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测绘学   419篇
大气科学   463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629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6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岩松  于非  刁新源  南峰 《海洋科学》2014,38(7):95-102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南海的环流结构,本文利用南海表层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轨迹,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南部跨海盆尺度海流。结果表明,2011年9~10月,越南沿岸流向南,并分别在11.5°N和8.5°N(等深线出现弯曲处)转向东形成越南离岸流。之后,这支离岸流在11°~16°N呈现蛇形路径,从越南东岸跨越南海南部海盆到达菲律宾西岸。分析卫星高度计数据,结果表明,秋季南海中北部被气旋式环流控制,气旋式环流南部为东向流,可从越南东部一直到菲律宾沿岸,从而决定了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的特征。越南离岸流的蛇形路径主要是由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交错出现的中尺度涡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2.
蒙古高原地形与植被指数的特征尺度及多尺度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云锋  徐芝英 《地理科学》2014,(12):1511-1517
基于GTOP30 DEM数据及MODIS NDVI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小波多尺度相关分析方法对蒙古高原地形因子、NDVI因子的尺度特征及两因子间的多尺度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DEM在北部地区的变异程度较南部强烈,在西部地区的变异程度较东部强烈。DEM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个约为20 km的特征尺度。2NDVI空间分布格局的态势与DEM态势基本相同,且呈现出2个特征尺度,较小的特征尺度出现在2~4km左右,较大的特征尺度出现在20 km左右。3 DEM与NDVI在20 km尺度上存在耦合关系,即随着地形地貌在20 km尺度上发生较大变化,植被生长状况的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地形因子趋向于在宏观尺度上制约NDVI的空间分布。论文最后总结了小波分析方法在地学空间数据中具有特征尺度识别和多尺度耦合相关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在连续尺度分析、特点位置多尺度相关分析以及二维小波分析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3.
In the period 1999–2009 ten-day SPOT-VEGETATION products of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FAPAR) at 1 km spatial resolution were used in order to estimate and forecast the wheat yield over Europe. The products were used together with official wheat yield statistics to fine-tune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each NUTS2 region, based on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method. This method has been chosen to construct the model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correlated predictor variables (10-day values of remote sensing indicators) and a limited number of wheat yield observations. The model was run in two different modalities: the “monitoring mode”, which allows for an overall yield assessment at 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 and the “forecasting mode”, which provides early and timely yield estimates when the growing season is on-going. Performances of yield estimation at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were evaluated using a cross-validation technique against yield statistics and the estim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reference crop growth model. Models based on either NDVI or FAPAR normalized indicators achieved similar results with a minimal advantage of the model based on the FAPAR product. Best modell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the countries in Central Europe (Poland, North-Eastern Germany) and also Great Britain. By contrast, poor model performances characterize countries as follows: Sweden, Finland, Ireland, Portugal, Romania and Hungary. Country level yield estimates using the PLSR model in the monitoring mode, and those of a reference crop growth model that do not make use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howed comparable accuracies. The largest estimation errors were observed in Portugal, Spain and Finland for both approaches. This convergence may indicate poor reliability of the official yield statistics in thes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994.
Image segmentation is one of key steps in object based image analysis of very high resolution imag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cale parameter become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ask in image segmentation. In this study, an unsupervised multi-band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scale parameter selection in the multi-scale image segmentation process, which uses spectral angle to measure the spectral homogeneity of segm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parameter, spectral homogeneity of segments decreases until they match the objects in the real world. The index of spectral homogeneity is thus used to determine multiple appropriate scale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mpared to a single-band based method through qualitative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quantitative discrepancy measures. Both methods are applied for segmenting two images: a QuickBird scene of an urban area within Beijing, China and a Woldview-2 scene of a suburban area in Kashiwa, Japan. The proposed multi-band based segmentation scale parameter selection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ingle-band based method with the better recognition for diverse land cover objects in different urban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995.
CE-1立体相机与激光高度计数据联合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双明  冉晓雅  付建红  郭秋燕 《测绘学报》2014,43(12):1224-1229
CE-1三线阵立体相机和激光高度计主要用于获取月球形貌信息.CE-1沿轨运动过程中,可同时获取高分辨率的三线阵扫描影像和高精度的激光测高数据.在分析立体影像与激光高度计数据不一致性的基础上,为提高定位精度,将激光测距数据引入三线阵立体影像光束法平差处理.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外定向参数模型,采用3阶Lagrange多项式模型(LPM)建立外定向线元素内插模型,采用四元数球面线性内插建立外定向角元素模型,并根据改进模型建立激光高度计数据与影像数据的联合平差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本文立体相机和激光高度计数据联合平差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基于SIFT的宽基线立体影像密集匹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基于对极几何和单应映射双重约束及SIFT特征的宽基线立体影像多阶段准密集匹配算法。算法包括三个阶段:①基于特征点的空间分布和信息熵选取一定数量的最优SIFT特征点集并进行最小二乘初始稀疏匹配及立体像对的基本矩阵和单应矩阵估计;②对于其余特征,利用同名核线倾斜角及SIFT特征的尺度信息对匹配窗口的仿射变换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及变形改正、提取仿射不变SIFT特征描述符,并基于双重约束信息及欧氏距离测度进行匹配;③考虑宽基线立体影像较低的特征提取重复率,对第②步左右影像中未能成功匹配的特征点,基于双向搜索策略,采用基于盒滤波加速计算的SSD测度在变形改正后的双重约束区域中进行匹配,并对匹配结果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拟合定位。实际的宽基线立体影像试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的三维重建提供较为可靠的密集或准密集匹配点。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飞机场特殊高边坡填筑施工放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大明 《北京测绘》2011,(1):70-72,62
填筑的高边坡不平行于飞机杨跑道纵轴线,由于有两个坡比,给施工放样样找点带来困难.建立空间平面方程,计算坡顶线的法向线坡比,编程计算施工放样,这种方法的效果是较明显的,工作简单、便捷、高效,放样数据计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度并用小波变换产生各波段的低尺度图像。采用相位一致模型提取各近似系数的梯度,并逐尺度地融合各梯度图。分析不同尺度下的不同地物的局部梯度方差,以选择最佳的小波分解尺度。然后,通过移动阈值与扩展最小变换,利用多层次标记提取方法标记均质区域。进而,在梯度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标记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图像。其次,采取空间相邻关系、面积、光谱与纹理等多约束策略,以搜索最小合并代价的方式合并最初分割区域中的邻接区域对。最后,修改细节子图并进行小波逆变换将最初分割结果投影到更高尺度图像,同时处理边界上的像元以保持区域边界直至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用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而且缓解了过分割问题且取得了较准确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变形及动态检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技术在大型建筑物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借助实例评价了GPS在大型结构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最后,笔者简要阐述了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  相似文献   
1000.
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增幅的合成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对登陆后降水增幅类和非增幅类热带气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做了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结果表明:增幅类热带气旋处于强经向型环流之中,中高纬度为阻塞形势,高层有急流入口区南侧的强辐散,并与西风槽相互叠加;低层有急流和水汽通道的长时间联结;热带气旋东侧还有次级环流相伴.非增幅类热带气旋环流背景相对平直,高空辐散弱,无西风槽叠加;低空急流减弱迅速,且水汽通道较早出现断裂;无次级环流出现.增幅类热带气旋高层存在显著非地转运动,高层南风急流入口区的强次地转运动和降水增幅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