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41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99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981.
对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与印度夏季季风降水(ISMR)和季风环流的关系,揭示出:从北印度洋到南半球中高纬度印度洋,SST最显著的变化模态是全海盆一致的变化,近50 a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在1976,1986年以及1996年间分别有一次跳跃性增温,与太平洋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了长期变化趋势外,南印度洋中高纬度比热带地区有更显著的模态分布.在印度洋SST升温的背景下,ISMR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两者相关较弱.印度洋SST发生跳跃后的不同阶段,许多海区SST与ISMR相关均发生变化,但在春季,热带外南印度洋具有一对相对稳定区,其分布与EOF分析的第2模态相似.根据它们的分布,文中定义了春季南半球偶极子(SIOD),在正SIOD(PSIOD)情况下印度降水偏多,而负SIOD(NSIOD)则反之.环流分析表明,PSIOD(NSIOD)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对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具有增强(减弱)作用,进而使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在印度地区低空产生异常的辐合(辐散),高层辐散(辐合),从而影响印度季风环流,使得印度季风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982.
众所周知 ,最近数十年来 ,珊瑚构筑物深受气候变暖、海水污染和其他因素之害。所有这些给珊瑚礁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其中包括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延伸 2 0 0 0多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构筑物———大堡礁。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 ,提出了死亡珊瑚礁复生的方法。早在 1 997年他们就注意到在珊瑚湾的试验过程中珊瑚虫的大量繁殖。科学家们用桶从水中舀出微小的珊瑚幼虫 ,并将它们分置到锚泊在珊瑚礁受损位置之上的浮动水池中。将已成熟的幼虫放在瓦片或板上 ,在浅水处将它们沉降至底部并注意它们的发育 ,同时用网盖保护它们不受入侵者…  相似文献   
983.
根据1998年4月至6月和1999年3月至6月对大亚湾澳头海域增养殖区的水环境监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各环境因子对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与远距角毛藻Chaetoceros distan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硒、铁分别对细弱海链藻水华、远距角毛藻水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采用单纯形法建立了藻类生物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多无非线Cobb-Douglass方程,对2种藻类水发生状态的模拟结果准确分别为77.8%和100%。  相似文献   
984.
阐述了大亚湾北部沿岸污水排海位置优选的方法。根据研究海区的水深条件、海岸地形特点、欧拉余流流场、海流流速、渔业水产、旅游等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水质条件等,定性地确定6个预选排污海区。然后利用Roberts的近区初始稀释模型和二维水质模型,以南海石油化工项目的污水排海为例,定量地计算被确定的六个预选排污海区的稀释扩散输移能力。通过比较,认为大亚湾北部沿岸的污水不适宜就近排入靠岸海域。当污水量不大时,排污位置选在距马鞭洲岛南端以东约4km处(即C海区),可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效果。但当污水量较大,排海污染物量大时,排污海域的位置应选择在赤洲岛与黄毛山岛之间,即E海区.或在C海区与E海区之间。  相似文献   
985.
利用NOAA卫星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南方涛动指数(SOI)和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观测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对ENSO事件与招远市1981—2010年30a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招远市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动中明显上升的趋势,与全省波动下降的趋势相反。ENSO事件强度与年平均降水趋势呈负相关特性,而与冬季降水整体呈正相关性,与春、夏、秋季降水量总体呈负相关。ENSO事件主要通过影响夏季降水量进而影响全年降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86.
夏季印度洋海盆模与MC区域降水异常联系的进一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婉婷  管兆勇  许琪  王悦 《气象科学》2017,37(6):709-717
利用英国哈德莱中心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在印度洋海盆模IOBM指数(IIOB)中扣除长期趋势和两类ENSO的同期信号后,得到了修正的IOBM指数(Im IOB),并由此分析了IOBM的变化及与海洋性大陆区域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印度洋IOBM为暖位相时,不同季节的印度洋地区均呈现异常偏暖,但大气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则在印度洋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存在很大变化。就夏季而言,印度洋大部分地区存在上升运动,这与海温异常偏暖有关。在北半球夏季,指数Im IOB存在3~5 a的周期变化。当IOBM处于正位相时,印度洋至我国东海地区大范围海温偏暖。MC(Maritime Continent,海洋性大陆)区域西部降水正异常,而MC区域东北部降水为负异常。造成这种降水分布的原因是:当指数为正时,在MC区域的西部对流层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增强,且水汽辐合,而MC区域的东北部对流层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上升运动不明显,水汽辐散,不易形成降水。而在对流层低层与西太平洋辐散中心对应,南北半球出现关于赤道对称的反气旋对,赤道印度洋上的异常加热激发东传的Kelvin波,加强东风异常,同时加强了KMC(海洋性大陆的核心区域)之外南北半球热带地区的这对Rossby波型。以上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理解MC降水异常成因及热带海陆气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987.
海洋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具有潜在的缓冲大气CO2增加的能力,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对于预测未来大气CO2含量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海洋CO2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海洋CO2的源与汇、海—气CO2通量的估算以及海洋环流、生物泵和海洋生态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88.
刘崇义 《海岸工程》1991,10(1):21-24
为降低青岛市后海海水厂的建设投资,本文建议充分利用现已在胶州湾东海岸挖砂造陆所形成的大片深槽,采用港池明渠引水方案,取代水下沉涵方案,缩短引水距离。并呼吁尽早开发湖岛港,为繁荣青岛市经济,方便人民兰活增添新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89.
南海海—气热交换的热通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程志强 《热带海洋》1996,15(2):74-78
利用1951-1990年南海船舶报资料,用直接计算法,采用1°×1°网格,计算了南海海域的月平均感热通量和海面(蒸发)潜热通量。结果是:感热通量和海面(蒸发)潜热通量的分布在冬季和夏季有很大的差别,季风对南海海-气热交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0.
岳明  丁宏标  乔宇 《海洋学报》2007,29(5):154-160
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是一种海藻酸降解菌.本实验采用PCR的方法,以褐球固氮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出约1.05 kb的海藻酸裂解酶基因algL的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并将其插入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K中,获得重组质粒pPIC9K-algL.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聚乙二醇(PEG)法导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中,获得高效分泌表达海藻酸裂解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用甲醇诱导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表达得到43 kDa的目的蛋白,酶活力可达1 400 U/cm3左右.经测定,该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为8.5,最适反应温度为40℃,并且在20~55℃,pH2.0~11.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另外,10 mmol/cm3的Cu2+,Fe2+,Co2+,Mn2+和Ca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