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7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几种消毒剂对不同发育时期卤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几种常用的消毒剂(高锰酸钾、鲁歌氏碘液、新洁尔灭溶液、孔雀石绿)对山西两性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卤虫对同一试剂有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后无节幼虫是最敏感时期;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卤虫对所用试剂的安全剂量分别是:高锰酸钾≤1ppm,鲁歌氏碘液≤1ppm,新洁尔灭溶液≤20ppm,孔雀石绿≤0.2ppm;由于不同试剂的药理作用不同,因此卤虫对不同试剂的耐受力,并不遵循一  相似文献   
112.
朱艺峰  林霞  徐同成 《海洋学报》2006,28(5):101-106
实验设置了一直投喂、周期性饥饿1,2,3,4d和一直饥饿6个处理组,采用轮虫单个体培养,检验周期性饥饿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实验种群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直投喂组的生殖价最高,对轮虫种群的潜在增长最有利,随饥饿强度的增大,生殖价减小.不同处理下,轮虫个体寿命与其生殖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47).轮虫在受到饥饿后,寿命略有增长,但不同处理对轮虫的平均寿命(10.8~13.1d)和生殖期(6.3~8.3d)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饥饿强度增大时,轮虫个体的总产幼数、总产卵量显著下降(P<0.05),产第1幼、最后1幼、第1卵、最后1卵时间显著延长(P<0.05);同时,种群参数的世代时间(T)随饥饿强度增加而增大,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净生殖率(R0)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3.
曹立民  李健  刘淇  王群 《海洋科学》2006,30(5):45-5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摄食诺氟沙星强化卤虫(Artemia)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强化4~8 h,卤虫体内的药物质量浓度达到最高,此后卤虫体内药物摄入和排除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温度影响诺氟沙星在卤虫体内半衰期:体长3mm和6 mm的卤虫,在4,16,28℃时的半衰期分别为51.33,19.29,18.64 h和39.67,13.26,12.6 h。对虾摄食诺氟沙星强化的卤虫后,对虾组织中药物质量浓度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投喂剂量对Tmax和Cmax影响较大,当对虾给药质量分数分别为800,400,200mg/kg时,肌肉中给药后出现最高血药的时间或达峰时间分别为0.403,0.540,0.481 h;肝胰脏中给药后出现最高血药的时间或达峰时间分别为0.826,1.839,1.469 h;肌肉中给药后的最高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98.943,46.752,10.887 mg/L;肝胰脏中给药后的最高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738.267,597.352,415.268 mg/L。药物在对虾肌肉的消除半衰期(约26.688 h)明显长于肝胰脏中消除半衰期(约13.988 h)。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5.
胶州湾毛颚类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孙松  霍元子  杨波 《海洋与湖沼》2010,41(4):639-644
根据2006年9月—2007年8月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毛颚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摄食、生物量、生产力情况。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出现毛颚类3种: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拿卡箭虫(Sagitta nagae)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其中强壮箭虫全年出现,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年平均密度达到45.3ind/m3;拿卡箭虫和百陶箭虫在秋、冬、春季出现,年平均密度分别为0.17ind/m3和0.35ind/m3。通过推算得到胶州湾毛颚类年平均生物量为107.92mg/m2,年平均生产力为1.47mgC/(m2·d),占浮游动物总生产力的11.6%。毛颚类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在冬季达到全年最大值,分别为5.71%和83.47%,在春季、夏季、秋季毛颚类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分别为0.67%、0.08%、6.48%,对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7.00%、2.48%和48.88%。由此可见,在冬季毛颚类的摄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等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5'端序列PCR-RFLP以及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lsclqIbed Sppacer,rr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进行了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分析发现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系群共生藻,而ITS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1亚系群.研究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速度快,适合于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属亚系群水平的鉴定.而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多样性低,暗示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面对外界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17.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目前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是解决共生藻系群水平分类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NA序列分析是目前进行共生藻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共生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的DNA信息主要为核糖体RNA.对共生藻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8.
以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摄食后不同时间扁额原细首纽虫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扁额原细首纽虫蛋白酶活力在pH为3和10时出现2个峰值,酸性条件下其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高于碱性条件.在20~80 ℃温度范围内,纽虫酸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表现出2种不同的变化趋势.酸性蛋白酶活力在50 ℃达到最大值;而碱性蛋白酶活力在40 ℃达到最大值,50 ℃酶活性急剧下降,对高温比较敏感.扁额原细首纽虫在摄食后,酶活力有明显变化,酸性蛋白酶在摄食后2 h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摄食后8 h达到最低水平,之后又有所回升.而碱性蛋白酶活性在摄食后8 h达到最大值,16 h后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9.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CYP4 gene expression in polychaete Marphysa sanguinea exposed to benzo[a]pyrene(BaP) in this study. The full length of MsCYP4 cDNA was 2 470 bp, and it encoded 512 amino acid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ed 47% identity with CYP4 F from frog Xenopus tropicalis and shared high homology with other known CYP4 sequences. To analyse the role of CYP4 in protecting M. sanguinea from BaP exposure, three BaP groups were established: 0.5, 5 and 50 μg/L. Polychaetes were sampled after 3, 7 and 12 d. At 0.5 μg/L, the effect of BaP on MsCYP4 gene expression increased with time prolonged. MsCYP4 gene expression curve showed Ushaped trend with time in 5 and 50 μg/L BaP groups. Therefore, MsCYP4 gen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protecting M. sanguinea from BaP toxicity.  相似文献   
120.
北黄海菲律宾蛤仔帕金虫流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0年7-11月,对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增养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规模死亡进行了研究,并对病害暴发与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利用FTM培养和组织切片方法对病害流行海域的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蛤仔体内寄生了大量病原帕金虫Perkinsus sp,感染率为20%-100%,感染强度为3-3 565 936cell/ind或2-1 670 615cell/g组织.感染强度与蛤仔大小有关,个体越小,感染程度越轻.经感染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帕金虫大量繁殖是引起蛤仔大规模死亡的原因.病害始于7月下旬,止于10月下旬;最初暴发于庄河栗子房海域,尔后逐渐向东西两侧海域蔓延.病害暴发时机主要受温度影响,高于20℃易于暴发帕金虫病害;流行范围主要受盐度影响,盐度为20-32海域适宜帕金虫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