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61.
杨江  王平  陈志高  黄俊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5):1228-1233
现有水管倾斜仪可清晰记录长周期固体潮信息,但由于其固有周期高,对短周期倾斜形变无法响应,易导致震前短临异常信息缺失。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以降低仪器固有周期,拓展仪器的观测频带;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放大电路提高仪器信噪比,保证固体潮观测正常;最后通过连续对比观测,分析仪器频带拓宽后的观测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462.
沉管CFG桩复合地基在廊坊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振动沉管在廊坊某综合楼地基处理工作中,针对当地地质条件,为保证桩身强度,对所用的砂、石、粉煤灰和水泥,经检测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为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顺利开展,施工时采用了在桩管底部外环包焊钢板、进入软弱地层时减慢提升速度并适当留振将混合料的坍落速度加以控制等重要措施。经单桩载荷试验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施工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3.
振动钻探或沉管/压实机械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缺乏频率比、阻尼比对振动沉管机械功率影响的系统研究,施工中有时会出现功率异常增大,其驱动功率如何计算仍然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本文通过阻尼耗散功率法,来分析计算惯性和非惯性激励振动机械的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问题。结果显示,大阻尼(0.5< ζ <1)全频率范围的一般情况,惯性激励系统耗散功率近似与激振力角频率平方成正比,仅在小阻尼(阻尼比 ζ <0.5)共振区,功率与激振力幅值的平方成正比,与阻尼成反比,正是小阻尼易引起功率异常增大;非惯性激励机械在有阻尼共振区附近工作才能吸收足够的功率。振动沉管机械设计时不仅要满足系统的平均功率的需求,还要校验最大瞬时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464.
The pressure grouting pile of driven tube can improve the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ngle pile from the mechanism of pressure grouting pile of driven tub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the authors designed the machines and tools of pressure grouting, determined the operating manufacture and technology parameter on the pressure grouting second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ssure grouting pile of driven tube not only changes the pile type but also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pile and its engineering cost, it enhances the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an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465.
中海名都高层住宅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海名都高层住宅是一结构布置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其特点是:底部1~3层是具有落地核心筒的大空间结构,上部4~33层为由四个剪力墙筒单元和作为楼电梯间的剪力墙核心筒组成的剪力墙结构,四个剪力墙筒单元与核心筒由局部楼板连接,上下部通过三层顶的梁式转换层衔接成为整体。作者设计了一个1∶20的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种地震动的26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获得了充分的动力反应信号数据,从结构的宏观整体动力反应和预期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的角度,给出了模型结构的自振特性和输入波下的动力反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试验研究表明,该结构在设防烈度所对应的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大震作用下仍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中间核心筒和四个剪力墙单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能力,并没有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466.
制作了一个14层的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模型,模型比例为1∶10,等效为两自由度体系,进行了6种工况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拟动力试验,研究了筒中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反应、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表明,该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状态,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核心筒除与底板相交处开裂外无其它可见裂缝,而外框筒开裂严重,但结构仍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侧向刚度。实测滞回曲线反映了筒中筒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最后,采用改进了的非线性杆单元模型编写了程序,对筒中筒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位移时程曲线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67.
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山山脉大地形共同作用形成新疆百里风区,其风力之大居全疆九大风区之首。为进一步研究百里风区强风中尺度特征及其与局地地形的关系,选取2018年5月6—8日百里风区强风天气过程,使用WRF模式进行中尺度模拟分析,形成以下结论:天山两侧气压梯度力驱动下冷空气翻越天山,经色皮山口狭管效应和过山波水跃下沉接力加速,在背风坡上空形成强风区,强风区接地形成百里风区地面大风;大风过程中,七角井盆地地形强迫引发有限振幅重力波,背风坡上空大风区之上的临界层吸收上层能量并向下传递,增大了大风区的风速,使得低空大风区的接地更加充分。低空大气稳定层结的强度与大风强度相对应。  相似文献   
468.
提出了一种介质加载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给出了该结构中存在电子注时慢波互作用的热色散方程,在介电常数εr=1的特殊情况下该方程即简化为普通折叠波导的小信号工作方程.在给定慢波结构尺寸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介质加载对放大器小信号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加载"(介质厚度d/a<0.1)时,无需重新设计慢波结构的参数,只需适当调整工作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满足原有设计要求,而且和未加载时相比增益特性更为平坦,降低的电子注阻抗也有利于电子效率的提高.考虑到  相似文献   
469.
以体质量58.51 g±21.15 g、体长13.08 cm±1.856 cm的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为实验材料,对其消化道指数和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长鳍篮子鱼的消化道指数,其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幽门盲囊重、比肠重、比肠长分别为0.1572±0.0230、0.0166±0.0060、0.0115±0.0070、0.004 3±0.002 1、0.020 2±0.0102、2.595±0.457;体质量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Y=0.080 6X2.5457(r=0.9777,P<0.01).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中的比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肠>肝脏>胃;淀粉酶的比活力顺序为肠>幽门盲囊>胃>肝脏;脂肪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肝脏>肠>胃;肠的总蛋白酶活、总淀粉酶活、总脂肪酶活在各消化器官中都最高.肝脏、胃、肠、幽门盲囊的A/P值分别为2.15、22.65、3.81,1.96.研究表明,肠道是长鳍篮子鱼消化食物的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根据消化道指数、消化酶分布、A/P值,表明长鳍篮子鱼是偏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470.
使用上饶TWP8风廓线雷达、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江西东部走廊地形对四类天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东部走廊狭管效应△W以 ≥3.5 m·s-1 数值作为初值。风廓线雷达探测范围受到不同天气系统尺度大小的影响,强对流天气探测半径较小,暴雨天气探测范围较大;强降水对风廓线雷达信号影响很大,虽然信号达到饱和形成大值区或者出现“空洞”造成数据失真,但这种现象往往预示着有强降水或强天气的出现。江西东部走廊对冷空气的影响,表现为高空风比较大,随时间推移慢慢往下渗透;冷空气近地面风向有个转换过程,由偏西风转为偏东风;由于东部走廊狭管效应,冷空气沿东部走廊风速不断加大,且维持数小时。南北走向飑线回波带进入江西后形成弓状回波结构,当移动至东部走廊风场出口处时,峡谷效应使得飑线回波带中段回波发展猛烈,造成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天气。当南侧的西南气流逐渐加强,且当高空西南急流存在动量下传,东部走廊地区的风向转为西南风时,该地区才会出现大暴雨天气。江西暴雪天气风廓线雷达具有:①3 km高度以上为偏西大风区;②0.9~1.2 km高度以下为偏东弱风区;③0.9~3.2 km区间为风向切变区;其中上饶风廓线雷达还存在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垂直涡旋;风廓线上0.9~3.2 km之间的风切变层与850~700 hPa之间的逆温层关系密切。这些研究成果对了解江西东部走廊峡谷效应对不同天气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