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0篇
  免费   2995篇
  国内免费   6719篇
测绘学   55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20319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1047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81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677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864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1173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859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529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贵州省册亨县百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册亨县百地金矿矿区划分为3个矿段,并简要描述各矿段(体)地质特征及取得的勘查进展情况。初步预测各矿体找矿前景及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2.
黔东北地区钒矿物质组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钒矿石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和Al2O3,有机质总量一般为3.24%~10%,其次为TFe1.85%~3.25%,绝大部分V2O5含量均在1%左右,少部分大于2%;伴生元素以Mo、Ag、Cu、TiO2、P2O5、Ni、Co为主。  相似文献   
73.
晚二叠世初期,在晴隆大厂一带,以"大厂层"为基底的山间盆地中,形成了一条自北东流向南西的规模较大的曲流河。该河流微相发育,其沉积物包括河道砾岩、边滩砂屑岩和洪泛平原泥质岩等。这套沉积地层上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与"大厂层"或局部与中二叠统茅口组接触。此乃峨眉地幔隆起边缘的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74.
贵州梅树村期多金属矿沉积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早寒世武梅树村期黑色岩系黑色岩系中的Mo、Ni、V等多金属矿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密切,形成不同的多金属组合,可分为粘土岩型钼钒矿和黄铁矿型镍钼矿和粘土岩型钒矿三种组合,分布于不同的沉积相区,可能为深源物质封闭海域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5.
利用1998年南海东部陆坡69号柱样、深海盆149号柱样、南部岛礁323号柱样沉积物的粒度、化学、古生物、矿物等鉴定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南海东部海域发生浊流沉积的地质背景、产生浊流沉积的条件和诱发因素,进而发现南海东部浊流沉积发育,在南北陆坡及中部深海盆地均有浊流沉积层。从其出现层位看,为氧同位素2—4期,即晚更新世中晚期。从浊流沉积出现层数分析,具有自北向南浊流发生频次减弱的趋势。从浊流沉积物成分看,南海东部浊流沉积物具有多样性,北部陆坡以陆源为主,中部深海盆以陆源及火山源为主,南部岛礁以生物源为主。  相似文献   
76.
针对海上矿石运输,介绍了一种完成定量任务并能使投资费用最少为目标的最优船队组建方法,同时对易变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77.
水成沉积与风成沉积及古土壤的磁组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晚第四纪水成沉积、风成沉积、古土壤等的磁组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磁组构特征。一般地,水成沉积的体积磁化率K受物源和水动力因素控制,P和F均>1.02,q<0.5;风成沉积的K受物源控制,内陆黄土的K明显高于沿海黄土及海岸风沙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0.55;古土壤的K受母质沉积类型和成土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内陆古土壤的K偏高,沿海古土壤的K偏低,内陆古土壤的K远高于沿海古土壤的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在0.5左右。运用典型沉积的磁组构特征对比分析未知沉积物,可以得到未知沉积物的物源、沉积过程和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78.
南沙海区中生界岩相分布及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南中国海南部南沙群岛陆架-陆坡区中生代地层发育情况,作者通过综合分析该海区钻井、拖网及1987年以来采集的20000多公里的多道反射地震勘探等资料,得到了对该区中生界基本特征的如下新认识:空间分布上,南沙的中生界具有从北部的郑和-礼乐隆起南缘向南增厚的趋势;沉积岩相方面,东部三叠纪时为深海相,侏罗纪为浅海与三角洲相,白垩纪为浅海-内浅海相,而往西南部中生代的海水深度有变深的趋势;中-新生代变形上,在南沙西部的曾母盆地,中生界褶皱为复式的、非协调性的,南沙中部多为舒缓褶皱,东部仅在近巴拉望海槽地带出现小幅度的褶皱。结合围区中生界及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特征,作者提出南沙地块上的海相中生界在大地构造上归属于残留在中特提斯洋北部减薄陆缘地壳上的中特提斯期海相沉积地层,是该海域油气资源勘探不可忽视的对象。  相似文献   
79.
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研究区内第四纪沉积物可分为两部分,下部地震反射结构复杂,斜层理发育,粒度较粗,为晚更新世产物;上部的地震反射结构简单,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结构,粒度较细,为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80.
近1300年来古胶州港位置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有关方志、文史资料,着重考证了近1300年来古胶州港位置的变迁,研究发现,古胶州港的位置自唐代至清末近1300年间,沿胶州湾西、北岸大致经历了7次变更,特别自明代开始,港口位置变迁尤为频繁,作者初步分析认为这与历史时期胶州湾内西、北岸的不断淤涨和胶莱南河、大沽河口的冲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