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3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1191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785篇
地球物理   634篇
地质学   2391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354篇
自然地理   59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31.
针对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的弹性波动方程组,应用基于显式逐步积分计算格式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对其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完全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与完全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的动力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同时表明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是进行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2.
黄土室内液化试验饱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液化是黄土地区的三大典型震害之一,是黄土动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截至目前,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仍是研究黄土液化的主要方法,而试样饱和度的高低是影响黄土液化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首先从土的性质和饱和的主要指标对砂土和黄土饱和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而后通过对现行的主要饱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归纳总结了黄土室内液化试验饱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黄土本身大孔隙、弱胶结的特性,就现行主要饱和方法对黄土饱和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每一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反压饱和方法在黄土饱和中的应用现状,对该方法在黄土饱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3.
岩心和薄片观测与成像测井图像对比研究发现,成像测井可识别的火山岩储集空间有4类裂缝和3类孔隙,即:冷凝收缩缝、炸裂缝、构造缝、溶蚀缝和原生气孔、粒间孔、溶蚀孔.火山岩孔缝的成像响应特征主要受孔缝类型、规模、充填特征和该孔缝与其它孔缝间相互关系等四个因素控制.孔缝的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响应特征分别为,裂缝...  相似文献   
934.
滇西保山地块大地构造上位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西以怒江-瑞丽断裂为界,东以澜沧江-柯街-南汀河断裂为界.由于缺乏出露的新生代花岗质岩石,传统上认为,在喜马拉雅期该地块花岗质岩浆活动微弱.因此,双脉地晚始新世隐伏花岗岩的发现,改写了该地块无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记录.对取自研究区ZK7-1和ZK0-1钻孔岩芯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1)双脉地隐伏花岗岩岩石类型为中粗粒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以高SiO2低CaO为特征,总碱量(K2O+Na2O)为5.22%~8.03%,K2O/Na2O比率0.24~1.79;K,Rb,U,Th和Pb显示清晰正异常,Ba,Sr,Ti和Nb显示清晰负异常;具中等稀土元素含量(85~125μgg-1),中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4.77~7.22),以及中度负Eu异常(δEu=0.29~0.39),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2)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上述两类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36.27±0.48)和(35.78±0.49)Ma,成岩年代为晚始新世.(3)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源岩来自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4)花岗岩样品w(CaO)/w(Na2O)和w(Al2O3)/w(TiO2)比值及其在w(CaO)/w(Na2O)-w(Al2O3)/w(TiO2)图上分布表明,其岩浆来自地壳富粘土质物质的部分熔融,其熔融温度约为900~950℃;依据锆浓度饱和温度计计算岩浆结晶温度775~795℃;在Hf-Rb-Ta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花岗岩样品分布于后碰撞构造环境.(5)在喜马拉雅后碰撞造山阶段,伴随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持续楔入,印支地块(或保山地块)向南东方向逃逸,作为地块西界的高黎贡断裂带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作用,并触发加厚地壳减压部分熔融形成过铝花岗质岩浆,然后冷凝结晶形成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935.
利用1.×1.的NCEP/NCAR资料、相关物理量、FY卫星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康森”移动路径和强度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森”移动路径与副高的位置、形状演变有关,西风带低槽东移,加深作用影响副高的改变.越赤道气流,不仅对“康森”强度突变有影响,对其路径的改变也有影响.“康森”在近海突然加强期间,对应南亚高压强度的...  相似文献   
93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广东省的气温呈较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引发了我省干旱、暴雨、高温、台风等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分析气候灾害对广东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研究,广泛应用和推广研究成果,提高气候灾变的预报能力,以及其他应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改善生态环境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37.
分析了工程抗风研究中对台风风观测数据可靠性和代表性判别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对工程抗风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基础数据质量检验、处理的方法,初步提出了应用于工程抗台风研究的基础数据样本有效完整率标准以及台风强风数据代表性的判别依据和判别指标;通过“黑格比”台风观测数据的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1)对超声测风仪获取的高频采样测风数...  相似文献   
938.
针对非线性的准地转正压位涡方程,利用自行设计的差分格式和高斯函数拟合得到的真实基流分布,数值研究了线性和非线性Rossby波流场结构和总能量的演变以及初值对总能量演变的影响.发现在非线性的真实基流中,线性和非线性Rossby波的相对总能量出现振荡型增长或衰减,非线性波动的振荡周期明显小于线性波动,非线性项不仅抑制能量的...  相似文献   
939.
渤海西岸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雷达和加密自动站等监测资料,结合VDRAS系统资料和1°×1° NCEP再分析资料,对造成黑昼和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空间、热动力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及维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9年渤海西岸圆形α-中尺度对流系统有别于南方,其中只有16%可发展为中尺度复合体;黑昼现象是影响系统的特殊性所致。突发性暴雨的制造者是α-中尺度对流系统西端不断新生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其发生、发展、维持与边界层内冷池外流、对流层低层 (1.3~2.4 km) 侵入的西北气流与西南气流形成的辐合线或交汇线有密切关系。α-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上升速度中心在500 hPa附近,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别具有独自的垂直气流和弱边界层环流。α-中尺度对流系统内部扰动温度呈下负上正的垂直分布,促使了不稳定层结趋于稳定;冷池呈东厚西薄的楔形结构,有利于β-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维持。  相似文献   
940.
利用边际谱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前天基和陆基电场变化情况进行了联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电场方面,由重复轨道和连续轨道电场边际谱演化看出,电离层电场从2008年4月27日左右开始,其边际谱出现了明显的增强现象(增大1~2个量级),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汶川地震发生.(2)陆基电场方面,中法合作的松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