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凉山州境内的富铁矿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等类型,本文逐一对其分布、地质特征及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和总结;对主要富铁矿产地和储量作了统计,并介绍了主要矿区开发现状及经济效益。提出了今后矿山开发、资源保扩及寻找富铁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贵州威宁地区玄武岩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笔者以多元信息成矿预测为基础,对黔西北威宁地区的“玄武岩型(层状)铜矿”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实地调查。新近获得的实际资料表明,此类铜矿主要赋存在P3em^3玄武岩多个喷发微旋回之中的“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富含陆地-沼泽相植物和有机质的正常沉积泥砂岩石”这一物质组成复杂、岩性岩相多变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矛盾带”中。常见铜矿物有片状,粒状、块状自然铜、辉铜矿、蓝铜矿、少见孔雀石等,蚀变有沸石化、绿泥石化、沥青化、硅化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玄武岩型层状铜矿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因素耦合放大-近源火山机构(物源准备)加上喷发间歇期有机质吸附(初步富集),再加上深埋藏变质作用(成矿热流体)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23.
表外矿石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阁 《矿产与地质》1998,12(5):349-352
近年来江西德兴、永平、武山铜矿开展了表外矿石回收利用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三种利用表外矿石的途径,(1)调整采矿指标,充分利用表外矿石的范围,(2)合理搭配矿石,综合回收表外矿石的有用组份,(3)结合市场动态,经济合理地改进开采计划和采用有效的采矿方法等实践证明其方法是可行的,既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刘伟 《福建地质》2010,29(2):171-178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矿石中铜、铅、锌、钾、钠、钛、钒7种元素的整个实验过程可能引入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最后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5.
林仟同 《福建地质》2010,29(4):308-314
根据闽西北混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成岩物质来源及其与周围地质体的关系等研究,认为闽西北地区混合花岗岩总体上可分为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和边缘型混合花岗岩2种类型。通过2类混合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和特征对比,并对其形成机理及其与金成矿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达雪娟  伊海生  陈兰 《地质论评》2010,56(5):739-744
矿物和岩石的热释光是矿物晶体特征中研究程度较低的领域。将采自滇东南地区中三叠统的锰矿样品分类后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上矿段褐红色锰碳酸盐集合体的热释光谱线多两峰型,前特征峰位于250~350℃之间,后特征峰位于350~430℃之间,且前峰的峰值明显低于后峰,热释光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最高温度——450℃处,前峰均存在,后峰偶有缺失;下矿段黑色锰氧化物集合体的热释光特征是在280~340℃处为第一峰,而在390±10℃范围内为一拐点,420±10℃处为另一拐点,使热释光谱线呈现阶梯状,但部分样品第一峰缺失。将上、下矿段同类矿样的热释光谱线对比发现:上、下矿段内部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具相似性,上、下矿段之间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几乎无可比性,说明矿石形成时所处环境对热释光谱线的影响大于矿物成分对矿石热释光谱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岩矿测试和分析更多关注矿石矿物中的金属离子,但其中阴离子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对于理解矿石的组成、成因和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新疆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的有色矿石中非金属元素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含有H、C、O、Si等非金属元素,主要以—C—O、C═O、Si—O—C和Si—O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并与Mg、Al、Ca等主要金属元素形成γ-Al2O3、CaO·SiO2、MgCO3、CaCO3等化合物。样品煅烧到900℃,导致样品损失水分并使其中的MgCO3发生分解,而CaCO3不分解,分解产生的MgO与Si—O结合生成MgO·SiO2,表明矿石主要含有碳酸盐和硅酸盐,是具有白云石矿石特性的混合型矿石。  相似文献   
28.
林宇 《地质与勘探》2014,50(1):58-66
[摘要]桂西靖西念寅铝土矿不整合于早二叠茅口灰岩之上,分析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其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念寅原生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及其围岩的11个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试,并同靖西、平果等地各类铝土矿、茅口灰岩等样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念寅铝土矿主量元素主要SiO2、Fe2O3、Al2O3、TiO2组成,Al2O3与Fe2O3和SiO2呈负相关;(2)念寅铝土矿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茅口灰岩配分曲线趋势一致,具有ΣREE富集、LREE与HREE分异且LREE相对富集、Eu负异常等显著特征;(3)念寅铝土矿显示出被动大陆边缘地带海相沉积的典型特征,原生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伏的茅口灰岩。  相似文献   
29.
对小秦岭地区熊耳群地层的分布作了概述。在熊耳群地层分布区划出了坝源—洛源(A区)、三岔—石门(B区)和西峪河—梧桐河(C区)三个火山岩型铁矿资源潜力区。阐述了各潜力区的铁矿成矿条件,对潜在资源量作了测算。预测全区300 m以上铁矿潜在资源量为≥9.4亿吨,钛铁矿≥300万吨。  相似文献   
30.
载炭泡塑吸附法对金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只能用于抽滤吸附不能振荡吸附,分析手续繁杂。本文以载炭泡塑振荡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矿石的金量。样品在650℃高温灼烧2 h,用50%王水和10%氯化铁加热溶解,溶液冷却后加入5%高锰酸钾氧化,用中密度规格的载炭泡塑两次振荡吸附溶液中的金,然后于580℃高温灼烧后以50%王水溶解灰分,直接用ICP-OES测定金量。方法检出限(3σ)为0.002μg/g,精密度(RSD,n=11)小于3.7%。本方法对金的吸附率大于99.9%,测定范围为0.01~90μg/g,对不同类型金矿石的适应性强,解决了以往泡塑吸附法吸附率较低、标准系列与样品需同时预处理的问题,对低含量和高含量样品均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