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海上油田开发由于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等易燃易爆产品,加之油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对溢油事故风险分析与措施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以秦皇岛32-6油田工程为例,对油田建设和生产阶段的溢油风险因素、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管理措施,以期为海上油田环境保护管理与应急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保障。  相似文献   
242.
海面溢油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对这类污染进行遥感监测并做出早期快速预报十分重要。研制并验证一种新型的紫外航空遥感推扫成像的方法:在2008年紫外氮化镓(GaN)基512元线列阵探测器关键技术获得突破的基础上,于2009年研制成功一台推扫成像的紫外原理样机(包含2个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的瞬时视场角500μrad,视场角15°,在一个标准太阳常数下信噪比不小于2 500。在黄海日照近岸海域完成的航空校飞表明,海面溢油目标的紫外推扫图像清晰可辨,达到相机预期设计的全部技术指标,成功验证紫外GaN基线列探测推扫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还表明高探测灵敏度的紫外推扫成像技术能够适用于监测海面溢油的薄油膜污染,为未来航空甚至空间平台条件下监测海洋以及内陆水体的溢油污染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学遥感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243.
为了解决传统溢油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难以获得的模型参数问题,引入逻辑回归方法到溢油CA模型中,并构建基于逻辑回归的溢油CA模型。该模型仅需要设置起始影像和影响因子(包括海风、洋流、距离、温度与盐度)等,便可以获取模型参数并模拟出溢油扩散范围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模型应用到深海溢油实验中以验证本模型在海上溢油模拟情况,结果表明模拟结果的总精度为96.6%,Kappa系数达0.899,能够准确地模拟出溢油扩散范围。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可发现,温度与盐度因子对模型的影响最弱,其次是距离因子。对溢油扩散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海风和洋流因子。若忽略海风与洋流的影响,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将产生较大的偏差,并无法呈现出溢油扩散中的漂移等特征。  相似文献   
244.
日前,山烟台海事局负责建设的北方海区海上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通过了交通部的验收,它填补了我国船舶溢油防治系统建设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北方海区溢油应急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245.
结合发生在大连港某海区的一次溢油事故,采用谱图重叠检查识别技术和相关系数识别技术,可靠地判明了溢油源。文中对谱图识别技术和相关系数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46.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加剧,海上油类运输行业迅猛发展,据统计,每年因人类活动而造成流入海洋中的各种油类产品约1000万t余,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0.5%。全球海洋遭受重大溢油污染的事故时有发生,除如1967年利  相似文献   
247.
248.
三维海洋溢油预测模型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个海洋溢油三维物理归宿和输运的动力学综合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对流、湍扩散、表面扩展、铅直扩散、乳化和蒸发过程。每一公式的建立是独立的并且与相关过程、环境和其它参数相联系。该模型需要输入流场作为输运的媒介 ,这可从感兴趣区域的三维潮和风驱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获得。模型用来预测和后报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归宿和输移 ,可为溢油应急反应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249.
淀粉系列海上溢油凝油剂的制备与凝油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玉米淀粉的羧甲基化与酯化等方法改性合成了一系列海上溢油凝油剂,实验发现,当羧甲基取代度足够时,凝油剂的凝油性能随酯化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酯化度足够时,羧甲基淀粉酯凝油剂的凝油性能随羧甲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凝油性能还与凝油剂中多价金属离子的种类,油品的种类和脂肪酸的碳原子数目有关,凝油性能随水盐度变化很小,即凝油剂对淡水水面溢面仍然有效,凝油性能随油品不同差异较大,对具有一定极性的油的胶凝作用比对非极性油的胶凝作用更强,对水面的原因及植物油比对燃料油具有更好的胶凝效果。  相似文献   
250.
海面溢油轨迹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主要分期(M2,S2,K1,O1,M4,MS4)的潮流以及M2分期的潮汐余流,建立预报潮流场,并考虑海面风力的作用以及油的蒸发和乳化,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油膜的中心点,提出预报油膜的轨迹及其扩散范围。该模型适用于近岸事故溢油的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