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7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廉价的聚乙二醇(PEG)/酒石酸钾钠建立双水相体系,从干螺旋藻中分离纯化藻蓝蛋白C-PC。以纯度(目的蛋白在620 nm处的特征吸光值和总蛋白在280 nm处吸光值的比值)为指标,优化体系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 H 8.06,系线长为21.65%、体积比为0.22的PEG1000和酒石酸钾钠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纯度由0.42提高到1.27,高于食品级纯度0.7,纯化因子3.04,回收率85.11%。硫酸铵盐析提高粗提液纯度后,二次双水相纯度达到3.28,高于药品级3.0。得到的C-PC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Ca2+为交联剂,对风味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固定化风味酶的工艺,并考察了固定化风味酶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固定化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2.43%,加酶量(酶液体积/海藻酸钠体积)1:1.76,固定化时间2.89 h,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可达81.88%,考虑到实际操作时对参数精度的控制水平,将固定化酶的优化工艺确定为海藻酸钠浓度2.50%,加酶量(酶液体积/海藻酸钠体积)1:2,固定化时间3.00 h,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达到80.05%±1.33%。优化工艺下制得的固定化风味酶最适使用温度为60?C,热敏感性降低,稳定性提高;最适p H 8.0,比游离酶向碱偏移了1.0,酸碱适用范围增大;可多次使用,冷藏条件下储藏3周后活力依然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53.
汪相  楼法生 《地质论评》2022,68(2):507-530
中国岩浆热液型钨矿主要赋存在南岭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内部或周围.目前,尚无法精准地测定此类钨矿的成矿年龄,统计上,得出了两期钨成矿作用:150~160 Ma(主成矿期)和130~140 Ma(次成矿期),然而,这困扰了对南岭钨矿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关系的理解.笔者等将综合分析各种最新资料,对成矿母岩、深部岩浆房和成矿机...  相似文献   
154.
华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成矿作用。在成矿时代上,钨和锡都以160~150Ma为成矿高峰期,但锡还有雪峰期、印支期成矿作用,以及燕山晚期的又一个成矿高峰期。锡的成矿作用及与其相关的花岗岩类显示出与地幔物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锡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或发生在有地幔物质参与的十-杭带附近,或发生在地壳强烈拉张的燕山晚期。钨与锡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华南东、西两部分在构造背景、沉积物特征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华南钨与锡大规模成矿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5.
浅谈岿美山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青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6-140
岿美山钨矿包括西部含黑钨石英脉组及南部矽卡岩白钨矿体,探矿均未超过500m标高以下范围;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和对深、边部的勘探,认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向南西方向侧伏明显,内接触带中有大量石英脉,且有不同程度矿化,有二次成矿的条件,砂包常见。指出矿区西部及北东、南东方向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6.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岗仙钨矿成矿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地壳中的W、Mo等成矿元素在各时期岩浆-成矿活动中逐步富集,最终形成多期次、多成因的瑶岗仙黑白钨矿床。在国家危机矿山找矿项目的支持下,综合研究认为瑶岗仙钨矿的成矿受到了成矿岩体、区域构造及含矿围岩的控制和影响,具有典型的、多元化的"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同时深部的脉型钼矿、岩体型矿床(化)类型的"地下室"将是未来找矿的较好方向。  相似文献   
157.
兴安油麻岭钨矿类型的多样性及成矿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麻岭是桂北猫儿山岩体南缘一处新发现的钨矿基地,其北部的牛塘界(中型)、鸭头水(小型)等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矿山保有钨矿资源储量已近枯竭。钨矿体受花岗岩、接触带、地层层位、构造及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呈多样性,主要有石英脉型、花岗岩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有工业价值的主要是前三种,其中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为该区工作的主攻类型。钨矿化主要为白钨矿化和黑钨矿化。  相似文献   
158.
甘肃岷县寨上金钨矿床中钨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寨上矿床属于以金为主、伴生钨的多金属矿床。目前已发现15条钨矿化体,其中主要的6条钨矿体均与金矿体相重合。寨上矿区9处异常中有7处Au、W异常相重合。Au、W元素相伴生存在,局部地区形成金、钨矿化体共生的局面。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极少量黑钨矿。白钨矿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金与钨关系密切。矿体主要产于碳质板岩、泥质板岩、钙质板岩等较软弱岩性地层。矿脉受控于层间或顺层断裂破碎带。矿区的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低阻高极化异常能较准确的反映矿化带和矿脉的延伸位置。钨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和土壤异常均呈带状低值异常特征,与已知矿带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及勘查实践证明,在该金矿化(带)体中寻找钨矿化体是最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9.
冲击回转碎岩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模拟孔底冲击回转钻进条件的试验台上,对岩石的冲击回转碎岩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大直径潜孔钻头的合理布齿及钻进参数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60.
新疆阿舍勒铜矿容矿围岩蚀变的低钠晕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登红 《矿物岩石》1995,15(1):18-25
新疆阿舍勒铜矿的容矿围岩是一个套双峰式海相火山岩组合,围岩蚀变由多期次叠加和变质作用的影响而变得极为复杂,以细碧质碉石的青盘岩化、石英角斑质火山碎屑岩的黄铁绢英财化为主要特点,更有意义的是:原岩属钠质火山岩系,但容矿围岩无论是酸性次火山岩还是基性火山岩,蚀后都具有低钠的共同特点,这对于同类矿床具有找矿意义,低钠晕是海底火山喷气过程中高温气液交代而成,可作为海底火山喷发矿床的一个成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