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71.
872.
柔索桩是一种新型的护坡桩。在基坑外围将钢筋、铜棒或钢管等柔索材料按网格状平面布置,竖向植入土体内,周围灌浆或灌砂与土体紧密结合,桩端进入基坑底面标高下一定深度或计算的滑裂面下的稳固土体内,桩预用混凝土梁或锚板将成排的桩群联成整体。这种上下紧箍的钢筋、铜棒或钢管等柔索材料与周围土体形成一个良好的三维高强复合土体。  相似文献   
873.
飞柔鱼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在水深400-599m海域栖息密度较高,用深海拖虾网捕捞,5-6月份密度指数较高,白昼的密度指数高于液晚,估算调查区内的资源量超过550t,产卵期为6-10月,营养成分测定表明,它是值得开发利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874.
《海洋信息》2000,(3):32-32
国外开发应用的一些鱼用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鱼类抗病力、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效率等功效。现介绍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75.
鱼耳石的主体由生命矿物文石组成,其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将热释光技术用于鱼耳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生长在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库的野生鲤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水域野生鲤鱼耳石中陷阱深度(E)值的差别。热释光测试结果显示,白洋淀10颗鲤鱼耳石样品热释光曲线的峰点温度(T)、发光强度(J)、积分强度(S)和半高宽(w)的均值大于密云水库,而且前者热释光曲线各参数值和E值的稳定程度均不如后者。分析还表明白洋淀鱼耳石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和空穴的逃逸几率(α)均大于密云水库。据调查,白洋淀各水体较密云水库水体的环境复杂,污染程度高。研究结果表明,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对鱼所生长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相当敏感,通过更深入研究,可能成为水质和水环境的重要标型。  相似文献   
876.
2004年北太平洋柔鱼钓产量分析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5—11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生产数据,结合表温资料,按经纬度1°×1°的格式,利用Marineexplorer4.0软件作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7月在160°E以东海域作业,产量较低;8—10月在150°—160°E海域作业,为生产作业的产量高峰期,占总产量的62.5%;11月在150oE以西海域作业,产量也较低。在150°E以西海域CPUE最高,150°—160°E中部海域次之,160°E以东海域最低。作业渔场的适宜表温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各月适宜表温分别为:5月12℃~14℃;6月15℃~16℃;7月14℃~16℃;8月18℃~19℃;9月16℃~17℃;10月15℃~16℃;11月12℃~13℃。K-S检验表明,上述表温可作为寻找中心渔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77.
分析测定了鱼是鱼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分布范围。脂肪酸组成从14碳到22碳。其中具有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量的21%左右。比较了东海14种鱼的鱼油中EPA、DHA含量的高低,得出鱼是鱼鱼油中的EPA、DHA含量除低于鲣鱼外,均高于乌贼、小黄鱼、白姑鱼、银鲳鱼、鳓鱼和黄姑鱼等名贵海鱼。  相似文献   
878.
1993年5月在荣成和龙口,1994年5月在青岛和庄河收集了小鳞鱼箴(Hemirhamphussajori,T.etS.)标本。分析结果表示1994年繁殖力(平均22974)大于1993年繁殖力(平均16040)。卵径分布和平均体长指示洄游距离较长的个体的卵径和体长较大。  相似文献   
879.
880.
为了了解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胚胎发育的规律,以额尔齐斯河中的野生高体雅罗鱼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各个时期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记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3.34±0.14)℃条件下,高体雅罗鱼的胚胎历经234 h 20 min出膜,共需积温3 136.36℃·h;高体雅罗鱼的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共7个时期(进一步细分为26个时期);其中,孵化期所需要的积温最多,其次为器官形成期,囊胚期、卵裂期、神经胚期、原肠期、受精卵期所需要的积温依次减少;历经96 h,出膜仔鱼的眼、消化道、鳃盖等器官完全形成,已经可以开口摄食,但是,此时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混合吸收的方式,直到第5天,卵黄囊被吸收完毕,仔鱼的营养吸收方式完全转变为外源性营养吸收方式。在早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高体雅罗鱼的仔鱼能够通过食物来源的快速转变、器官的快速发育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成活率。因此,深入研究高体雅罗鱼早期发育时期的生物学特性,对于提高其苗种成活率和未来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