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1篇
  免费   1179篇
  国内免费   777篇
测绘学   1170篇
大气科学   764篇
地球物理   1687篇
地质学   1180篇
海洋学   713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416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影像匹配中几种相似性测度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基于灰度影像匹配中的几种相似性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每种测度的直观意义、限制条件以及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02.
特定基准下的异常位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壳运动和变形研究中存在的位移资料的参考基准、异常位移等问题,主要讨论了位移资料特定基准的转换和异常位移诊断的数学模型——特定基准转换模型为七参数相似变换模型,转换保持了变形体内部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并使转换后的位移矢量更能体现区域内的相对运动信息;异常位移诊断采用拟准检定法(QUAD),在选定拟准观测的情况下,使得位移真误差具有明显的分群性;模拟算例结果显示,本文采用的线性变换模型、粗差拟准检定法都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利用二次曲面移动拟合法进行DEM内插的精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外业实测断面作为真值,通过对外业实测断面与二次曲面移动拟合法内插出的断面做比较,结合编程实际,分析了出现内插粗差点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剔除粗差点的方法,总结了影响该内插算法精度所涉及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首先从均匀土层中的单桩着手,建立单桩有阻尼竖向振动的微分方程,利用传递矩阵法分析成层土中单桩竖向振动的阻抗函数及共振频率,并与足尺型桩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用作者编制的传递矩阵的程序计算上海磁悬浮桩基的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05.
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对比分析了坝体加高、浸润线条件、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和透镜体简化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抗滑稳定性随坝体加高而降低;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超过坝体加高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一定简化原则减少透镜体,从而简化剖面形状和计算复杂程度,是一种能反映工程实际但比较保守的分析方法。拟静力法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尾矿堆积坝抗震稳定性分析,即便采用其所得结果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06.
As gravity field,magnetic field,electric field and seismic wave field are all physical fields,their object function,reverse function and compound function are certainly infinite contiuously differentiable func-tions which can be expanded into Taylor (Fourier) series within domain of definition and be further reduced in-to solving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series and statistic inference of optimal approximation,This is the basis of combined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 inversion built on the basis of separation of field and source gravity-magnetic difference-value(D-value)trend surface,taking distribution-independent fault sys-tem as its unit,depths of seismic and electric interfaces of interests as its corresponding bivariate compound re-verse function of gravity-magnetic anomalies and using high order polynomial(high order trigonometric func-tion)approximating to its series distribution,The difference from current dominant inversion techniques is that,first,it does not respectively create gravity-seismic,magnetic-seismic deterministic inversion model from theoretical model,but combines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 stochastic inversion model from stochastic model;second,after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geological body being introduced,using feature of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gravity-magnetic field functions,taking density and susceptibility related to gravity-magnetic func-tion as default parameters of model,the determinis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owing to better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c of difficulty in identifying strata and less test analytical data for density and susceptibility in newly explored area;third,under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t parent distribution,a real modeling by strata,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plane closure arising in profile modeling is avoided,This technology has richer and more detailed fault and strata information than sparse pattern seismic data in newly explored area,successfully inverses and plots structural map of Indosinian discontinuty in Hefei basin with combined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 inversion,With development of high precision gravity-magnetic and overall geophysical technology,it is certain for introducing new methods of stochastic modeling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 inversion to open a new substantial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 inversion to open a new substantial path.  相似文献   
107.
冬季北极涛动和华北冬季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利用北极涛动指数(AOI)、NCEP/NCAR40a再分析资料中的海平面气压(SLP)、850、500、200hPa等压面高度场资料及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北冬季气温和冬季北极涛动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有着显著相关,特别是在年代际尺度上关系尤其密切。华北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为持续冷冬,80年代中期之后变为持续暖冬,其间相对正常,而冬季北极涛运指数亦存在类似的3个阶段,冬季北极涛动高(低)低数年,华北地区为暖(冷)冬年。其原因在于,北极涛动在于对流层低层和高层都可激发类似EU遥相关型的异常,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影响华北地区气温。强(弱)涛运年大气环流具有弱(强)东亚冬季风特征,西伯利亚高压减弱(增强),亚洲大陆地面东北风减弱(增强),高空东亚大槽减弱(增强)。  相似文献   
108.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元琴 《气象》2003,29(5):3-8
采用MCE(Multi-Criteria Evaluation)方法,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1)对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9711号台风生命史中几个关键点的预报,即登陆预报、台风转向北上预报及出海转向预报等以及全程预报,MCE方法取得较佳预报结果。(2)在综合平台上对近10年的疑难路径台风和2000年全年台风进行了MCE方法试验及多种预报结论的对比分析研究。MCE方法预报误差检验结果较好。(3)所提出的模拟预报员预报思维的联想智能模拟方法,以及可操作综合预警平台,为台风路径预报,包括分析、学习、回忆、对比、推理、联想直到形成综合预报结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4)讨论的自反馈函数对形成和推演多规则评估决策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9.
用非线性多因子动态组合方法作降水概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逐时段定点降水预报这个以往一般作为非连续量处理的预报问题转化为对一个连续的降水可能函数的预报问题。降水可能函数为一由实况值确定的函数。因为现在模式变化较快,且许多因子和降水可能函数为非线性关系,文章采用一种新的非线性多因子动态组合方法,通过对降水可能函数的预报,作客观分站降水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利用变异函数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沉降数据随时空不同的变异特性,拟合出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分析了沉降数据特征的描述方法,总结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