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2011年春夏季长江南部中下游地区发生旱涝急转的异常大气环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长江南部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发生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副热带高压由弱到强的变化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高空急流的变化则为降水提供了上升运动条件。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的原因与副热带高压加强前一候时间内孟加拉湾地区的异常对流加强有密切的关系。急流的变化则与陆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中纬度西太平洋强经向海表面温度(SST)梯度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的研究表明:2011春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现象的发生,是局地大气环流变化,南北半球大气相互影响以及海洋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共同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137.
A modified lower trophic ecosystem model(NEMURO) is coupl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for an application in the central Yellow Sea. T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and annual cycles of chlorophyll-a and nutrients with results consistent with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Generally, during the winter background and spring bloom periods, the exchange with neighboring waters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sources of nutrients. Howerver, during the winter background period, the input of silicate from the layer deeper than 50 m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that contributes up to 60% to the total sources. During the spring bloom period, the transport across the thermocline make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put of phosphate and silicate. During the post spring bloom perio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relevant processes varies for different nutrients. For ammonium, atmospheric deposition, excretion of zooplankton and de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and dissolved nitrogen make similar contributions. For phosphate and silicate, the dominant input is the transport across the thermocline, accounting for 62% and 68% of the total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N/P ratio averaged annually and over the whole southern Yellow Sea is up to 51.8,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of P limitation in this region.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large scale sea water circulation is revealed by both the estimated flux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N/P ratio of nutrients across a section linking the northeastern bank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Cheju Island. During the winter background period, the input of nitrate, ammonium, phosphate and silicate by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is estimated to be 4.6×1010, 2.3×1010, 2.0×109 and 1.2×1010 m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8.
吉林春旱期降水潜在影响因子的分离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60—2012年的地面常规气象指标、大尺度气候指数和NOAA气候分析产品,利用功率谱周期分析、时间尺度分离分析和交叉检验的逐步回归分析等,把吉林省春旱期(4—5月)降水量分离成不同时间尺度的值,并在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下分别找到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吉林春旱期降水存在着2~4 a的年际变化和10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在年代际尺度上,4月降水与前期3月南半球环球状态指数以及俄罗斯东部高纬地区的低空经向风有关,5月降水与同期北半球环球状态指数和前期4月太平洋中高纬环流有关;在年际尺度上,4月降水与前期3月混合ENSO指数和同期当地相对湿度、华东华北沿海地区的低层经向风有关,5月降水与同期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以及局地相对湿度、地面气压有关。利用选出的影响因子对降水进行预报,估计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月)和0.81(5月),且选择合适的影响因子比模型结构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39.
青海高原干热风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玲  汪青春  刘宝康  苏文将  周万福 《气象》2014,40(4):450-457
基于青海省56个气象站1961—2010年50年气象资料对干热风的发生日数、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青海高原干热风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且以小灶火为高发地,其次为东部农业区且以循化为高发地;近50年来干热风日数、强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2010年年平均达到29站次,分别较20世纪60和70年代偏多17和ll站次;近年来平均最高气温的明显升高与相对湿度逐年减小是干热风日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0.
近30年东北春玉米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81—2010年东北地区5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发育期数据、1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趋势变率、秩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近30年东北春玉米关键发育期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春玉米发育期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81—2010年春玉米关键发育期 (播种期、抽雄期、成熟期) 均有延后趋势,大部分地区春玉米生长前期 (播种期—抽雄期) 日数减少,生长后期 (抽雄期—成熟期) 日数增加,全生育期日数增加。在绝大多数年份,春玉米播种期在温度适播期之后,成熟期在初霜日之前。近30年对东北春玉米生育期日数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为温度,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年际尺度的升温、温度生长期的延长和作物生长期的高温对生育期日数影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指出,作物生长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对生育期日数影响有间接效应,主导气象要素能够解释生育期日数变异的44%。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北春玉米发育期变化是作物响应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