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太湖流域宜溧河与西苕溪水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0年汛期与非汛期太湖流域西部宜溧河及西苕溪22个断面水样实测分析数据,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为主要研究指标,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两条典型河流汛期与非汛期水质状况及差异,以及两者间不同时期及沿程水质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角度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宜溧河流域平均水体污染程度总体高于西苕溪流域,污染程度更差。宜溧河非汛期各断面的CODMn、TN、NH3-N及TP含量均明显高于汛期的含量,水质状况更为恶劣,而西苕溪汛期的平均水质状况基本劣于非汛期。受流域内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工业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河道水体水质状况的空间差异性比较显著。宜溧河段入湖河流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点源,汛期下游受到一定程度的非点源污染。西苕溪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汛期污染物主要是由降雨径流带入河中,下游受到一定程度的点源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82.
太湖流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流域是中国传统粮食高产区,其粮食生产演变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宏观视角探讨了该区1985-2010年27个县域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区粮食产量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历经波动发展-急剧减少-稳步增长三阶段,粮食总产变异系数和波动系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粮食安全风险较大;空间分布上高产区不断减少,低产区范围扩大,粮食生产重心移动与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反,粮食供需矛盾加大。耕地数量、质量、结构和方式等的变化是驱动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重要机制,其中不同质量水平的耕地数量和耕地利用方式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子。落实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避免耕地资源隐性流失、转变耕地利用方式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The deteriorating water quality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or many years, and is correlated with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pollutant discharge such as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this study, several factors were selected for evaluating and regionaliz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by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including geo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water quality goals, water body accessibility, water-dilution channels, and current water quality. Then, the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was adjusted through overlay analysis, based on the balance between industrial space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in contrast,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clustering is distributes along Taihu Lake, Gehu Lake and urban districts. The analysis of the agricultural space focuses on optimizing key protected areas of the Taihu Lake Basin, and the shores of Gehu Lake, optimally adjusting the second protected areas of the Taihu Lake Basin, and generally adjusting the urban areas of Changzhou and Wuxi cities.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pace focuses on optimizing the downtowns of Changzhou and Wuxi cities, optimally adjusting key protected areas and second protected areas of the Taihu Lake Basin, and generally adjusting the south and southwest of Gehu Lake. Lastly, some schemes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layouts and policies for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reflect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84.
《浙江地质》2009,(10):F0003-F0003
东苕溪安溪段退堤工程是东苕溪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自1998年起先后对上游多处河道进行了拓宽。东苕溪安溪段河道与上下游相比,过流断面严重不足,阻水明显。  相似文献   
85.
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沈小英  陈家其 《地理科学》1991,11(3):207-212
  相似文献   
86.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及其启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高超  吴蔚东  张桃林 《地理科学》2001,21(5):428-432
太湖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和土壤养分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高产稳产,对区内的水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太湖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且盈余量不断增加,土壤钾素则长期亏缺,但近年来有所缓和。区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近20年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速效钾含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主要类型土壤的pH也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本模式用以K半经验理论为基础的闭合方程组求解,引进了地形作用、动量、热量和水汽的侧向扩散和垂直湍流交换以及凝结加热等物理过程,其中湍流交换系数K是地表粗糙度、几何高度、大气稳定度及风速切变等因子的函数。本模式还考虑了山地、平原和水面在地形高度、地表粗糙度、辐射、蒸发及热交换等方面的差异,在下垫面上建立热平衡方程与边界层内控制方程耦合。将模式应用于太湖流域,计算得到的该流域边界层内温、压、湿、风的分布特征与实际情况相似,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
太湖流域1991年洪涝及今后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同生 《水科学进展》1993,4(2):127-134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湖西及流域北部的降雨强度以及太湖最高水位均高于1954年,给苏锡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阐述了1991年降雨和洪水的特征,分析了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对今后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王兴祥 《水文》1995,(5):14-17
太湖流域水资源问题及解决途径王兴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少国家出现了缺水问题或面临水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也不例外。太湖流域虽是我国的平原水网地区,但当地水资源量仍显不足,加上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排放的废污水量增多,...  相似文献   
90.
目前,实现流域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共享成为迫切需要。由于流域数据的特殊性,基于胖客户端(C/S)和瘦客户端(B/S)的数据共享体系架构不能满足用户的正常需求。而智能客户端(SmartClient)技术有效地结合了C/S和B/S的优点,能适应多种客户端使用情况和不同的运行环境。本文以太湖流域为例,在.net环境下,采用智能客户端技术,为流域数据提供统一、高效、可靠的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