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1篇
  免费   1431篇
  国内免费   1937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562篇
地球物理   1679篇
地质学   4742篇
海洋学   458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10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981.
正20141655 Gao Linzhi(Institute of Geology,CAGS,Beijing 100037,China);Ding Xiaozhong The Revision of the Chentangwu Formation in 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Column:Constraints on Zircon U-Pb Dating of Tuff from the Mengshan Section in Pujiang County,Zhejiang Province(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ISSN1671-2552,CN11-4648/P,32(7),2013,p.988-995,5 illus.,1 plate,2 tables,24 refs.)  相似文献   
982.
斜率法是萃取机理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尽管其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该方法却常常被误用,导致其非但不能有效的确定萃取机理,反而产生了误导性结论。本文以t-BAMBP萃取碱金属离子(K~+、Rb~+、Cs~+)体系为例讨论了常见的错误用法以及造成这类情况的根源问题,之后对其他萃取体系中类似错误用法进行了简要评述,表明斜率法的错误使用主要源于对萃取反应方程式的错误假定及对工作方程推导过程中引入的近似处理理解不当。最后总结了在萃取机理研究中正确使用斜率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83.
Boron resources are abundant in Da Qaidam salt lake of Qaidamu Basin. It has been given great attention for the polyborate species present in brine. In this study, the Raman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form of boron in brine during evaporation. The prepared solutions of MgO·2B2O3-H2O, MgO·2B2O3-MgCl2 -H2O, and MgO·2B2O3-MgSO4-H2O was also evaporated and record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oron concentration, pH, and electrolytes on the borate speciation in brine. The mononborates of B(OH)3 and B(OH)4- were found to be the only forms present in the original salt lake brine. Brine evaporation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polyborate anions B3O3(OH)4-, B5O6(OH)4-, and B6O7(OH)62- and also disappearance of the B(OH)4- ion in brine with boron concentration of more than 11 g/L in B2O3. The pentaborate ion of B5O6(OH)4- was sensitive to the solution pH and found to be appeared under the pH value of 8.0. While the hexaborate ion of B6O7(OH)62- was observed more dependent on the electrolyte of magnesium chloride due to its special properties, such as promoting boron accumulation, lowering solution pH, and also the strong af?nity for water molecul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olymerization of borate ions in brin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mong polyborate anions during evaporation had also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984.
经济海藻的病害一直是海藻人工栽培的一大障碍,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藻类病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病原鉴定,而病原的多样性和复杂的海区微环境增加了病原分离和鉴定的难度。本文综述了经济海藻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原的多样性和致病机制、病原的鉴定、检测和防治方法,并对未来我国海藻病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藻类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5.
以章宁1地热井的研究为例,在分析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对地热水的化学成分形成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与相对补给径流区的西曹范、章桃1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比较,研究其演化机理。综合分析认为地热水为沉积岩溶滤水,属于中度变质水,地下水流经火成岩侵入体时溶解了大量的Cl~-及F~-,HSiO~-_3等微量元素,次为地下水与沿文祖断裂上升的深部热液的混合,导致地热水化学类型的改变。深部热液的水化学成分与济南东地热水与深部热液的混合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6.
钟雨齐  王强  崔璨  王一凡 《地理科学》2021,41(6):960-970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各地政府发起的人才争夺战日益白热化,中央政府也一再强调应当引导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人才社会性流动。基于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毕业生择校迁移与择业迁移模式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① 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近84%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而择业迁移进一步向东集聚。② 毕业生整体迁移路径呈“东西非对称U型”格局,长三角城市群构成毕业生流动的核心区域;就业地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生源地且往往与生源地邻近。③ 个体的教育背景、家庭和社会网络和对就业机会的评估都会显著影响毕业生的流动类型选择。  相似文献   
987.
汪德根  徐银凤  赵美风 《地理学报》2021,76(8):1997-2015
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关键环节,交通枢纽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保障。高铁枢纽承载着“时空压缩最后一公里”效应,是构筑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首先诠释了高铁枢纽“时空压缩最后一公里”效应原理,其次构建高铁枢纽接驳—集疏运绩效指标体系,进而对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高铁枢纽的接驳—集疏运绩效进行测度,并分析绩效空间分异特征,最后揭示高铁枢纽接驳—集疏运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① 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接驳—集疏运绩效等级分异呈“橄榄型”结构,即优质绩效和一般绩效的高铁站数量较少,良好绩效和中等绩效的高铁站数量较多;② 地带分异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格局,而城市群分异则呈“核心高、边缘低”格局,且9个评价指标值空间差异明显;③ GDP、城镇化率、城市等级、车站客流量和发送班车次数是影响高铁枢纽接驳—集疏运绩效的关键驱动因子;同时,优质、良好、中等和一般等不同等级绩效的关键驱动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88.
刘志涛  王少剑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21,76(11):2797-2813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要素、结构、功能和产品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媒介和通道。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其影响机制调节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强度和保护方式,对于实现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研究对象,依托遥感数据修订ESV核算结果,更加准确地揭示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ESV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面板分位数回归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段效应,增加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机制的认识。结果显示:① 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ESV减速下降,下降区域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和珠江入海口两岸等城市快速扩张区。② 在城市交界处,土地利用变化会带来更为强烈的ESV变化。③ 在ESV水平不同的区域,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用地完整度仅在ESV的低值区可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气温对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正向作用随ESV的提高而增强,经济密度对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负向作用随ESV的提高而减弱,二者均会导致ESV高值区与低值区间的差距增大,形成“自然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989.
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面临居住与就业的不稳定。本文构建流动人口居住与就业协同变动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北京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基于双层级双变量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城市更新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协同性及其与背景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概率远高于本地人口,城市更新对流动人口居住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影响更大;流动人口的居住变动行为与就业变动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协同过程,单项变动极有可能引发双变动的调整。居住在城中村数量较多的街道,流动人口发生居住变动的概率更大。青年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协同性相比老一代更高,而且街道的居住不稳定性与青年流动人口的居住行为不稳定更相关。  相似文献   
990.
王金莲  苏勤 《地理研究》2021,40(2):462-476
第二居所旅居在流动谱系中介于短时性旅游与永久性旅游移民之间,是一种新的人口流动现象。地理学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宏大的结构叙事向后现代的多元与微观化转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符号互动理论,探析第二居所旅居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差异的建构及其对社会互动的作用过程与机制。结果发现:旅居者与当地居民所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内在差异,使得三亚市存在着明显的“三亚人”与“东北人”之间“我者”与“他者”的对视;这些内在差异经过“人”的定义与解释被赋予特殊意义,并基于“外地人”与“本地人”身份符号意义建构出新的内涵,影响两者的互动实践;其具体作用过程包括:不了解对方、污名化对方、不愿与对方交往3个阶段。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互动的内在运作机制,有利于宏观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旅居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