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7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合,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莱州湾地区油气成藏规律并结合渤海其他区域近年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莱北1号断层、斜坡区东西向反向正断层和走滑末端雁行式断层三类大规模调节断层对于油气成藏影响作用较大,这三类断层所控制的圈闭也是莱州湾凹陷及围区下一步勘探获得突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2.
托斯台逆断裂-褶皱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斯台逆断裂-褶皱带位于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的西部,为近东西向展布的新生代逆断裂.背斜带。它主要由北单斜带、中部背斜带和南单斜带3个构造带组成,在各构造带均发育逆活动断裂。地震勘探资料显示,南单斜带与中部背斜带为滑脱体,逆断裂在深部沿滑脱面与清水河子深断裂相汇。研究表明,北单斜带与中部背斜带逆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堆积物,在晚更新世有显著的活动;南单斜带逆断裂断错了全新世堆积物,在全新世时期有最新活动。中部背斜带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水平缩短速率为0.6~1.3mm/a;南单斜逆断裂全新世水平缩短速率为0.2~0.6mm/a。  相似文献   
93.
关于西沙海槽正磁异常带的地球物理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存在东西向正磁异常带,长约350 km,前人推测为基性或超基性物质反磁化的反映.通过对西沙海槽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资料分带化极处理和反演拟合,发现西沙海槽正磁异常带由海槽北缘隐伏强磁性体斜磁化引起.磁性体埋深超过9 km,推测是残留洋壳(蛇绿岩),为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带或海南岛九所—陵水断裂带所代表的缝合带在南海北部的延伸段.  相似文献   
94.
In the Seventh cruise of R/V “Professor Logatchev” anomalies of natural electric field (EF), Eh and pS were discovered using a towed instrument package (RIFT) at 14°45′N on the MAR (Logatchev hydrothermal field). The anomalous zone (AZ) is situated close (10–35 m) to two low-temperature venting areas of degrading sulphides and a black smoker (Irina-Microsmoke) forming a distinct buoyant plume. Over or close to the main area of high-temperature venting situated to the south-east from the AZ, no EF or Eh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Mir dives the highly mineralised solutions from smoking craters at the main mound mostly form non-buoyant plumes (reverse-plumes). The buoyant plume structure show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lectrical and Eh fields within the plume. Maxima of the EF, Eh and EH2S anomalies were revealed in the lower part (15 m) of the plume. The negative redox potential plume coupled with a sulphide anomaly is more locali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F. This observation indicates a distinct chan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buoyant plume water,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formation and fallout of early formed Fe sulphide particles soon after venting.  相似文献   
95.
高温高压模拟实验气态产物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泥炭、褐煤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800℃)模拟实验,并用微量气体同位素测定系统(GC-C-MS)测定了气态产物的碳同位素值。在400℃的温度条件下,乙烷、丙烷、正丁烷碳同位素值有随压力升高而变重的趋势,并出现了碳同位素局部反序的特征(δ^13C2〉δ^13C3);在600℃、1GPa和1.5GPa的温压条件下,甲烷和乙烷的δ^13(PDB)值偏重,分别约为-15.0‰  相似文献   
96.
焉耆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焉耆盆地主要发育NWW、NW向两组逆冲断裂。断裂在平面上主要为两种组合形式:“入”字型组合与雁列式组合;构造变形在平面上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断裂在剖面上的组合主要为叠瓦式、背冲式、对冲式和正花状组合。盆地主要发育NWW向的构造带和NW向构造带,NWW向的构造带具左行压扭性,NW向构造带具右行压扭性,起主导变形作用的是压扭作用,构造变形机制为力源来自于SSW向的压扭作用。   相似文献   
97.
CFZ-150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研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CFZ - 1 50 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研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采用曲柄摇杆自动冲击机构 ;采用潜水砂石泵实现反循环 ;采用同步卷筒解决 2根钢丝绳的受力平衡 ;采用棘轮式可旋转冲击反循环钻头。  相似文献   
98.
In order to satisfy operating requirements for constant core drilling technology in reverse circulation with hollow-through DTH,the power unit of G-3 engineering driller was ameliorated. The new one with dual channel drive shaft, achieved the perfect assemble with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power unit. It could interconvert according to need by using two sets of drive shafts with direct and reverse circulation. The repacked G-3 engineering driller carried on experiment in the field test in Luanchuan molybdenum mine of Henan, whose effect was very good.  相似文献   
99.
反循环钻头引射孔倾角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引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反循环取心钻头体上的应用。运用FLUENT流体工程仿真软件对30°、45°、60°3种不同倾角引射孔内部形成的负压进行模拟,得到对应压力分布云图与数值,并根据所得结论制造出带有3种角度的引射装置。实验室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比较,二者基本吻合。这说明运用仿真技术对引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可靠的,并且过程简单,与经验法和试验法相比,其成本低,周期短,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0.
电子废物跨境转移近年来开始引起国际经济地理学者关注,其中折射了全球生产网络中污染控制与市场化再生利用之间的治理矛盾和价值冲突。中国在规范电子废物管理的过程中,采纳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逐渐形成生产者缴纳政府基金,基金补贴正规处理厂,正规处理厂再通过市场采购方式从非正式的回收渠道收集电子废物的分工格局。这一格局杂合了巴塞尔公约的属地化管理机制和地区贸易的市场化机制,反映了政府在规制复杂产品环境问题中所面临的两难。本文在多年参与式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109家正规处理厂实际回收废弃家电产品的数量,采用威尔逊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估算了全国非正式回收渠道内的废旧家电产品地区间流动格局,并结合处理厂问卷调查对比了实际流向与理论模型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由于非正式回收渠道的竞争性所导致的废旧家电跨省流动占到全国正规渠道电子废物回收总量的1/3以上,这与电子废物处理设施省级属地化管理,主要满足本省产生的电子废物处理需求的规划初衷有较大出入。为此本文探讨了这种规划目标与市场流动之间发生错位的内在原因,指出当前电子废物管理重点应该从围绕处理设施的管理控制转向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