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0篇
  免费   4287篇
  国内免费   5989篇
测绘学   1471篇
大气科学   3069篇
地球物理   3812篇
地质学   13825篇
海洋学   3715篇
天文学   263篇
综合类   1549篇
自然地理   488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992篇
  2018年   900篇
  2017年   960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316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480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634篇
  2006年   1620篇
  2005年   1463篇
  2004年   1354篇
  2003年   1268篇
  2002年   1168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5篇
  18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外大陆架划界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B.NET作为开发工具,ArcGIS Engine作为开发平台,进行外大陆架划界的数据交换研究,所开发的程序能够实现图元和文件层次的交换。该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外大陆架的划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2.
Warming of the northeast Atlantic is expected to affect the 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fish stocks. It is examined whether variations in catches of cod, herring, mackerel, anchovy and sardines in the ICES statistical areas are related to variations in ocean temperature. Temperatures at certain locations along the Norwegian coast are taken as proxies for temperatures in the Norwegian Sea and the North Sea.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ches of cod in the North Sea a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that recruitment and catches of cod in the Norwegian Sea and the Barents Sea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There is also some indication of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the catches of mackerel in the North Sea and the Norwegian Sea, and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the catches of sardines in the North Sea.  相似文献   
163.
164.
依据黄、东海环流的的动力学模型 ,运用“流速分解法”对黄、东海正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冬季黄海正压环流主要受风应力影响 ,基本形态为黄海暖流由济州岛西南进入南黄海中部 ,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支向南流动的沿岸流 ;夏季主要受到潮致体力的影响 ,为一逆时针涡旋。东海环流主要是边界力作用驱动的结果 ,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较稳定。冬季风应力对东海环流表层流场有消弱作用 ,在夏季则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5.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东海陆架北部 2 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 ,就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级部分以 <0 .0 16 mm为优势粒级 ,可占到总细粒级沉积物的 75 %以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细于 0 .0 0 8mm粒级的沉积物占据优势 ,长江口泥质区则以 <0 .0 16 mm粒级的沉积物为主 ,两泥质区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6.
大陆岩石圈在张裂和分离时的变形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海南北共轭边缘地壳剖面的对比研究,发现大陆岩石圈的物理性质是分层的:上、中地壳呈脆性,下地壳表现出塑性,而岩石圈上地幔则仍呈脆性。因此,在它受张性应力场作用时,其变形和破裂分离方式也是分层进行的:上、中地壳能发生犁式断裂,产生的断块沿断面转动在地表产生一系列半地堑,并使地壳厚度减薄;如拉张应力继续作用时,上、中地壳将沿犁式断裂被拉开,从而形成上、下板块边缘,并彼此分开。下地壳则发生塑性变形,使地壳厚度减薄,并最终将其拉断。岩石圈上地幔亦可产生陡倾断裂,形成的断块沿断面转动亦使其厚度减薄,并最终沿陡倾断裂被拉断。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岩石圈变形和破裂分 离时的分层变形及分层破裂分离模式。  相似文献   
167.
南极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989~2000年现场观测的气象资料,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南极考察船上接收的NOAA卫星极轨高分辨的卫星云图,研究了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提出了夏季绕极气旋进入普里兹湾内也会发展加强,在湾内东风带里也能生成气旋的新观点,修正了普里兹湾仅是气旋墓地的不全面说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南极西风带绕极气旋和东风带上气旋生消发展的理论;研究了普里兹湾冰-气-海相互作用的机理,解释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用整体动力学输送法计算了进入普里兹湾980205号绕极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能量交换,指出气旋在超过冰坝进入冰间湖可以获得巨大的热量,使气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南极特色的强风暴,风力达12级以上,平均风速为38m/s;瞬时最大风速达100m/s.  相似文献   
168.
富钴结壳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我国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底两个海山获得的富钴结壳资料进行分形研究后发现,富钴结壳的分布具有变维分形分布的特点,结壳丰度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结壳厚度呈多阶不定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它们各自的分维数,进而对两个海山的结壳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9.
Excess CO2 and pHexcess showing an increase in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and a decrease in pH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 epoch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until the present time have been calculated in the intermediate water layer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and the Okhotsk Sea. It is concluded that: (1) The Kuril Basin (Okhotsk Sea) and the Bussol' Strait area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excess CO2 at isopycnal surfaces due to the processes of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water mass. (2) The largest difference in excess CO2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Okhotsk Sea and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about 8 µmol/kg) is found at the = 27.0. (3) The difference in excess CO2 betwee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is significant only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layer ( = 26.7–27.0). (4) About 10% of the excess CO2 accumul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north Pacific is determined by water exchange with the subarctic Pacific and the Okhotsk Sea.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