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21.
7煤层为青海省鱼卡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利用该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钻孔资料,对7煤层厚度与其反射波T7波的相位特征、振幅特征、频率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7波的相位特征与7煤层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T7波的频率特征、顺层振幅与7煤层厚度的相关性很差,即使煤层较厚时也是如此。通过例举薄煤层、较厚煤层、厚煤层等具体实例,说明煤层与反射波相位个数及相位时差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不同煤厚模型(0-50m)正演出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反射波相位特征,也验证了7煤层厚度变化与其T7波相位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2.
赵敏 《地球物理学报》1956,5(2):189-204
(一) 在電測井的時候,工業交流電常常由於線路中存在漏電現象或感應现象而進入测量線路,有時还經過線间電容或由MN電極而進入測量線路。工業交流電的頻率一般是50週或60週,頻率已經相當高了,對電測電流計來說已超過其頻率響應範圍,不會影響测量結果。但是在作電阻法測井(KC)時,由於線  相似文献   
723.
本文根据三十七个不同深度地震P,S波特性的研究,发現我国东部地区的P,S波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地幔构造的差异直接有关;并发現地幔低速层存庄的多种証据及低速层特性的地区差异。此外,对地幔中二个間断面存在的可能性亦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724.
本文敘述用三維液体-固体超声波模型試驗,来研究地震波在断层介貭中传播的动力学特性(波形,波的頻譜及振幅)和运动学特性,确定了所記录波的类型,討論了根据波的动力学特性来发現和追踪断层的基本准則。工作是在垂直于断层稜边的纵剖面上进行的。并探明了寻找断层时最佳剖面方向的选择(θ=60°-90°)。  相似文献   
725.
A numerical wave tank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nset and strength of unforced wave breaking, and the waves have three types of initial spectra: constant amplitude spectrum, constant steepness spectrum and Pierson-Moscowitz spectrum. Numer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results. Then, the onset of wave breaking is discussed with geometric, kinematic, and dynamic breaking criteria. The strength of wave breaking, which is alw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fractional energy loss and breaking strength coefficient, is studied for different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how the energy growth rate is better than the initial wave steepness on estimating the fractional energy losses as well as breaking strength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726.
化极是消除磁力异常斜磁化影响的关键步骤,可以在波数域(频率域)和空间域中实现.相比于空间域,在波数域(频率域)进行化极简单且高效,但在低纬度地区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因此明确低纬度地区的范围,研究稳定、实用、精度高的低纬度地区化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化极因子振幅的最大值为2时,对应的磁化倾角的值为±45°,当磁化倾角在该范围内时,引起化极不稳定.因此采用正则化思想,提出了自适应正则化滤波化极方法(ARF-RTP),该方法利用化极因子振幅构建正则化滤波函数,并以振幅值等于2作为约束计算化极方法的参数值,从而实现自适应化极处理,提高了化极方法的稳定性及实用性.同时结合迭代算法提高了此方法的精度,有效地解决了低纬度地区化极的不稳定性问题.自适应正则化滤波这一思想不但可以解决化极的不稳定性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分量转换或者磁化方向转换的不稳定性问题以及类似数据处理中的不稳定性问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7.
文章针对松辽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资料噪声严重,干扰波能量比较强,资料频带窄、主频低、以及地震记录单炮之间、深浅层和远近道之间能量差异比较大的特点,在地震资料处理的叠前去噪、振幅补偿以及提高分辨率等关键环节开展了研究。在去噪环节,采用了叠前多域组合分步去噪方法,针对性地去除面波、线性噪声、强能量干扰以及次生干扰等,增强了目的层有效反射信号强度,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在振幅补偿中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几何扩散补偿方法,可以明显消除远近道、浅层与深层之间以及道间能量差异。在提高分辨率环节通过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方法,可消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子波变化引起的波形、频谱等特征的差异,压缩子波,缩小子波旁瓣,拓宽有效信号频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最后建立了一套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并建立了相应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通过与前人处理结果对比,此次建立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728.
微地震地面监测主要缺陷在于垂向定位分辨率不足,而井下监测则存在横向定位分辨率较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井中-地面联合监测的方法提高微地震定位可信度,并结合振幅叠加方法对地面噪声进行压制。模拟三维地震数据的反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反演得到的震源位置与模拟震源点位置一致。以山西宁武盆地一次水力压裂监测为例,证明笔者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9.
黄河口凹陷渤中34地区东三段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由于其储层薄、埋藏深,储层精细刻画难度大。以渤中34地区B油田为例,分析得到东三段薄层滩坝砂发育范围受控于古地形及其相关的水动力作用。在古地形的控制之下,不同的水动力背景下滩坝砂的发育可以进一步划分远岸坝、近岸坝、沿岸坝。其中古地形高部位发育宽缓的低洼区,在平均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最有利于形成近岸坝是B油田滩坝发育的主要类型。以楔状模型为基础,正演出东三段储层振幅值的大小与砂体厚度存在正相关性,以此可以建立一种半定量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基于滩坝主控因素约束下的地质模式与地震振幅属性共同预测对薄层滩坝砂体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0.
利用地震波参数进行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地震波参数空间分布图能有效地确定预测地震的地点,而地震波参数时序与空间图的有机结合将对判定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起到积极作用。地震震级与振幅比和尾波持续时间比异常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为:Ms= 1.65lgT+ 4.38;Ms=1.60lgT+ 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