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441.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球凹陷,鳃粘脏,黏液较多,常滞游于浅水区水面。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10个样品均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为CEV阳性。目的产物测序后经NCBI BLAST,与已报道的CEV相关序列相似性介于85%—99%;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样品编号JY1856与JY1650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余8个样品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人工浸泡感染健康鲤鱼,半数致死时间为55d,累计死亡率为71.1%±3.2%,并从试验感染鱼组织中检测到CEV病毒DNA。养成期鲤鱼CEV携带率为77.5%。以上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养殖鲤鱼中存在CEV感染,揭示了我国鲤鱼养殖产业可能面临新的疫情,需引起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42.
为研究不同光照时长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作者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系统测定不同光周期(光照时长分别为13、16、19和24 h)下,对尖吻鲈仔鱼阶段和稚鱼阶段3种消化酶(胃蛋白酶PP、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6 h光照时长PP的活力最高,过长的光照时长会抑制PP的活性;增加光照时长对AMS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对于LPS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在24 h光照时长时LPS活性增加;在19 h光照时长时对PP活性抑制;对淀粉酶影响不明显。16h光照时长能有效提高尖吻鲈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更长的光照时长反而抑制其生长。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尖吻鲈同种消化酶的影响不同;同一光照周期对不同消化酶产生的影响不同;尖吻鲈稚鱼阶段消化酶对光照时长变化的反应小于仔鱼期,适当地延长光照时长有助于提高尖吻鲈的生长速度。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特定的光周期促进某消化酶的活性,达到提高对特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生产实践中仔、稚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43.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近些年来危害养殖鲫鱼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脊髓组织为材料,进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构建对鲤疱疹病毒Ⅱ型敏感的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系(Spinalcordtissuecell lines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SC)。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已传代至第128代次,获得稳定传代的细胞系后,采用低渗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行鲤疱疹病毒Ⅱ型的敏感性测试与传代。结果表明,以含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在24℃恒温条件下,可稳定传代培养异育银鲫脊髓细胞,传代细胞呈成纤维样或纺锤状;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为156±2条,该细胞为三倍体细胞。通过对CyHV-2敏感性的测试,CSC细胞感染CyHV-2后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感染第7天的病变细胞液的TCID_(50)达到10~(9.33)/mL,CyHV-2病毒可在CSC细胞上稳定传代;通过对病变细胞的电镜观察,可见大量直径为128—134nm大小的疱疹样病毒颗粒。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系对CyHV-2敏感,并在细胞上能进行稳定传代,传代病毒具有较高病毒滴度,这为鲤疱疹病毒Ⅱ型的深入研究及疫苗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4.
当前,对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诊断与选择,主要依赖于模型对观察数据的拟合度,很少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将其作为评价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质量的依据。为此,本文利用后向预报方法评价了印度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资源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资源评估与管理质量。研究表明,在利用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进行资源评估时,存在如下问题:(1)拟合较好的模型其预测能力较差;(2)利用不同时段数据拟合模型时,采用DIC(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选择的最佳模型缺少稳定性;(3)不同模型估计的TAC (Total Allowable Catch)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可以判断,利用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进行资源评估与管理效果较差。本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后向预报方法可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DIC选择模型的稳定性,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模型模拟的种群演化动态是否正确、资源评估结果是否存在问题;(2)利用后向预报方法可揭示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引起的渔业管理风险,从而有利于避免渔业管理风险、实现渔业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45.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全球远洋渔业的重要目标鱼种,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大西洋黄鳍金枪鱼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的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使用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资源评估,并探讨不同剩余产量函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对评...  相似文献   
446.
北部湾红鳍笛鲷年龄与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7月~2007年8月北部湾渔业商业捕捞流刺网和底拖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红鳍笛鲷的年龄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红鳍笛鲷优势年龄2~4龄,占61.29%;logistic生长模型为其最适生长模型,模型中的参数分别为:L∞=808.04mm,k=0.48,t0=3.48;体长与体重的生长拐点分别为3.48龄和5.43龄.  相似文献   
447.
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黄河鲤、荷包红鲤、高背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等6个鲤群体的12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眼后头长/头长外,各鲤群体间在其他比例性状上出现较明显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5.316%、23.221%、10.146%,累计贡献率为68.683%,并明显可将6个鲤群体划分为2个簇,荷包红鲤和高背荷包红鲤明显与其他群体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在体高/体长、头长/体长、体厚/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4个比例性状上,有些群体的差异系数大于1.28,说明这些群体在这4个指标上的差异可达到亚种水平。结果表明,6个鲤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和分化,主要体现在体型和头部特征上。  相似文献   
448.
1997年 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 ,1999年 11月培育出壳长 4 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 ,首次获得尖紫蛤人工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449.
应用RAPD技术对红鳍笛鲷(♀)、千年笛鲷(♂)和红鳍笛鲷(♀)×千年笛鲷(♂)子一代3个群体的RAPD扩增带谱进行了分析,并对杂交子代F1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个扩增带丰富的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190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其中有176个扩增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6%.红鳍笛鲷、F1、千年笛鲷3个群体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831 9,0.726 3,0.916 8;Nei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4 5,0.264 0,0.118 4;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56 4,0.384 5,0.171 2.红鳍笛鲷(♀)-F1,F1一千年笛鲷(♂),红鳍笛鲷(♀)一千年笛鲷(♂)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397 2,0.317 0,0.854 1.从相似性指数、Nei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均显示F1代有杂种优势,并找到了种间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450.
选取健康的雄性黄鳍鲷Sparus latus 亲鱼进行人工采精,设定不同的盐度梯度、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精子的密度、大小和精浆的渗透压,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盐度20时,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分别为70、90±1.3s和861±8.6s;在pH为8.0时,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也最长,分别为90±3.7s、115±9.9s和500±11.6s.测得精子的平均密度为(8.0±0.6)×109个·ml-1,精子细胞核的长径为2.75±0.93μm,短径为2.25±0.68μm,鞭毛长为41.52±6.76μm,精浆的平均渗透压为342.6±12.35mmol·kg-1.超微结构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头部无顶体结构,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底端的中间,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其中近端中心粒位于植入窝的上段,基体位于植入窝的下段.袖套位于核后端,两侧分布有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