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9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492篇
海洋学   67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根据2015年夏(8月)、秋(10月)2季在诏安湾及毗邻海域开展的30个站浮游动物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动物103种和浮游幼体24类,桡足类为绝对优势的类群.优势种有14种,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和强额孔雀水蚤(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是该海域重要的优势种群.生态类群以近岸暖水类群和外海广布类群为主.夏季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761个/m3,秋季为81个/m3;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37mg/m3,秋季为52 mg/m3.夏季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及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秋季,夏季湾外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及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湾内,秋季湾外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及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湾内,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丰度总体分布均呈现由湾内往湾外逐渐增加趋势.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46,秋季为3.14.与历史资料比较:本次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和平均丰度均有较大幅度升高,但平均生物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2.
整合矿产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锋 《国土资源》2008,(2):25-27
"整合"一词有一种梳理、归整、合并、合成、最后形成一种整体合力的意思在里面。我们可以把整合一般性地理解为:按照统一标准,实施集中,其精髓就是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当下开展矿产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了。由于我国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曾一度鼓励乡镇矿业发展,矿业粗放经营,导致矿山企业"多、小、散"、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问题比较严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矿产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调整矿山开发布局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变矿产资源开发乱、散、无序和严重浪费资源的不合理局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13.
2008年12月17日,新密市政府组织国土、建设、公安、西大街办事处等单位200余人,组成联合执法大队,并出动大型机械五台,对非法占用开阳村集体土地建造的伏羲山庄进行了强制拆除。  相似文献   
114.
业内人士透露,正在编制中的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沿袭"十一五"规划的思路,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若干煤炭大集团。  相似文献   
115.
福建沙埕港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埕港2006年1月和4月冬、春季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并利用PRIMER统计软件中的PCA、BIOENV和RELATE程序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77个种类(含浮游幼虫15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是2个航次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在2个航次中也都占优势.与1990年调查相比,浮游动物丰度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沙埕港的浮游动物大致可分为河口型类群、沿岸型类群和近海型类群.冬季航次浮游动物的平均总丰度为20.6 ind/m3,春季航次为92. 2 ind/m3,低于福清湾浮游动物同期调查结果.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均为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趋势.春季的浮游动物总丰度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冬季,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呈现湾中、西部高,湾口、湾顶低的趋势,而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均匀.经统计分析,影响冬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  相似文献   
116.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7.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 of zooplankton and the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zooplankton biomass were examined using water column data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MVBS)collected by moor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ADCPs) deployed in the southeastern Chukchi Sea during the 5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 in summer 2012, combined with the satellite observational data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wind, and chlorophyll a(Chl a). Hourly acoustic data were continuously collected for 49-d in the mooring site.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igrating patterns of zooplankton, even though precisely classifying the zooplankton taxa was not available. The prevailing 24-h cycle corresponded to the normal DVM with zooplankton swimming upwards at sunrise and returning to deep waters at sunset. There was a clear DVM in the upper 17 m of the water column during the period with distinct day-night cycles, and no active DVM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when the sun above the horizon(polar day), suggesting that light intensity was the trigger for DVM. Also there was a second migrating pattern with 12-h cycle. The upwelling event occurring in the northwest of Alaskan coastal area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zooplankton biomass at the mooring site. During the upwelling, the SST close to the mooring site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maximal 6.35°C to minimal 1.31°C within five days. Simultaneously, there was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MVBS and Chl a level, suggesting the aggregation of zooplankton related to upwelling.  相似文献   
118.
裂片石莼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其多糖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福建的野生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和营养价值评估;采用微波加热新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片石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裂片石莼的总糖、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脂含量分别为34.38%、27.60%、25.20%、11.7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79.77;裂片石莼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达到国家海藻制品的限量标准。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加热提取工艺,与传统加热提取工艺相比,裂片石莼多糖的得率提高了21.35%,而耗能降低了58.51%。  相似文献   
119.
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亮  李超伦  于非 《海洋与湖沼》2013,44(4):853-859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对南黄海进行浮游动物采集, 以了解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 南黄海冬季仍然以温带和暖温带种为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细足法Themisto gracilipes等温带和暖温带种类在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具有较大优势。与此同时, 一些暖水种在调查海域局部出现。2009年12月暖水种仅分布在南黄海东南部黄海暖流源地附近。位于黄海中部的调查区东侧温盐层化现象明显, 近底层低温、高盐、高营养盐的水文特征体现了黄海冷水团的残留; 2010年1月在35°—36°N区域暖水种种类明显增加, 截平头水蚤Paracandacia truncat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出现的位置与暖流路径相吻合, 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 rimana数量相比12月有明显向北推进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暖水种的分布与温度有良好的相关性。Shannon-Weaver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布规律, 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不如种类明显。  相似文献   
120.
《岩土钻凿工程》2010,(2):42-42
修好又挖开的城市道路被称为”拉链马路”。近日提交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的设施在交付以后,在五年之内,大型的城市道路设施在竣工三年之内不得进行开挖。如果确需开挖的,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按照审批权限报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