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德兴斑岩铜矿田内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伊利石:一是特征的热液蚀变矿物,它是在热液流体 作用过程中斜长石、云母类矿物通过伊利石化过程形成的,其结晶度(IC)和膨胀层含量受携 带矿质的热液流体量控制;二是浅变质作用自身的产物,其结晶度远较小于前者,具2M1 多型,且不含膨胀层,是原始蒙皂石完全伊利石化形成的。作者发现,在斑岩体和接触带内 ,伊利石结晶度小的部位,蚀变程度强,矿化品位也高。  相似文献   
152.
油气成藏^40Ar-^39Ar定年难题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成藏作用伴生的矿物种类少,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及少量石英和黄铁矿等,这些矿物均不适合用传统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进行年龄测定,因此,油气成藏年龄是同位素年代学尚未解决的一大科学难题。^40Ar-^39Ar(K-Ar)法是可能应用于油气成藏年龄测定的首选同位素定年方法。从^40Ar-^39Ar法的优点和实验技术的角度,讨论了油气田样品^40Ar-^39Ar定年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和可行性。有机杂质气体纯化装置的研制成功,为开展油气成藏^40Ar-^39Ar年代学研究,并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奠定了实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砂岩骨架颗粒中几乎没有碎屑长石,残余的微量长石(在岩石中的平均含量为0.4%.低于X射线衍射检测限)主要为钾长石,同时具有较低的自生高岭石含量(1.02%)、很低的自生石英含量和同期火山物质含量,以及较高的自生伊利石含量(1.22%),这表明太原组的自生伊利石主要是在相对高温的深埋藏封闭条件下,通过钾长石溶解反应:钾长石+H~++H_2O→高岭石+硅质+K~+和高岭石伊利石化反应:高岭石+K~+→伊利石+H~++H_2O或其加和反应:钾长石+高岭石→硅质+伊利石+H_2O形成,后者通过消耗钾离子而克服钾长石溶解的动力学屏障,是前者的重要驱动反应,并向流体输出氢离子,因此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尤其是在相对深埋藏的成岩过程中与钾长石溶解有关的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4.
对巢湖北部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寒武系—下三叠统海相地层的黏土矿物分析及伊利石结晶度测定的结果表明:伊利石是本区海相地层的主体矿物,平均体积分数为73%。黏土矿物的成岩转化特征表现为蒙皂石的伊利石化。按照伊利石结晶度的成岩-浅变质程度划分,本区寒武系—下三叠统的成岩作用已达到最高成岩阶段。伊利石结晶度的纵向变化总体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寒武系至志留系的结晶度为0.41~0.60°Δ2θ,结晶度与埋深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成岩作用是下部地层黏土矿物特征的主控因素;上部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的结晶度为0.45~0.77°Δ2θ,呈波动变化,蒙皂石连续出现,地层没有被显著埋藏,沉积因素是上部地层黏土矿物特征的主控因素。下三叠统地层中蒙皂石的分布特征以及上泥盆统五通组顶部高岭石的普遍富集具有重要的古气候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极低级变质作用是指变质作用最低级的部分,包括成岩作用和浅层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范围大体介于150-370℃之间。本文简要地对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特征和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可以看出,通过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研究,能够提供造山带、沉积盆地演化及板劈理发育等有关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流变状态信息;强调指出进一步研究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6.
昆阳磷矿床中白泥层粘土岩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泥层粘土岩是昆阳磷矿床中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富磷矿层的夹层。本文通过系统取样,对白泥层粘土岩进行了镜下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白泥层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含少量高岭石,非粘土矿物为石英、白云石、磷灰石等;同时对白泥层的形成环境及伊利石→蒙脱石的转化进行了探讨,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昆阳磷矿的成因、成矿过程提供了最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7.
Abstract Fairly strong (r= 0.75–0.85)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crystallinity indices (peak widths) measured on the first two basal reflections of chlorite and those of illite–muscovite in <2-μm fractions of a representative shale–slate–phyllite series from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formations of northeast Hungary. The metamorphic grade ranges from late or deep diagenesis through anchizone to epizone conditions. Chlorite crystallinity values measured on air-dried and ethylene-glycol-solvated sample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expandable interlayers are negligable, especially in the higher grade (~temperature) part of the series. However, the greater scattering of crystallinity values for the chlorite 001 reflection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002 reflec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effects of minor amounts of interlayered and/or discrete smectite and/or vermiculite. With increasing metamorphic grade and advancing equilibrium recrystallization, the chlorite compositions in different samples become more homogenous. No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crystallinity and changes in chlorite composition as estimated from the intensity ratios of basal reflections. Hence an increase of domain size and a decrease of lattice distortion with increasing grade (~temperature) may be decisive factors affecting chlorite crystallinity. Chlorite crystallinity can be applied as a reliable regional, statistical technique complementary with, or instead of, the illite crystallinity method. The illite and chlorite crystallinity scales used here are related to Kübler's epi-, anchi- and diagenetic zones and correlated with coal rank, conodont colour alteration and mineral facies data. As the effects of the detrital white mica can be observed even in the <2-μm fractions of anchizonal metapelites, the anchizone boundaries determined solely on the base of ‘fixed’illite crystallinity values may vary with amounts of detrital and newly formed muscovite–illite. Hence a complex approach utilizing more than on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grade is preferred for petrogenetic purposes, even i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ystallinity scales, coal rank and mineral facies also vary strongly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and lithologies.  相似文献   
158.
浙江渡船头“伊利石”应属绢云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渡船头云母状矿物长期以来被称为“伊利石”,近期经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差热分析(DTA)、电子显微镜(EM)观察及化学组成等研究后显示:这种呈薄鳞片状、粒度很细(一般小于5μm)、结晶度高的矿物,其d(002)=9.95?,为2M多型,出现特征的3625cm~(-1)、3450cm~(-1)、1020cm~(-1)、935cm~(-1)、825cm~(-1)、799cm~(-1)、755cm~(-1)、543cm~(-1)、480cm~(-1)红外吸收和40—70℃、106.4—111.2℃两弱吸热谷及630—670℃强吸热谷;矿物MgO小于0.25%,结构中八面体Mg~(2+)量小于0.03,以Al~(3+)和Fe~(3+)为主,八面体电荷为-0.052—+0.048/O_(10)(OH)_2,K_2O一般大于9%。上述这些均表明,渡船头“伊利石”应属绢云母。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对阿希金矿近矿蚀变岩的详细研究,探讨该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以及蚀变与矿化的时空关系;并根据多种分析资料查明本区蚀变类型中存在伊利石化,为确定成矿深度、温度及矿床成因类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0.
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地温是影响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确定古地温对研究其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古地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将今论古"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主要应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对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为37.2~38.2℃/km。这一认识对济阳坳陷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