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4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测绘学   700篇
大气科学   619篇
地球物理   668篇
地质学   2696篇
海洋学   4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0篇
自然地理   97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01.
利用基于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pidemic Type Aftershock Sequence, 简称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法,重新审视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可能存在的长期地震活动异常,研究了川滇地区背景地震活动特征,并评估了当前的强震危险状态.对川滇地区1970年以来的ML3.0以上的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活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震丛集特征明显、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地震序列常有前震事件.直接将概率值作为地震计数的权重,对地震丛集率空间分布图像分析表明,汶川MS8.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存在着长期、大范围的地震丛集率低值区,震前该段处于应力闭锁状态.对川滇地区地震丛集率低值区内背景地震与全部地震的累积次数、b值和新定义的Δb等统计参量的分析表明,龙日坝与龙门山断裂带具有地震活动的关联性,川滇地区当前的强震潜在危险区可能是巧家地区和汶川MS8.0地震破裂尚未穿越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此外,还发现b值倾向于反映局部应力场变化,而Δb能较为敏感地给出更大范围应力场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902.
Towards formulating guideline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buildings to site-specific earthquakes, studies are reported in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 of various critical parameters. No study is, however, reported on the effect of depth of soil stratum. In this paper, a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buildings for site-specific earthquakes including depth of soil stratum as a parameter. The methodology integrates independent procedures meant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buildings and site-specific seismic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enables to determine performance point of a building in terms of inelastic displacement and base shear. Nume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using the particulars of Delhi region. Two typical RC buildings (B1 and B2) wit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elastic behaviour, assumed to be located on soil depths ranging from 10 to 200 m are chosen for the application study. Capacity spectra of the buildings are generated from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Studies indicate that for building B1, with elasto-plastic behaviour, the depth of soil stratum strongly influences demand on inelastic displacement compared to that on inelastic base shear. For building B2, with continuously varying inelastic behaviour, the depth of soil stratum is observed to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the inelastic base shear as well as inelastic displacement. Responses of the building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based on design spectrum of Indian seismic code. For both the cases, inelastic displacements as well as inelastic base shears are underestimated by Indian seismic code for certain depths of soil stratum. Proposed methodology enables the calculation of realistic values of inelastic base shear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 of a building for site-specific earthquakes by considering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tratum.  相似文献   
903.
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并给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标准以及相应评价指标的量值。应用物元概念和可拓集合关联函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拓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大同矿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通过关联度计算,得出该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关联度为-0.023,健康等级为Ⅲ级,属于合格水平。该可拓学评价方法能够准确、科学地区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为矿区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4.
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广文  刘铭 《地理学报》2011,66(2):223-23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保税区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 转型的压力与趋势。自1990 年起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建立起了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和东疆 港保税区。目前3 个保税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最成功的保税区之一和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尽管存在着功能和空间整合以及政策约束等问题,但无论是现有基础、政策支持和发 展趋势上看,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发展成一流自由贸易区的潜力。本文依据自由贸易理论和国外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结合中国保税区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与典型自由贸易区存在的 差距,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 及问卷调查方法,初步建立起自由贸易区综合发 展水平评价模型和3 级指标体系。以香港自由港为参照,从目标效用度、开放自由度,功能开发 度及环境完善度4 个方面对天津滨海新区3 个保税区发展水平进行总体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 果提出扩大开放自由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完善环境和目标效用等方面的建议,并最终提出天津 滨海新区分阶段分别建设3 个保税区、3 个各自独立自由贸易区和统一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的 “三阶段”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905.
白燕  廖顺宝  孙九林 《地理学报》2011,66(5):709-717
选择在600 m~30 km 16 个尺度上,在ArcGIS 中利用常用的面积最大值法(Rule ofMaximum Area,RMA) 对2005 年四川省1:25 万土地覆被矢量数据进行栅格化,并采用两种属性精度损失评估方法: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和一种新的基于栅格单元分析方法,来对比分析在这两种评估方法下RMA栅格化的属性(这里是指面积) 精度损失随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在同一尺度下采用基于栅格单元方法分析所得的研究区平均属性精度损失大于常规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的平均属性精度损失,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在1~10 km内很明显,当栅格单元大于10km时,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属性精度损失的差值稳定,且其随尺度的变化曲线趋于平行;(2) 基于栅格单元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定量估计RMA栅格化的属性精度损失,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属性精度损失的空间分布规律;(3) 对四川省1:25 万土地覆被数据进行面积最大值法(RMA)栅格化的适宜尺度域最好不要超过800 m,在该尺度域内数据工作量适宜,且RMA栅格化属性精度损失小于2.5%。  相似文献   
906.
哈尔滨市松北区水库雍水浸没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没问题是平原型水库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分析了哈尔滨市松北区雍水浸没成控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在不同开采方案下的雍水浸没进行评价,并综合考虑区内的地表覆盖情况、建筑物地基形式等因素,提出了适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浸没标准:农田区为粉质粘土2.50 m, 粉细砂1.50 m;建筑物区为粉质粘土3.50 m,粉细砂3.00 m。将研究区划分为可能浸没区、过渡浸没区和不发生浸没区,并确定了各浸没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907.
基于家庭的购物行为时、空间 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文佳  柴彦威 《地理研究》2010,29(2):338-350
基于家庭的购物行为决策的概念模型,利用2007年北京市活动日志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建立购物出发时间决策和购物目的地决策的条件Logit模型,并探讨其在相关政策评估和预测上的应用。结果发现:家庭内部相互作用和决策层面要素对购物时、空间决策的影响比较显著;早晚高峰出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属性和购物行为属性;居民休息日的购物活动集中在离家6km以内或者高密度的商业中心;影响购物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更多是购物地距离,而非商业密度。通过模拟发现,土地混合利用的政策可能会增加高峰期的交通拥挤程度,而商业设施分散布局可能更有利于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08.
水质评价对决策者决定水的使用功效尤为重要。水质综合评价系统中涉及到大量因子与指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水质的评价工作相对困难。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因子间的相关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但其忽略了数据离散程度的问题。熵值法则考虑了数据的离散特点。为更好地进行水质的综合评价,本文提出把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郑州市金水河再生水2009年的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单独采用主成分分析或熵值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能够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09.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Caring for our Country (CfoC) program, first announced in 2008, has sought to build on and enhance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Australia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y.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initial design, planned delivery, and first round of competitive funding outcomes of the new program.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itial design and delivery of the CfoC model was ad hoc, politicised, and lacking in transparenc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a more systematic and transparent approach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outcomes is required in order for this new program to achieve its intended objectives. These implications are of interest to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geographers, natural resource planners, scientists and policy makers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delivery and outcomes of large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910.
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与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评价方法及评价尺度等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国内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过多且以农业经济方面的指标为主,指标之间重叠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政策性和指导性指标重视不够,而且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