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9篇
  免费   1752篇
  国内免费   2709篇
测绘学   2181篇
大气科学   1601篇
地球物理   1386篇
地质学   3370篇
海洋学   3152篇
天文学   226篇
综合类   812篇
自然地理   842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手术切除的37例胃癌患者的离体标本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显示308nm,337nm激发光谱均呈双主峰结构,双主峰的比值均能区分胃癌与正常胃壁(P<0.001).分别用308nm,337nm激发荧光光谱单因素分析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6.8%,86.4%和80.1%,72.1%,67.5%.对308nm及337nm激发荧光光谱双因素分析,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2.1%,91.9%,其诊断正确符合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以308nm及337nm双波长激发检测胃壁浆膜,双因素判别算法可较好地区分胃癌,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手术中快速识别胃癌在胃壁的浸润范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Hilbert-Huang Transform algorithm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is a newly developed powerful method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s the key part of HHT, while its algorithm was protected by NASA as a US patent, which limits the wide application amo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wo approaches, mirror periodic and extrema extending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handling the end effects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HT is realized in detail to widen the application. The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from two methods with that from Huang et al. (1998, 1999),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are presented. Generally, both methods reproduce faithful results as those of Huang et al. For mirror periodic method (MPM), the data are extended once forever. Ideally, it is a way for handling the end effects of the HHT, especially for the signal that has symmetric waveform. The extrema extending method (EEM) behaves as good as MPM, and it is better t  相似文献   
43.
遗传图谱及其在主要水产动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莉  郭希明 《海洋科学》2003,27(11):14-19
水产养殖业是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大多数水产动物的捕捞量已经超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限量。与其它农作物相比 ,水产动物的家养化过程要远远落后。大部分品种的养殖还是依赖野生种群。很多品种很少或根本没有选育。近些年一些养殖品种流行病的爆发和大规模死亡都说明了对水产动物进行选育和遗传改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传统的选育非常缓慢 ,而且具有不确定性 ,未来的遗传改良要更多的依赖于各种分子生物学手段 ,例如筛选和建立有效的遗传标记 ,构建遗传图谱。遗传图谱是基因或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以基因…  相似文献   
44.
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少雄  王军  苏永全  全成干  张纹  郭丰  马梁 《台湾海峡》2001,20(2):224-227,T00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取自厦门火烧屿海水网箱的花尾胡椒鲷人工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同工酶的24个基因座位中,在XDH和GCDH基因座位上发现多态性,其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33%,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数Ne为1.083,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0556,预期值He为0.0053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35。与其他鱼类相比较说明了其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种质资源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5.
通过人工调控促使亲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性腺发育,人工干法授精获得杂交受精卵。杂交受精卵在温度为16.5~17.5℃,光照为100~400 lx,微充气条件下孵化。对杂交鲆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与牙鲆及夏鲆的胚胎发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鲆卵裂方式与其他大部分硬骨鱼类一样,属于盘状卵裂。受精后经过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7 h 45 min进入囊胚期,15 h 10 min进入原肠胚阶段,25 h 30 min进入神经胚期,49 h左右进入尾芽期。授精后63 h左右发现初孵仔鱼,68h左右50%的仔鱼孵出。在杂交鲆的胚胎发育中,主要有2个发育特征与母本类似而与父本不同:视囊的出现要早于体节的分化;孵化前,仔鱼在卵膜内环绕卵黄囊不到1周。但是在其孵化时间上却与父本相似。  相似文献   
46.
以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为代表研究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 dentatus及其杂交子一代间线粒体DNA的遗传特性。母本与父本序列差异较大,属种间差异,在590个位点中有28个变异位点,而且全部为简约信息位点。使用同一对引物扩增亲本与杂交子代,在杂交子代中未检测到父本的线粒体DNA类型,11个处于两种生长阶段的杂交样本仅检测到一种单倍型,而且与母本的一个单倍型为同一种,表明褐牙鲆与夏鲆杂交线粒体DNA遵循母系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47.
以中华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胰蛋白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技术获得一个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此基因与已报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胰蛋白酶基因有较高的相似度,序列中包含一个内含子和两个不完整的外显子,编码182个氨基酸残基。该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83.5%;含有胰蛋白酶所特有的His、Asp和Ser组成的活性三联体、决定胰蛋白酶底物专一性的Asp、底物结合部位的G1y残基。综合分析认定该基因为胰蛋白酶基因片断。将其氨基酸序列与报道的其他动物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与现有以表型特征为依据的虾分类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8.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级100 ku~0.45μm的培养液中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表明东海原甲藻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可促进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且在100 ku~0.45μm范围含量较大。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不同生长期作用强度不同,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消亡期,其次为平台期,指数生长期的藻液是3种藻液中促进作用最小的。  相似文献   
49.
陶建峰  张长宽 《海洋工程》2007,25(1):133-142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式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垂向坐标下三维水流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地形拟合坐标(σ坐标)模式可以很好地拟合床面地形和自由面,已在物理海洋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地形变化剧烈,尤其在密度层结效应明显的海域,σ坐标模式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误差会引起伪密度流。寻求高精度的数值模式以及更加有效的拟合坐标变换将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何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SAR图像的应用情况并不尽人意.实际应用的雷达图像正射纠正方法,特别是密集三角形格网的数字微分纠正方法需要大量纠正控制点,但是,雷达图像噪声和目标边缘模糊使自动匹配的选点算法难以成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纠正控制点选点方法,用以提高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该方法包括纠正区域控制点影像建库、灵活交互操作机制设计和点匹配操作.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雷达图像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