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1.
铬是环境污染及动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铬的毒性及生物可用性不取决于铬的总量,而是取决于存在的形态,铬的价态不同,对人体作用迥然不同。适量的Cr(Ⅲ)为人体所必需,是维持体内正常的糖.月旨肪,蛋白质代谢的必需元素,而Cr(Ⅵ)则对人体有高度毒性,具有干扰生物酶活性,致癌,致突变等作用。因而在环境水质监测中,不仅要检测样品中铬的总量,同时也要分别检测各种价态铬的含量.对Cr(Ⅵ)Cr(Ⅲ)的测定已报道的有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共沉淀法,电化学法等。但这些方法分离富集手续繁琐,时效低,且大多数方法基于测定Cr(Ⅵ)和总铬量,需要从Cr(Ⅲ)到Cr(Ⅵ)的转化步骤。  相似文献   
112.
纳米及微米级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氯化钠为底料,水氯镁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双柱沉淀—水热法制备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氢氧化镁。研究了进料速度、2N_(Mg)/N_(Na)、物料浓度、水热温度、水热时间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粒径、形貌、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样品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形貌为规则的六角片状,粒径为400~600 nm的纳米级氢氧化镁或者1~2μm的微米级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113.
基于深地勘探的化探新方法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然而随着已知矿、露头矿及浅部矿的日渐枯竭,未来的勘探工作重点势必将由地表浅部转向地下深部的隐伏矿勘查。国内外找矿实践证明,化探在寻找深部及隐伏矿床方面是一种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技术,而且随着"深穿透地球化学"概念的提出及发展,通过对穿透能力很强的气体、纳米级微粒、离子提取技术和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技术,本文对其异常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寻找深部及隐伏矿床中的成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4.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是将聚焦离子束切割和扫描电镜结合起来的双束系统,可以在纳米尺度对样品进行切割加工与实时成像。文中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兰多维列统(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内的几类微体化石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显示牙形刺、几丁石、疑源类均发育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孔隙,这些孔隙可以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有效空间,不同的微体化石孔隙发育的差异可以为页岩中有机质孔隙非均质性成因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甲壳胺油酸复合物是一种海洋生物活性多糖衍生物 ,以甲壳素油酸等作为原料 ,制备了甲壳素油酸复合物乳剂 ,并研究了其对大鼠和鹌鹑的减肥效果 ,结果表明 :将出生 2 5 d的大鼠 ,均喂以高脂肪高营养饲料。大鼠分为 4组 :对照组 ,高、中、低剂量组 ;并用出生 30 d的鹌鹑分 3组 (对照组 ,大、低剂量组 )。用上述动物试验了甲壳胺油酸复合物的减肥药效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甲壳胺油酸复合物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 ,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 0 nm ,在 4~ 2 0μg/ m L内线性良好 (r=0 .999) ,回收率为 (96 .2 7± 1.6 6 ) %。在测定过程中 ,无机盐影响较大 ,蛋白质影响很小 ,而 p H值、其它糖没有影响 ,PBS(磷酸盐缓冲液 )能完全消除褐藻胶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证明 ,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17.
研究分析羊栖菜岩藻聚糖疏酸酯化学组成,为产品研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稀酸提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得到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粗品通过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级纯化,得到硫酸基含量不同的3个组分(F-1,F-2和F-3),并对这3个组分的总糖、硫酸基、糖醛酸、氨基糖的含量及中性单糖组成和得率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3个组分中F-3的硫酸基含量最高(40.2%)但得率太低(0.8%);F-1的总糖(68.4%)和糖醛酸(17.9%)含量最高;3者氨基糖的含量均很低(≤1.0%);F-1,F-2和F-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10 000,160 000和140 000,F-2和F-3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8.
以褐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为实验材料,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类囊体膜;以去污剂sDs为增溶剂(SDS:Chl=20:1,4℃增溶20min),再用蔗糖密度为60%、50%、40%、30%、20%、15%和10%的梯度离心法,从裙带菜中成功地分离出5条含色素的蛋白质复合物带。离心结果显示在离心管顶部没有任何颜色,表明经过SDS增溶没有产生游离色素,纯化的类囊体膜和5条色素条带进行吸收光谱分析,显示了属于叶绿素n(Chl-a)的吸收峰:418、436和667到672nm。叶绿素c(Chl-c)的吸收峰:615和620nm。荧光发射最高峰位于682到690nm的区域。荧光激发光谱显示有Chl-a和Chl-c的激发峰,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只有属于Chl.n的吸收峰。分析结果表明:10%、15%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褐藻的捕光色素复合物;20%、3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浅绿色的PSⅡ复合体(仍然含有捕光色素),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深绿色PSⅠ复合体,5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没有被增溶的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119.
二次电泳法分离管藻目绿藻PSI亚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李爱芬  周百成 《海洋科学》2003,27(11):38-42
通过PAGE分离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的PSI复合物CPIa,和CPI,二次电泳分析得到了多种亚复合物组分,其中包括PSI捕光复合物LHCI和不含LHCI的核心复合物CCI等。该方法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管藻目PSI复合物的结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实验以 Ti Cl4 为主要原料 ,采用直接水解法制备出了 Ti O2 样品。经差热 -热重 ( DTA-TG)、X-射线衍射 (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和比表面 ( BET)分析 ,得出样品 Ti O2 的晶型为金红石型 ,其粒子近似呈球形 ,各个晶面所对应的粒径基本一致 ,分布在 7.0~ 12 .0 nm之间 ,平均粒径为 10 .5nm,对应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为 166m2 /g和 0 .12 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