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1220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测绘学   2360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1390篇
地质学   2962篇
海洋学   776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7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981.
鉴于国内目前缺少流量在线监测不确定性评估方面的研究,针对江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采用不确定度概念对不确定性进行评估,给出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各来源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以及江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总不确定度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8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多,室内空间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高。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室内空间需要数字化,室内空间数据的获取手段和数据应用需要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三维实景激光扫描仪对北方工业大学浩学楼进行数据采集,创建了实景展示和实景导航,重点介绍了M3扫描车获取点云数据,并将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去噪等处理,最后分析了点云数据的精度。由此可以得出实景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立室内导航系统中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3.
蝗虫遥感监测预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蝗灾日益肆虐,为支撑虫害及时精准防控,迫切需要开展大面积蝗虫动态监测预警研究。本文从蝗虫生境遥感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遥感预警,以及蝗灾遥感损失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当前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蝗虫监测预警的时空分辨率较粗,无法精准定位虫害热点发生区和重点危害区;遥感虫害响应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扩散模型耦合度较低,导致模型时空普适性较差;缺乏高时空精度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服务产品。因此,当前急需发展面向全球、洲际、全国、区域的多尺度、长时序、高精度虫害精准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建立时空精细尺度的虫害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制遥感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机理深度耦合的高精度预测预报模型,发布多尺度高时频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海量数据的自动入库和智能存储、多层次模型的快速调用和高性能计算、虫害测报产品的在线生产和可视化服务。建立从数据到模型到产品服务的全链路,从而切实提升全球应对重大迁飞性虫害的智能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区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84.
The Shenandoah Watershed Study (established in 1979) and the Virginia Trout Stream Sensitivity Study (established in 1987) serve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hydrological and biogeochemical changes in western Virginia mountain streams that occur in response to acidic deposition and other ecosystem stressors. The SWAS-VTSSS program has evolved over its 40+ year history to consist of a temporally robust and spatially stratified monitoring framework. Currently stream water is sampled for water quality bi-hourly during high-flow events at three sites and weekly at four sites within Shenandoah National Park (SHEN), and quarterly at 72 sites and on an approximately decadal frequency at ~450 sites within the wider western Virginia Appalachian region. Stream water is evaluated for pH, acid neutralizing capacity (ANC), base cations (calcium, magnesium, sodium and potassium ion), acid anions (sulphate, nitrate and chloride), silica, ammonium, and conductivity with a subset of samples evaluated for monomeric aluminium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Hourly stream discharge (four sites) and in-situ measurements of conductivity,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three sites) are also measured within SHEN. Here we provide an overview and timeline of the SWAS-VTSSS stream water monitoring program, summarize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methods, describe the water chemistry and hydrologic data sets, and document major watershed disturbances that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program history. Website links and instructions are provided to access the stream chemistry and time-series monitoring data in open-access federal datab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publication is to promote awareness of these unique, long-term data sets for wider use in catchment studies. The water chemistry and hydrologic data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a wide range of biogeochemical research questions and provide key inputs for models of these headwater stream ecosystems. SWAS-VTSSS is an ongoing program and quality assured data sets are uploaded to the databases annually.  相似文献   
985.
重点对地灾监测方面的方案研究进行了阐述,在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时,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全方位监测功能为导向,依托导航卫星数据接收机和多源传感器,集成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扼流圈卫星天线、GNSS数据接收机、MEMS传感器、环境测量单元、防雷区域单元等功能元件的组成、多传感器的系统集成,以及全方位监测的功能实现。按照地灾监测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及检测数据解算软件功能实现的顺序,完成了GNSS实时监测预警应用网络系统HCmonitor的研发。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实现地灾监测的功能升级,为解决重大灾害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该项成果在甘肃舟曲的灾后重建工程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86.
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测绘的时代即将到来。本文分析了无人时代技术特征与海洋测绘发展机遇;讨论了无人海洋测绘新理念,构建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论述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关键技术;展望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7.
遥感技术具备实时快速、时空连续、广覆盖尺度等独特优势,在全球气候恶化大背景下,利用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相比于传统地面监测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稳定的旱情信息,辅助科学决策。目前常用遥感旱情监测方法大多依赖全域性数学模型建模,假定了旱情模式的空间平稳特性,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旱情模式的局部差异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考虑旱情模式的空间非平稳特性,综合多种遥感地面旱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传统全域旱情监测模型的局部优化。以美国大陆为研究区,监测2002年—2011年共10年的旱情状态。研究表明,GWR模型能够提供空间变化的局部最佳估计模型参数,监测结果更加吻合标准美国旱情监测USDM (U.S Drought Monitor)验证数据,且与地面实测值的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8552,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972,显著优于其他遥感旱情监测模型。GWR模型具备空间非平稳探测优势,实现了旱情模式的局部精细探测,能够显著提升遥感旱情监测精度,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8.
齐忠华  邱剑南  张力仁  吴长俊 《测绘通报》2019,(11):149-152,162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具体包括地表自然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生产运营、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多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手段,探讨如何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以期深入挖掘和提升监测成果价值,全面拓展监测成果应用服务的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989.
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热岩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勘探开发的提倡和支持,国内开展了一些干热岩勘探工作。干热岩钻探是前期获取地质资料进行资源量计算及后期开发利用的关键部分。现阶段国内在干热岩钻探工艺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体系,大多借用石油钻井行业及地质钻井行业的一些工艺技术,但干热岩钻探钻遇地层温度普遍较高,且大部分孔段均为坚硬的花岗岩地层,因此如何在高温环境下保持钻井液性能,保证其携带岩屑及维护孔壁稳定的功效,在坚硬的花岗岩层中如何提高钻进效率,实现高效钻进,钻遇破碎地层时如何维护孔壁稳定,实现护壁堵漏等问题,该文结合国内已施工的部分干热岩钻探工程,对国内干热岩钻探所采取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探索,研制了抗高温配方的钻井液,使用转盘回转+孔底动力钻具复合钻进,在钻井液中加入抗高温封堵剂,可有效提高干热岩钻探效率,以期促进干热岩钻探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0.
李军  高涛 《测绘通报》2019,(12):159-162
铁运营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保证了地铁运行的安全,而椭圆度检测是地铁隧道结构检测的重要工作。本文简单介绍了传统椭圆度检测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新型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基本原理及隧道椭圆度检测的方法和处理流程。通过工程案例实际应用以及对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证明了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盾构管片椭圆度检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