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群体用户对公共地图服务的访问行为具有社会性,存在着一定的群体访问行为模式。该模式具有高强度的访问聚集性与突发性,且决定着公共地图服务对云计算资源的需求。如何有效地表达和捕捉群体用户访问聚集性及其访问强度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行准确的公共地图服务负载预测,是实现按需选择和调度云计算资源,应对海量用户并发服务挑战的关键。本文基于海量的公共地图服务用户访问日志和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建立了群体用户访问到达行为的时序分布模型;考虑降低负载预测复杂度的同时,利用访问强度具有多峰值、变强度以及周期性的特点,分割访问到达率在一个周期内时间序列上的模式区间,实现访问强度时序聚类划分的最优;基于各访问模式区间不同的访问到达概率密度的分布,提出了基于累积概率分布的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服务负载方法,该预测方法的算法复杂度低,且所需的先验数据量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时序的群体用户访问到达率最优分割方法及其预测方法可以以较高的准确率预测服务负载。该方法在应对海量用户并发访问挑战的同时,可提高云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公共地图服务质量与服务成本的平衡性问题。  相似文献   
62.
《岩土力学》2017,(Z2):223-228
应力作用下的脆性岩石破裂过程的能量释放具有临界特征,为了解岩石加载过程临界点前后声发射(AE)能量及时间的统计分布规律,在实验室对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临界点前后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并分析了各加载状态下的函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声发射定位发现了岩石试样从均匀的随机扩张到向条带集中直至最后贯通的过程,贯通前的裂纹扩展导致累计能量(2.8×10~8 a J)和累计声发射数(6.68×10~5)发生突变,标志着达到临界态;(2)临界点前后加载阶段的声发射能量概率密度函数(PDF)在4个数量级内满足幂律分布(见式(1)),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统计发现临界点前后两个阶段幂值分布存在一定差异;(3)任何能量区间范围内,等候时间差d符合双幂定律。在小的时间差范围(d0.1s)内各能量区间服从相同的幂律分布,在大的时间差范围(d0.1 s)内不同的能量区间会出现不同的幂律特征;(4)结合能量统计分布规律与等候时间差d分布规律,临界态的声发射信号与全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全过程分布规律的能量信号主要集中在临界点后的加载过程。  相似文献   
63.
针对震后复杂的非视距传播环境,在充分了解废墟状态下信道特征和信号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构建震后无线定位系统框架,提出改进的Chan-Taylor位置解算方法,将改进的残差加权算法与多元泰勒级数展开算法相融合,并进行二次残差加权。对废墟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更好地抑制非视距环境下TDOA的测量误差,对震后被压埋幸存者的位置解算与及时营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传统的碎屑流冲出预测经验模型主要基于冲出物体积与冲出物到达角的假设关系式,并没有考虑地形的影响,其中到达角指滑坡后壁顶点与堆积体末端点连线的角度。本文通过小尺寸模型槽实验研究不同地形条件对碎屑流冲出的影响,发现冲出路径上的缓地形将增加到达角,对近期的两个地震诱发型碎屑流场点的调查结果也表明了缓地形对到达角的影响。还发现冲出物受地形限制而改变冲出方向时可能增加冲出角。考虑上述两种地形约束作用的冲出距离预测值将小于传统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定量分析敏感资源环境遭受突发性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对加强海洋溢油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溢油随机情景模拟统计方法,并利用GIS技术实现数据管理及可视化分析。考虑到海洋保护区是典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首先根据对保护区附近的黄骅港、滨州港海港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及埕北油田石油平台等溢油风险源的分析,选取3个代表性泄漏地点。然后在经验证的潮流场模拟数据和2004-2005年风玫瑰图数据基础上,对每个地点分别进行450次随机溢油事故情景(即不同泄漏时间、风速风向、潮流场等)的模拟计算。统计结果显示,全年所有风向条件下保护区遭受以上泄漏地点的最大溢油污染概率分别为22.9%、9.7%、3.0%,海面油膜最快到达时间分别为2 h、5 h、40 h。与典型情景模拟法的比较可知,随机情景模拟法是前者的重要补充,能够弥补大量遗漏的事故情景,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分析与评价海洋保护区遭受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引起微波时间传递系统时延变化的原因和单向及双向时间传递比对精度;分析表明,根据微波双向时间比对的长期测量数据可对搬钟实验得到的时延值进行修正,采用该修正结果可减小单向时间比对的误差。  相似文献   
6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凡雨量计 2 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 ,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 ,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根据有降水自记迹线自记纸的换上、换下记号和时间 ,求算 2 4小时自记钟快慢分钟数 (总时差 ) ,并写在自记纸换下时间左侧 ,然后用内插法求出每小时的时间差 (自记钟快的 ,时间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 ,并将每小时的时间差连同符号 (正号可省略 )写在相应的正点线上。根据每小时的时间差内插时差线 ,时间差为正时 ,时差线就做在正点线的右侧 ;时间差为负时 …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3维激光扫描仪的原理及获取转换3维坐标的原理,通过3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实验;对3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一点总结性看法。  相似文献   
70.
我国脉冲星观测研究的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鑫基  张晋 《天文学进展》1999,17(3):236-243
介绍了脉冲星观测研究的意义,国际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脉冲星观测最的技术问题, 国脉冲星观测研究和现状和潜力,存在的问题和美好的前景,对正在执行的由中,澳,英合作的“利用乌鲁木齐25m射电镜远镜在18cm波段上进行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研究”项目,就其课题意义,接收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观测灵敏度等进行了介绍,展 FAST望远镜观测脉冲星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