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3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165篇
海洋学   588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对重金属富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南美白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体内Pb、Cd、Hg、As 4种重金属富集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重金属差异。分析重金属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Pb、Cd、Hg、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NY5125-2002);其中Pb的含量最高,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Pb含量最高值分别为限量的39.32%和42.18%;重金属含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重金属含量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正相关性;罗非鱼内脏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22.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的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94年10月调查研究了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u、Pb,Zn,Cd在不同粒度颗粒中不同结合态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圾层沉积物中Cu,Pb,Zn,Cd在弱结合态中有一较稳定的分配比;Cu,Pb,Zn,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2,77.2,144.2,0.7mg/kg;概据底质评价标准,Zn,Pb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23.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光谱法分别研究了潮滩盐沼植物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根际与非根际(根上部和根下部)沉积物中Cu、Zn、Pb和Cd的总量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不同潮滩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次序均为Zn>Pb>Cu>Cd,但同一元素随潮滩位置变化明显,尤以中潮滩差异最显著,重金属总量明显大于其他两个潮滩(低潮滩和高潮滩),特别是根际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总量远高于非根际沉积物总量,其比值分别为Cu3·4—4·2倍,Zn2·2—2·7倍,Pb3·2—3·3倍。同一潮滩均表现为根际沉积物>根上部>根下部。Cd含量相对较低,其变化不明显。从化学形态看,沉积物重金属表现为环境直接影响态(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环境间接影响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态)和稳定态(残渣态)。与非根际沉积物相比,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u和Pb以稳定态为主,其次为环境间接影响态,环境直接影响态最低;Zn与上述2种金属不同,以环境直接影响态含量最高(可交换态是有机结合态的7倍),其次分别为环境间接影响态(主要是碳酸盐结合态)和稳定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特异根圈效应,一方面该植物使可迁移形态的Cu和Pb在根际逐步得到矿化,使其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另一方面使Zn的生物可利用性提高,促进了植物对Zn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4.
海口湾海域重金属自净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陈春华 《海洋学报》1997,19(6):77-83
本文用水动力交换和海水化学自净作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口湾海域的自净能力。指出海口湾涨潮海水的交换率为32.6%,落潮海水交换率为5.4%,一个潮周期铜、铅、锌和镉的物理自净能力分别1.04t、7.64t、15.22t和0.78t.静态海水对铜的自净能力为1.15t.海水交换周期为10d,计算得到海口湾海域铜的自净能力为42t/a.  相似文献   
25.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6.
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 、Zn2 、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14.4 mg.L-1。将脊尾白虾仔虾对这4种毒物的敏感性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生物。  相似文献   
27.
广西沿岸主要海湾水质和底质环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6年夏季和冬季2个航次广西近岸主要港湾的水质和底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港湾的水质状况较好,大部分区域的油类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底质受到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28.
鲍根德 《海洋与湖沼》1990,21(4):364-373
通过对太平洋北部26个站位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结果与相对应的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及生物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可明显的分为三组:Cu, Zn, Ni为Mn组(第一组),Pb, Co为Fe组(第二组),Cr为第三组;不同组元素的来源明显的不同,但随着结核所处的沉积环境以及生物作用的强度不同,同组元素的来源又有差异,这可能导致形成的结核类型不同。从而本文提出,太平洋结核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沉积机制或生物机制,而是包括上述机制在内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29.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水样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珠江河口环境在一连串变化过程中,当各种浓度的Cu,zn,Pb,Cr和Cd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对单细胞藻类——硅藻和扁藻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30.
Heavy metals (Cu, Pb, Zn, Mn, Fe, Cr, Ni) in the sediment from Huanghe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areas were analyzed using Model WFX-IA AAS. The eoneentrationsof these elements are: Cu 9-32ppm,Pb 24-44ppm,Zn 41-105ppm, Mn 500-700ppm, Fe 2.1-3.0%, Cr 50-71ppm, Ni 24-72ppm. There are relatively clos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suspended materials and salinity.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ummer are similar to that in winter, except Pb.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creasing of water discharge,silt content and the decreasing of particle size in the summer. Pb is easily absorbed and carried in the suspended materials,which, perhaps, is another reaso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b is higher in sum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