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078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宿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自1992年暴发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每年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今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本文根据1995~2005年的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宿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2.
以基本营养成分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为基础,并结合生化分析及仪器检测,研究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mei品质特征的变化,通过因子与距离相关分析,建立冰温下凡纳滨对虾的食用品质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凡纳滨对虾的基本营养成分、感官、质构、色差以及生化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因子分析及距离相关分析发现,得到的9组因子在置信度95%范围内,营养成分因子Fn、质构因子Ft、色差因子Fc,以及生化因子Fb之间都呈现出较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描述性分析因子Fd与质构因子Ft、色差因子Fc相关性不显著(P>0.0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用描述性分析来代替仪器检测和理化分析,三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凡纳滨对虾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983.
2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40‰盐度范围内,设置9个盐度梯度(1‰、5‰、10‰、15‰、20‰、25‰、30‰、35‰、40‰),比较不同盐度对2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全同胞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2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虾家系B03在10‰-40‰盐度范围内,体长、体重差异不明显,成活率较高;对虾家系B08在1‰-40‰盐度范围内,体长、体重、增长率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从盐度1‰到15‰逐渐升高,15‰以后逐渐减小.对虾家系B03的成活率整体高于B08的成活率,2个家系均难以适应盐度为1‰和5‰的水体.研究为凡纳滨对虾的家系选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84.
王欢  谢超  孙媛  吴冬梅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95-1102
采用化学分析、质构检测及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法,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即食虾仁在常温保藏中的细菌总数、TVB-N值、pH值、质构特性、色差值及感官评价等参数进行测定。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作为货架寿命的关键指示因子, 利用Arrhenius法预测常温流通高水分即食调味虾仁的货架寿命。计算结果Ea为65.26kJ/mol, k0为6.04×109, 进一步推算得到在20℃和25℃常温流通条件下, 即食虾仁产品的货架期为148.61d和94.1d。在25℃保藏3个月的虾仁虽在细菌总数、TVB-N值、pH值、感官评分、质构、色差值等方面均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不影响其食用价值。本研究为常温流通的即食虾仁产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5.
徐萌霖 《海洋与湖沼》2014,45(1):189-196
造血激素(astakine)是一种具有促进造血组织细胞分化和增殖作用的甲壳动物细胞因子,参与甲壳动物的造血活动,对于只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甲壳动物抗感染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前期成功克隆凡纳滨对虾造血激素(LvAST)的基因Lvast。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功能,本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Lvast表达的组织分布,同时还用Dlight标记抗LvAST抗体进行了LvAST在对虾细胞和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分析。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说明,Lvast主要在肝胰腺、鳃和肌肉中大量表达,而淋巴器官和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较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vAST可同时存在于血淋巴细胞内和血淋巴细胞膜表面,不同的血淋巴细胞表面的LvAST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可能具有重要的血细胞分类意义。LvAST的蛋白在肝胰腺、鳃、肌肉、淋巴器官等组织中均有分布,并且肝胰腺组织中分布较多,淋巴器官组织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986.
亚硝酸盐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虾类主要以氨的形式进行氮废物的排泄,亚硝酸盐是由氨转变而来的,这过程由亚硝化细菌所完成。硝化细菌可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可见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中脱氮作用的中间产物,但由  相似文献   
987.
以自然成熟的亲虾为材料,观察并描述了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从受精卵到幼体孵化出膜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在水温29°C,盐度28的条件下,墨吉明对虾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要11h左右。水温和盐度对幼体出膜时间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孵化水温从32°C下降到23°C时,幼体出膜时间由555min(9.25h)增加到1108min(18.46h)。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6—32°C,在此温度范围内,墨吉明对虾的幼体出膜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25—35,在此范围内,墨吉明对虾的幼体出膜时间和孵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墨吉明对虾的胚胎发育的盐度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988.
中国对虾6种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中国对虾血液、眼柄、卵巢、雌虾头胸部、雄虾头胸部和三倍体对虾头胸部组织为材料,采用异硫氰酸胍-酸酚法提取总RNA;用磁珠法纯化mRNA;用Uni ZAP cDNA合成试剂盒合成双链cDNA并进行修饰,将cDNA定向连接在UniZAP载体上;经Gigapack Gold Package包装试剂盒包装成为噬菌体颗粒,转染宿主XL1 Blue MRF’菌株细胞,形成初级文库.初级文库经转染进一步扩增,形成稳定的cDNA文库.6个文库的库容在0.2×106~1.3×106之间,重组率都超过90%.从各文库随机取出6~10个清晰的噬菌斑进行PCR扩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插入片段长度为500~2500bp.由初步功能基因克隆获得阳性结果.多项指标表明,所构建的对虾cDNA文库质量较高,为进一步筛选目的基因、EST测序和制作基因芯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89.
采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基础群体和4个连续世代共计10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对8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增,共得到7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6到16不等,其大小在159--600bp之间,P,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为0.6628—0.9051,基因型数为17—67。5个世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188、0.5687、0.6188、0.6438、0.66937。从F-检验的数据来看,配对比较Fst值表明5个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弱。Fi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有5个群体位点杂合度处于过剩状态,但对整个群体而言,5个世代群体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通过计算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α)、有效等位基因数(αe)、基因型数目(G)、最高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F),以及基于基因型的P值,比较了5个群体的遗传变化。另外,5个世代群体间的相似性系数以及彼此间的遗传距离,体现出人工选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说明5个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还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可以继续保持遗传响应。  相似文献   
990.
溶藻弧菌外膜蛋白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溶藻弧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注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注射OMP0.5、1.0和1.5mg.ml-1后3个实验组的凝集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血清溶菌活力在注射后急剧上升,在6h时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6h时基本恢复正常。0.5和1.0 mg.ml-1OMP组的抗菌活力在12h时达到最高值,且在12—72 h之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5 mg.ml-1组(p<0.05)。血清溶血活力在注射后3h达到最高值,在1—96h内,实验组的溶血活力维持较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5、1.0和1.5mg.ml-13个OMP实验组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5.9%、75.6%和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