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大气科学   67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对2001年4月6日08时至8日08时锡盟地区特强沙尘暴天气,从大尺度环流、天气学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是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强度特别强、持续时间特别长的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2.
143.
2016年3—5月T639、ECMWF及日本 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峰 《气象》2016,42(8):1020-1025
对2016年3—5月T639、ECMWF及日本(文中简称JP)数值模式的中期预报产品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3个模式对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的调整和演变均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其中ECMWF模式预报效果最好。3个模式对850 hPa温度的转折性变化趋势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中对南方地区温度变化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北方地区,ECMWF综合预报效果最好。此外,选取了2016年3月3—5日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发现T639和ECMWF模式对此次过程的地面高压系统的中期预报指示意义较好。  相似文献   
144.
利用 CloudSat卫星和TRMM 卫星数据,对比分析2013年5个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过程中气旋眼壁及周围螺旋云带的云宏微观结构特征、热力结构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发展成熟的气旋,冰相云主要分布在5 km 以上的高度。冰粒子有效半径随高度增加减小,冰水含量随高度整体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冰粒子数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热力结构及降水方面,在眼区上空,除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暖心区外,在眼区外部附近也可能出现一个暖区,高度约8~15 km。降水率水平分布表现为大范围的层云降水中夹杂着独立的对流性降水,垂直降水一般从地面延伸到7.5 km,其大值区主要集中在5 km以下。在距离气旋中心较远的外围云系上层,也可能会有较多冰粒子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气旋眼壁云墙生成的冰粒子被带到外围对流云系后二次抬升所致。  相似文献   
145.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与边界层中低涡扰动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利用中尺度WRF模式,采用数值敏感性试验的方法来研究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台风SANBA初生阶段的移动路径、强度及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台风形成初期,不同边界层方案对模拟的SANBA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具有明显影响;未引入Bogus方案时,采用QNSE和ACM2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与最佳路径资料最为接近。采用Bogus方法在初始场中引入热带扰动有关信息后,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台风路径均有显著改进,其中QNSE和ACM2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结果的改进效果较其他几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改进小,说明这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SANBA台风发展初期边界层过程的处理较完善,能够较好地处理边界层过程和边界层热带扰动的形成和发展;对比分析表明由于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过程处理的差异,导致SANBA台风发展到强盛阶段时近地层的有关物理量及自由大气中的物理场分布出现一定的差异,即使模拟效果较好的QNSE与ACM2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台风垂直结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值试验也表明MYJ参数化方案对此次台风的模拟效果最差,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慎用该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6.
孟祥翼 《气象科技》2017,45(6):1049-1057
利用2000—2014年5月1日到6月10日河南省121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观测数据、欧洲中心模式预报资料,对河南省干热风天气进行分析,总结了干热风天气形势分类模型,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河南省干热风天气的客观预报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河南省干热风天气发生主要形势为西北气流型、高压脊型和纬向环流型3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日最高温度预报因子为前一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气温、08:00气温、EC850hPa 24h温度预报,相对湿度预报因子为EC850hPa 24h相对湿度预报、前一日14:00相对湿度、当日08:00露点温度,风速预报因子为EC细网格过去3h10m阵风预报,建立温度、湿度和风速3要素的预报方程;利用预报方程对2014年预报时段的天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轻干热风预报的TS评分为62%,重干热风预报的TS评分为64%。  相似文献   
147.
2016年9—11月T639、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夏琨 《气象》2017,43(2):240-248
文章对2016年9—11月T639、ECMWF及日本全球数值模式的中期预报产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3个模式对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的调整和演变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其中ECMWF模式预报效果最好。对副热带高压预报,ECMWF模式对脊线位置预报偏差更小,而T639模式对西脊点的位置把握更好。3个模式对850 hPa温度的转折性变化趋势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中对南方地区温度变化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北方地区。此外,3个模式对1614号强台风莫兰蒂中心位置和强度的120 h预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但ECMWF模式在台风发展后期能较好地预报出台风的移动方向。T639模式对寒潮地面冷高压强度的预报效果优于ECMWF模式。  相似文献   
148.
为获得湿涡度、湿散度的暴雨落区诊断性能,使用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降水资料,以2016年6月15—23日我国南方的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为例,通过对比诊断、TS得分评价对该组参量性能进行了一次系统检验。结果表明:该组新参量较传统涡度、散度及相对湿度可大幅减少空报,相对湿基权重参数是影响这组参量性能的关键,合理选择经验常数k能大大提高其诊断性能。另外,在该次系统检验中,湿涡度、湿散度表现出的诊断性能已接近国家气象中心暴雨预报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9.
利用双偏振天气雷达对2016年4月26日清远地区一次超级单体降雹进行分析,得出降雹单体具有BWER、三体散射特征。超级单体强回波中心深厚且回波顶高,速度图上低层深厚持久的中气旋和高层强烈辐散是此次过程主要特征。单体降雹前低层ZDR值在3 d B以上,降雹时ZDR值趋近于0并且0值区范围扩大;差分相移率KDP和相关系数CC特征表明同一层面上单体存在着雹水共存、干冰雹粒子、大冰雹三种状态,冰雹下落过程中表面层融化形成水膜使差分相移率值增大。HCL特征显示HA区与指状回波对应,对流云前端有BD区。降雹单体内雹区深厚,4 km以下雹区周边以过冷却水滴为主,4 km以上为冰粒。超级单体的VIL值有2次明显的跃增过程,第1个跃增过程对应单体开始降雹,第2次过程对应大范围降雹。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风廓线资料,对2015年肇庆市开汛暴雨过程的环境条件及雷达风廓线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200 h Pa高空气流分流区、700 h Pa显著西南气流前方、850 h Pa切变线以南风速辐合区、925 h Pa风场辐合区和地面锋面低槽的重叠区域。暴雨发生前伴随着CAPE值激增,在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条件下,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在广东中部地区辐合汇聚,为暴雨提供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暴雨过程低层气旋式涡度和高层反气旋式涡度使得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更加深厚,进一步增强上升运动。暴雨期间雷达风廓线资料直观地显示了中小尺度系统引起的风场变化,中层波动对应过程中的几个强降水时段。当上空处于中层西风波动槽前时,西南暖湿气流层次深厚,降水加强;当6 km以上高度西北气流向下发展时,降水处于减弱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