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894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2604篇
海洋学   398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我国自行研制的ZHG-1型X波段机载雷达高度计于1995年4月13日-4月18日在青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上飞行实验数据,及导出的均方根波高、有效波高、均方根波陡算法模型,得到了上述海况参数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台湾浅滩西部水域鱼类、虾类和软体头足类动物的总石油烃含量,分析了主3类动物样品的荧光光谱特征,并将本文数据与南海其他水域海洋动物的石油烃含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
24.
A Note on Soil Structure Resistance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natural normally-consolidated marine soils are generally subjected to the effects of soil struc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theory stud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t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gradually disappears with increasing stress level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In this study,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is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can not explain the strength behavior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with a normally-consolidated stress histor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rength behavior. In the preyield state, the undrained strength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is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 one developed by the applied stress and the other developed by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the strength behavior is independent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5.
曲良 《海洋通报》2020,39(3):335-341
于2009年12月、2010年5月、2011年9月、2013年5月和2014年10月,在黄河口附近海域进行了5个航次调查,研究了该海域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烃的分布情况以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D整体呈冬季低、春季高的趋势,而石油烃无明显季节变化趋势。平面分布上,春季和秋季COD高值主要分布在靠近黄河口海域。春季和冬季石油烃高值主要位于调查海域的东北部区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温度、pH、悬浮物、溶解氧及磷酸盐是影响COD的主要环境因素,而石油烃主要受盐度、温度、pH、无机氮、磷酸盐的影响。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 H、盐度和溶解氧是影响COD的关键因子,温度是影响石油烃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6.
文凡  高志一 《海洋与湖沼》2007,38(5):394-404
风浪宏观特征量是描述风浪场特征的重要物理量。作者基于风浪有停留在混乱运动状态的趋势的性质对风浪场特征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频波频率附近的波动自风摄取能量,风浪吸收的能量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在谱中重新分配。谱中能量的重新分配产生多尺度波动,这导致风浪波面的混乱运动(风浪处于混乱运动状态)。在稳定状态,风浪运动最为混乱。当风浪状态偏离最混乱运动状态,谱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重新分配将使风浪回到该状态。基于线性海浪理论导出风浪场特征量间的关系。导出的关系与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理论结果与观测结果很好地符合。风浪场宏观特征量间存在固有关系。尽管目前风浪场特征量关系的观测结果存在差异,但本文中证明,所导出的理论关系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27.
深水钻井中浅水流灾害问题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水钻井中,浅水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国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研究。介绍了浅水流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特性。目前用于识别和预测浅水流的手段有测井和反射地震两大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参数提取的地震反演方法,如传统Dix反演、叠后振幅反演、层析反演、叠前振幅反演等。  相似文献   
28.
A model for the depth-limited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est wave in a sea state is presented. The distribution for the extreme wave height is based on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for depth-limited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 for individual waves [Méndez, F.J., Losada, I.J., Medina, R. 2004. Transformation model of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 Coastal Eng, Vol. 50, 97:115.] and conside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secutive wave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using field data showing a goo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xtreme wave heights in the surf zone. Some important statistical wave heights are parameterized obtaining useful expressions that can be used in further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29.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30.
大民屯凹陷地层水水文地质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民屯凹陷前第三系潜山、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水化学场研究发现,本区油田水总矿化度及二价阳离子浓度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水体主要为陆相成因并受地表水渗入的影响较大,变质程度高,油田水的演化与盐类的溶解有关。该区地层水的流动受断裂和沉积砂体的控制,在水头压力、浮力动力场控制下其流动样式和分布规律反映了凹陷内油气的运聚规律,可为本区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式油气藏的判别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