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2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测绘学   865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3107篇
地质学   4231篇
海洋学   698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664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5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动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固体介质,流体介质,液固两相饱和介质的时域显示有限元波动分析方法,研究了可压缩库水条件下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上动压力的影响,研究中分析了作为两相介质处理的淤积泥砂的饱和度、厚度、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对坝面动压力的影响,还比较了作为流程两相介质,单相固体介质、单相重流体介质处理的不同淤积泥砂层模型间的计算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132.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省形变及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3种前兆手段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异常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强地震远场前兆的一些初步特征,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做了比较,这对该省今后强震短期预报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3.
赵爱平  吴敏 《华南地震》2002,22(4):79-84
通过月整点值数据文件和滑动值数据文件这两种数据处理形式。对九江台地倾斜资料进行调和分析计算。分析了M2潮汐因子与瑞昌ML4.9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存在震前短临异常或震后异常,并与趋势异常得到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34.
华北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的一种初步模型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利用华北地区(105~124°E, 30~42°N)的地震P波速度资料和大地热流资料建立了华北岩石圈的三维波速分布及温度分布. 考虑了摩擦滑动、脆性破裂及蠕变三 种主要的流变机制在岩石圈中的作用. 计算了华北岩石圈流变强度及粘度的三维分布. 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强度和粘度有着明显的分层特征. 在应变率为 的情况下, 上地壳上部为脆性区, 下部有可能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中地壳可以是以脆性破裂为主的脆性区, 也可以是上层以脆性破裂为主而大部分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而下地壳几乎均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壳下岩石圈上部是以脆性破裂为主或以蠕变为主的高强度区. 同时可以看出, 流变强度在水平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与大地构造有着明显的联系. 讨论了岩石圈波速结构, 温度分布对流变结构的影响, 并对改进岩石圈流变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美国地震区划图为编制和修订美国建筑物抗震规范设计提供了所需资料。为了能反映最新的认识水平,科学家经常修订地震区划图。满足现代抗震设计规范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不仅能减少人员伤亡,而且能使如生命线工程等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6.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地壳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GPS观测资料求出的水平地应变和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计算出的速率强度累积率,研究了包头-大同地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各时期的应变特征,并对包头6.4级(1996年5月3)地震前后的地应变进行对比,认为以压应变为主导的高值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孕育的地区.面应变、主压应变、剪应变和趋势累积率同时较高的地区,强震危险性较大.一般低应变区和张应变为主导的地区,孕育强震的可能性小,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1992~1999年包头-大同地区的GPS水平应变的演变,反映了1996~1998年地震幕的孕育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以压应变为主的高应变区和应变梯度带可作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判定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7.
地表软土覆盖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是地震学家,尤其是工程地震学家颇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墨西哥地震(1985年9日19日,MS8.1)、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1月17日,MS7.4)造成的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均与地表软土覆盖层密切相关.因为软土层引起地震动明显放大,经软土层放大后的地震动再作用于各类建筑,使振动频率落在地震动放大频段内的建筑物遭受的破坏比基岩处的要大许多. 在国外,地表软土的土动力特性和放大效应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工程地震学家的重视.例如,日本的神山和柳泽(安艺敬一,1989)用日本117份强地面运动中20 cm/s2以上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8.
阪神·淡路大震灾后 ,日本着手对原有的地震观测体制作彻底改革 ,多项全国性配置地震计的计划同时开始启动。地震引起的地面晃动的程度不尽相同 ,无感微小地震引发的晃动仅有 0 .0 0 1 μm,频率为1 0 Hz;巨大地震引起的地面晃动的幅度高达 2~ 3 m,周期也有几十秒。虽说都称之为地震计 ,但由于地震动的振幅和频率涉及的范围太大 ,所以应针对观测对象选用不同类型的地震计。下面介绍不同类型的观测网。1 强震观测网 ( K- NET)无论大地有多大的晃动都能将其准确记录下来的地震计称之为强震计。它构造坚实 ,信号明确 ,通常设置在地表 ,对了…  相似文献   
139.
对高邮台地电NS向ρs的观测精度在2002-07-24雷雨后出现降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排查,发现是一交流接触器在遭雷击时烧坏,导致交流电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漏电,与变压器中的零线形成回路所致。从而排除了配电房漏电的干扰。保证了观测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0.
桥梁限位器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两跨简支梁桥和五跨多跨刚架桥两结构模型,针对限位器的种类、刚度、强度、安装位置,输入地震动等进行了大量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限位器与柱(框架)的刚度比在0.5-2之间较优。将现有的限位器设计方法应用于两算例结构,对现有限位器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