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440篇
地球物理   614篇
地质学   1134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时间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1998年5月24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暴雨过程。发现湿有效能量与此次暴雨降水的关系比较清楚。降水开始前,暴雨区的能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开始于能量显著减少时;强降水时,暴雨区的能量出现小幅反弹;当暴雨区能量再次显著减少后暴雨降水结束;这是一次能量锋暴雨,暴雨开始前有能量锋生现象发生,暴雨强降水时段与强能量锋同步,暴雨区位于高能舌北侧能量锋附近。  相似文献   
52.
丽江大研镇震灾分布和地脉动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蒋乐群  李康龙 《地震研究》1997,20(1):125-131
丽江7.0级地震后,大研镇被毁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呈显4条条带,伤亡人员的地理分布和上述条带重合。91个短周期地脉动测点的观测资料表明,分布在上述条带内的大多数测点,其卓越周期大于0.3S;条带外的测点,其卓越周期一般在0.1S左右。作认为卓越周期和烈度异常之间良好的相关性,是因为地脉动卓越周期和地方震的频谱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特征与地震活跃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地震活动演化的统计判据,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展示地震时序谱之涨落谱,以分维函数法判断最小邻间距(NNS)分布的Poisson性,然后采用MKS无参量法判别涨落谱之统计稳定性,确定NNS分布的转变区,具体研讨了四川、云南若干震区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分布,发现地震活跃期到来时NNS分布表现出非Poisson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改变和调节时序数据样本集之震级下限,并逐段前推进行统计计算的方式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客观地确定了这些震区地震活动时序涨落谱统计特征的转变期,使根据该统计法判断地震活跃期的方法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54.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特性,建立了作物蒸腾耗水模型。利用水分平衡方程。根据降水量及前期土壤水分储存量与作物蒸散耗水量的差,确定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满足程度的时间变化曲线,用以衡量水分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55.
朱兰娟  储长树 《气象》1997,23(12):47-51
通过对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处理后温度场分布特征和自交结实率的资料分析,得出培矮64S的灌水始期是冷灌后的见穗期往前推18天,终止期为见穗期往前推3天,灌水深度前10天为15cm,,后5天为20cm,,为“冷繁”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灰色预测模型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灰色系统的建模理论,利用河西地区有关河流的径流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GM(1,1)残差序列周期修正径流预测模型,并用于春旱缺水期3~6月河流来水量的长期预报,经生产部门验证,准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7.
58.
吉林地区的马达岭组为一套河流相紫色、紫红色砂砾岩,前人曾先后将其置于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新元古代、古元古代。但由于缺少直接或间接的地质证据及同位素年龄资料,故其时代问题一直悬而未决。1991 ̄1993年笔者等在红土崖幅(1/5万)进行区调工作,发现了青白口纪的鱼台组不整合覆于马达岭组之上,根据层序学的理论分析,马达岭组应属新元古代海侵早期深切河谷沉积。故将其时代置于青白口纪早青白口世。  相似文献   
59.
傅学海  马筱英 《江苏地质》1997,21(2):120-123
简要地归纳了江苏省煤层气的成矿地质环境,分析了成煤区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及围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地区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0.
R- andQ-mode factor analysis is applied to 51 ground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wells drilled in the Plio-Pleistocene aquifers of NW Achaia, Greece. The purpose ofR- andQ-mode factor analysis application is to identify (i)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pattern, and (ii) the deterior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Sixteen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are us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ir importance an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 into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R-mode factor analysis, a six-factor model is suggested which can explain more than 77.5%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at every site (factor scores) also is computed. Maps are constructed showing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factor scores. From these maps, the high salinity areas are delineated (seawater intrusion, possible appearance of halite layers) and the areas with elevated contribution of karastic-water are defined. Using theQ-mod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he meaning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 in groundwater quality characterization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