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虎  和鹏飞 《探矿工程》2017,44(1):41-45
本着充分依托原有海上油田设施降本增效原则,渤海Q油田在原有生产平台附近新建井口平台、对原有密集井网成功实施了整体加密调整,作业难度急剧增大。通过老井眼数据再处理、新井轨道设计优化、轨道防碰设计、防碰监测等手段形成密集交叉井网井眼轨道精确制导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作业时效,有效保障了在老油田密集交叉井网整体加密井眼轨迹的顺利实施、减小了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2000年、2010年两期30m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为了保持该数据集的现势性,需要及时发现全球地表覆盖增量信息并更新相应数据。采用遥感影像、测绘数据提取全球地表覆盖变化信息的传统方式,存在费用高,不及时等问题。近年来众源地理数据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众源轨迹数据具有免费共享、可靠性强与准实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交通道路信息提取的应用中。经分析我们发现轨迹数据与人造地表覆盖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众源轨迹提取人造地表覆盖增量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轨迹数据栅格化,再依据轨迹点栅格覆盖比率进行人造地表覆盖数据粗提取并去除微小孔洞及独立栅格单元,最后将其与全球人造地表覆盖数据作栅格运算提取人造地表覆盖增量信息,并用纽约市实际轨迹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HCHO is ubiquitous and important chemical constitutes in the troposphe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HCHO (aq) in the rainwater were measured in the Guiyang city, southeastern of China from May 2006 to April 2007 and 153 discre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Rainwater (N = 151) HCHO (aq)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lower than method detection limit (MDL) to 40.2 µmol/L with a volume weighted mean value of 7.4 ± 8.8 µmol/L. The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HCHO (aq) and HCOO? (r = 0.69, n = 137), HCHO (aq) and nss‐ (r = 0.74, n = 137), HCHO (aq) and (r = 0.67, n = 137), HCHO (aq) and (r = 0.74, n = 133) suggest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anthropogenic input for the HCHO (aq) levels.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rainwater HCHO (aq)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rainfall, indicating the below‐cloud proc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rainwater HCHO (aq) scavenging processes. More than 70% of the HCHO (aq) wet deposit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ainfall. According to the air mass back‐trajectory analysis, the rainwater with industrial back‐trajectories coming from the north had the highest levels of HCHO (aq) while the rainwater with the green‐covered or marine back‐trajectories from the southeast ha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s, and this indicate the HCHO (aq) originated from urban or industrial regions serv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rainwater. The annual HCHO (aq) wet deposition flux was calculated as 6.96 mmol/m2 per year and the total deposition flux was estimated as 24.35 mmol/m2 per year, 71.4% of which was dominated by dry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04.
介绍朝阳沟油田98区浅层水平井的井身结构特点、地层岩性特点以及该区水平井轨迹控制的难点。针对这些特点以及不同地层的造斜率,制定有效轨迹控制方案,选取合理的造斜工具及钻具组合,实施合理的钻井参数及技术措施,完成浅层水平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5.
以钻井完井为代表的井筒工程技术的操作对象是在地下的,是一项"看不到的"工程。三维数字井筒可视化模拟的目的就是使用三维虚拟化技术,以低成本的三维模拟来保证和提高钻井的成功率。本文将阐述以SuperMap Realspace为软件技术基础的三维数字井筒可视化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主要实现了真空间的井位显示、井筒轨迹及投影显示、井筒设备组装、地下层位显示和多井地下显示等功能,实现了在虚拟地下空间中对井筒的模拟展示。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贵州省安顺市2015—2019年大气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安顺市空气质量特征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通过TrajStat软件中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PM2.5浓度,分析不同季节输送途径及其污染轨迹,采用潜在源贡献作用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期内所有PM2.5污染日(PM2.5日浓度高于75 μg·m-3)输送轨迹垂直与水平方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PM2.5是安顺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冬季输送污染轨迹占比较大,输送方向主要为贵州东北方向、偏南方向; 污染日PM2.5输送路径以贵州东北方向近距离输送为主,该类轨迹基本分布在880—980 hPa高度; 潜在源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贵阳整个地区、毕节织金县、黔西市、金沙县等,高贡献值区主要集中在安顺紫云县、镇宁县、毕节织金县、大方县等。  相似文献   
107.
地层自然倾斜、钻具组合、钻井参数是影响钻井井斜方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层层面空间网格数据,建立了地层倾角、倾向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防斜打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力学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井眼实钻轨迹与设计轨迹基本相同,形成了利用地层自然倾斜规律,在钻井自然中靶的同时,释放钻压提高钻速的防斜打直优快钻井技术,对于高陡构造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数值试验,对2012年5月24日和2015年9月27日云南两次局地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降雨及其水汽输送伴随副热带高压西伸而中断,“5.24”过程动力条件主要由天气尺度系统提供,“9.27”过程动力条件主要为地形抬升作用;(2)两次过程水汽源地均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5.24”过程以西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远,“9.27”过程以东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短,局地特征更显著;(3)“9.27”过程水汽通量及最大雨量值均高于“5.24”过程,水汽通量与强降雨相关性较好,对强降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4)两次过程水汽输送均集中在600hPa以下层,以经向偏南水汽输送为主,水汽输送增强时间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提前48~72h;(5)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规分析一致,同时可显示水汽垂直输送特征,低层以偏南路径为主,中层西南路径增多,中层以上出现偏西路径,存在沿西风带来自印度半岛及青藏高原的水汽贡献。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我国500 m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线(FAST),提出了一体化天文轨迹规划;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及推导分析。相对于当前采用的FAST轨迹规划,该方法使得馈源位置和反射面位置的控制误差可以相互补偿。指出当馈源系统和反射面系统具有相同的测控延迟误差时,并不影响FAST天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0.
利用ECMWF 600 hPa高度场加密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弱季风年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的移动路径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系统于4月在青海省西南部形成,5月沿西南方向移入西藏地区,此后低压系统呈南北向波动西移,直至到达“西至点”后转向东退于10月衰减消散;强季风年低压系统中心强度总体上较弱季风年强。强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小,弱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大,呈“V”形分布;孕育初生阶段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在弱季风年出现“反复”现象;发展成熟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南侧印度上空低压系统形成,并且强季风年较弱季风年形成时间偏迟,位置偏南;衰减消亡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西北侧的高压系统减弱消散,10月东伸高压脊的脊点在弱季风年较强季风年偏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