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讨论了岩石圈的联合古陆事件,生物圈的重要生物类别的出现,生物爆发事件和集群绝灭事件中,水圈和大气圈的海平面变化事件和气候的变冷,变暖事件。联合古陆事件包括陆核型联合古陆,初始原地台型联合古陆,成熟原地台型联合古陆,地台型联合古陆和大陆型联合古陆事件;生物圈事件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后生动物,带壳后生动物的出现事件,寒武幻生物大爆发事件,奥陶纪-志民之交,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期之交,二叠纪-三  相似文献   
62.
虽然大洋循环以及随之发生的热和气与大气圈的交换对气候影响强烈,而且全球循环的讨论前人已有很好的模式,但还缺乏定量性以及研究区的资料仍相互矛盾.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全球大洋循环的规模和结构及其伴随的热通量的估算与动力和运动学相一致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快速空间变化的水文流速数据综合得出的.我们发现没有单一的水体倒转单元,而是由一个复合的和可能随时间变化的循环类型所替代.最简单的解释表明存在两个近乎独立的单元:一是大西洋水体倒转通过南部大洋与其它盆地连接:另外一个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盆地通过印度尼西亚群岛相联…  相似文献   
63.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3,19(1):58-61
地气与核废地质处置库是自然界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当地气途径核废地质处置库时,会把存放于此的相关物质(以纳米微粒物质形式)携带至地表进入生物圈、大气圈,进而构成危及人类环境的隐患。  相似文献   
64.
地球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太阳系的其它星系的观测资料,结合高压物性测定,深部地球物理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地球的吸积模式及其早期大气圈的演化方式。  相似文献   
65.
元古宙地球去气作用与撞击事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6.
岩溶动力系统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建华  林玉石 《地学前缘》2001,8(1):203-209
岩溶动力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的地质营力之一,它在岩溶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圈-大气圈界面上,生物通过植物的光合同化、动植物分泌,使大气圈中的CO2不断转移到碳酸盐岩中,形成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库;生物圈-水圈界面上,生物形成的生物)微)环境改变了水循环的强度和方向,并影响岩溶发育;生物圈-岩石圈界面上,生物通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过程,殖居碳酸盐岩之上,并以之为生存依托,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碳酸盐岩石圈活化,使其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  相似文献   
67.
全球气候变化——新生代构造隆升的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善  向芳 《矿物岩石》2001,21(3):173-178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史上最为显著的构造隆升。同时,地球其他圈层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气圈中有大气环流的改变,大气CO2质量分数的变化;水圈中出现降雨分布的改变、两极冰盖的出现;生物圈表现为植物群落分布的迁移;这些变化的同时出现暗示地表的隆升对其他圈层,特别是大气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种推断,以Ruddiman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了构造隆升-气候假设。这一假设对解释新生代以来气候变化以及隆升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答案。但是,由于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少对新生代以来地壳主要隆升区(特别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史的清楚认识,关于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还缺乏定论。更多的工作还有待于地质学家、气象学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等来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68.
Fras.  RS 刘允良 《世界地质》1993,12(3):101-111
本文描述了进行快速大气圈校正的一种算法。所需辐射参数储存在一个检查表格中。基本程序是把所测辐射率、波长、观察方向和照射方向、观察面高度及烟、大气微粒和气吸收的光学厚度输入一个检查表内。然后计算面辐射率、面瞬时辐照度及面反射率。同时,该程序还可以计算给定反射率,观察和照射方向、烟、大气微粒与气吸收的光学厚度等参数情况下特定高度处的上方的辐射率。  相似文献   
69.
夏林益 《地理教学》2008,(11):44-44
人教社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大气”,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其中大气圈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圈层,对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这章的地理课程资源应从身边的地理,生活中地理人手,引导学生亲身观察实践、合作探究是最有效的方式更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70.
从大气和生物圈构成的层次性出发,提出了大气—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在此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研究(模式)的特点,并强调指出建立大气—植物圈(植被)层次上的相互作用模式是使相互作用研究真正建立在动态的、完整的基础之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