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1989篇
海洋学   136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120 stations in the Bohai Sea of China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nutrients and assess 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 in August 2002.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DIN increased and the PO4-P concentration sharp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data of corresponding period.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IN and PO4-P occurred in coastal waters, especially in the bays and some river estuaries, while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iO3-Si in the surface and middle depth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Bohai Sea. The average ratio of DIN/ PO4-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Redfield Ratio (16:1). Apparently, PO4-P was one of the limiting nutrient for phytoplankton growing in the sea.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DON and DOP were higher than their inorganic forms. The results of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show that 22.1% of all stations were classified as violating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the National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7-1997) for DIN and only 3.9% for PO4-P. The average eutrophication index in the overall area was 0.21±0.22 and the high values occurred in Bohai Bay, Liaodong Bay and near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This means that the state of eutrophication was generally mesotrophic in the Bohai Sea, but relatively worse in the bays, especially some river estuaries.  相似文献   
962.
利用岩心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和镜下分析等资料,研究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的宏、微观特征及二者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扶杨油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普遍具有碎裂特征,主要孔隙成因类型包括微裂缝、粒间孔、粒内孔和晶间孔,微裂缝对孔隙度的贡献不大,但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孔隙度主要受孔喉发育程度影响,孔喉半径越大,孔隙度越高.渗透率受反映连通程度的特征结构参数影响较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孔隙度越大,特征结构系数对渗透率的影响越大.退汞效率受特征结构参数影响较大,储层为中孔时,退汞效率随特征结构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储层为低孔或特低孔时,退汞效率随特征结构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结果对改造低渗储层、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3.
介绍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研制的正弦激励源系统工作原理,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仿真正弦激励源数据,结果表明,幅值稳定性可达到10-6~10-7,频率稳定性达到10-4,该系统能解决以往正弦电路中幅值稳定度和高频时频率稳定度差的问题,提高航空重力仪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964.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石炭统KT-Ⅱ油组广泛发育开阔台地相的台内滩,台地内沉积环境开阔且稳定,地势平坦,台内滩往往呈孤立状漂浮在台地内的微地貌高地,故其分布规律难以预测。钻探实践表明,台内滩相是后期发生建设性成岩改造作用的基础,亦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其分布进行预测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滩体预测准确率,立足于区域沉积演化分析,并逐步开展三维地震属性分析及高分辨率反演,充分结合地震资料的预测性和地质认识的规律性,通过总结相带地质规律对地震储层预测进行补充和甄别,做到地质和地球物理认识上的统一。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属性趋势控制下的统计学反演可以较准确地刻画小层级别的薄层滩体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沉积规律对预测滩体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其中一类滩体7个,二类滩体4个,三类滩体3个,一类、二类滩体已有钻井证实,符合沉积规律,三类滩体与地质认识相悖,予以筛除。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隐蔽型滩体预测的完整技术体系,而且已见到实效,目前针对一类滩体的钻探成功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65.
基于星载主-被动传感器数据,本研究利用约束光谱辐射匹配CSRM (Constrained Spectral Radiance Matching)算法构建了8个西太平洋台风事件中的深对流云层三维结构模型,并据此分析深对流云在台风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微物理特征。利用CSRM算法进行大气三维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将主动遥感的垂直分布信息向被动遥感的探测范围传递,增加统计分析8个台风事件可用的廓线数量,进一步保证对深对流云统计分析的有效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衰弱期台风的深对流云占比(占所有种类云的比例)比增强期台风更低,并且其值在各个方向上更稳定。相比于台风,热带风暴中的深对流云占比在各个方向上差异更大,即不对称性更强;(2)热带气旋中深对流云的冰云有效粒子半径与高度成正比。随着高度增加,冰水粒子数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同一热带气旋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对流云的冰水含量IWC (Ice Water Content)的垂直分布有着较大的差别。当热带气旋发展成台风时,其内部深对流云的IWC高值区逐渐向云层顶部集中,并且随着台风从增强期转化为衰弱期,IWC的最大值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66.
一次新型液态CO2播撒效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及云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播撒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增大,由未播撒时的0.37 m/s增大到播撒后的0.54 m/s,播撒使云中出现最大上升速度W的时间比未播撒提前了4 min,表明播撒液态CO2影响了云的动力过程。同时与未播撒相比:云中雨水含量最大值由1.04 g/kg增加到1.40 g/kg;冰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88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6min;冰粒子浓度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2 min;雪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128 min;云水含量最大值由1.21 g/kg减小到0.87 g/kg。证明了播撒液态CO2后可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967.
为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结果矛盾,以及原有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调查监测信息系统整合统一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现流行的微服务技术框架,构建一套数据完善、应用全面、管理精细以及智慧服务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的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内容、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实现以及关键技术,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海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海洋浮游植、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一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印太交汇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但该区域对浮游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该区域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969.
基于伊犁河谷伊宁站内布设的微雨雷达(MRR)、地面OTT-PARSIVEL雨滴谱仪以及雨量筒观测资料,针对2019年9月30日伊宁地区一次大雨过程,对比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降水不同时期MRR的微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仪器观测的降水量较为接近、变化趋势一致,MRR观测的近地面35、70和10...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