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454篇
大气科学   416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9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简化的海洋地震勘探的基本模型出发,根据一次波和多次波的传播所经介质品质因子的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证明了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一次波的主频可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段的海水鸣震主频;提出了将多次波的传播时间和相应主频结合起来判别多次波的"时间-频率识别模式".实际资料的处理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时间识别模式"相比,基于"时间-频率识别模式"的多次波衰减,可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较好地保持有效信号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上海市奉贤、青浦和宝山三座梯度观测铁塔半径1 000 m区域的下垫面粗糙元几何形态参数,使用四种形态学方法(Rt, Ra, Ma, Ka)进行空气动力学参数估算,分析各方法计算结果及其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并以基于铁塔梯度观测数据的动力学计算方法(Lw)结果为参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本文研究区域内,形态学方法与动力学方法计算结果在数值和分布趋势上都有差异。其中,形态学方法的零平面位移显著小于动力学方法,Ka方法结果最大,与动力学方法也最为接近;动力学与形态学方法的粗糙度差异相对较小,Ma和Ka与动力学方法结果较为接近。(2)通过对四种形态学方法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的对比,Ka方法对建筑高度及其变化率、建筑排列方式等最敏感。首先,Ka方法计算结果与zH max、σH和z H的相关性均较高,其中zd对建筑高度的非均匀分布更敏感,z0则与zH的相关关系更显著。其次,在本文研究区域中,Ka方法随λF和λP变化最显著,即对建筑排列方式最敏感。(3)通过与动力学方法的对比,认为Ka方法的方案一最适用于以本文研究区域为代表的、上海典型城市下垫面的动力学参数估算。此外,在观测资料、形态学数据较少的情况下,Rt方法可作替代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3.
1990年代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放华  陈立立 《地理研究》2011,30(1):94-102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示范基地,对其区域差异的研究对于长株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区域自1990年以来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该地区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县际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并且就其各要素动态演化的机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人口重心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G...  相似文献   
994.
刘传明  曾菊新 《地理研究》2011,30(12):2209-2221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借鉴现有成果基础上,完善了不受分析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的综合交通可达性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火车站的节点属性及其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以此测算湖北省79个县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差异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95.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运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计算出甘肃省1998-2007年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中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并对近10 a来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十分...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蒙自站2003~2009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逐时气温平行观测资料,对两种仪器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差值及其均方根、标准差及不确定度、粗差率、一致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并对自动站观测气温序列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仪器气温的感应元件、测温原理和观测方式不同,造成两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人工观测值普遍小于自动观测值。偏差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白天大于夜间,夏季的偏差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超出了+0.2℃的正常范围。自动站观测的气温值与历史序列中的气温值无显著性差异。由于两者在部分时次或月份还存在较大偏差,在业务应用时还需时行较长时间的平行观测,并对其进行均一性分析和客观订正。  相似文献   
997.
宋代统治中国长达320年,在此期间,国家军力衰弱,饱受外敌欺凌,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阳称帝后逃至南方,后定都杭州,取名临安。南北两宋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可谓一脉相承,然而在陵墓布局上却差异很大。与论者所说的南宋六陵在布局上完全继承北宋的堪舆思想相去甚远,南北宋陵在整个陵园的布局所遵循的堪舆思想不同,在兆域内的布局也大相径庭,皇家丧葬文化在南北宋有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还影响到了明清皇陵布局。揭示南宋皇陵布局及堪舆思想的演变,还原历史,是该文写作的宗旨。  相似文献   
998.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247-1254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农村地区住房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住房结构是决定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全国农村住房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科学评估农村房屋脆弱性的基础。首先,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普)结果,将农村房屋分为“钢混”、“砖混”和“传统结构”(包括五普中住房墙体材料的“木、草、竹”和“其他”2个类型)3种结构类型,建立了全国县级尺度农村住房数据库,共2699个区县。探讨农村住房结构的空间差异,遴选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归纳出影响各类房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砖混结构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住房结构类型,尤其在中东部地区的比例很高,而传统结构住房在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高(接近50%),影响这两种结构住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域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越高,砖混结构房屋比例越高。钢混结构在农村房屋中所占比例普遍很低,东中部地区比西部、东北略高,气候、非农就业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地震脆弱性,建议中国农村政策应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主,并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还需要在农村地区逐步推广房屋抗震规范。  相似文献   
1000.
土壤微形态学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土壤学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土壤微形态学方法进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与国内比较,国外土壤微形态学各方面的发展都更早、更为成熟.从国外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简况以及土壤微形态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最新进展进行报道,如土壤发生与分类、土壤肥力与土壤环境、考古与第四纪等,以期对国外土壤微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做一初步的小结和为国内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