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要求,提出了采用窄波束和限制船速的降低测深船移效应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海底入射角对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及其改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考虑测船姿态、声线弯曲和海底地形对入射角的影响,推导了计算多波束海底入射角的实用模型。根据Lambert法则,改正海底入射角对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模型能精确地计算波束在海底的入射角,有效地改正其对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114.
金希 《海洋世界》2011,(8):44-46
你觉得你足够富有了么?你想变得更富有么?你觉得你是否充满了冒险精神?玩一款最近越来越火的游戏——《沉船打捞》吧,来,让我们“战个痛快”!游戏介绍:《沉船打捞》是一项全世界联网的大型探险寻宝游戏.玩家通过打捞世界范围内的沉船,来起获战利品,并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相似文献   
115.
卓冉 《海洋世界》2011,(2):78-80
2010年11月11日,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正式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也再次收托众望,拔航起程.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进行极地科考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 "雪龙"号已先后26次赴南极、4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116.
7月1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上试验队乘坐“向阳红09”船从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出征,  相似文献   
117.
《海洋地质译丛》2011,(1):27-27
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12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于2010年12月20日在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顺利下水,标志着该船钢结构和主要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进入码头舾装、调试阶段。“海洋石油720”是国内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作为海洋深水工程重大装备纳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中海油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配套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118.
根据核堆内构件检测的需求,设计研发了一款超小型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从总体、结构、电控等方面,论述了该潜水器面临的问题和设计特点。着重论述了核环境下系统器件材料的耐辐照要求,并对关键器件进行了耐辐照性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器件能够满足辐照环境下的应用要求。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水池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9.
舟山海域淡水资源调查项目DZS1孔,水深15 m、钻孔深度达202.1 m,在以粘土层和砂层为主的第四系覆盖层全孔取心、在风化基岩层取心2 m。在第四系覆盖层不下套管直接利用φ127 mm钻具进行绳索锤击取心钻探,基岩采用φ127 mm钻具作为套管、φ50 mm钻具单动双管回转取心钻探。介绍了该孔的主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勘探船抛锚定位、潮汛对钻杆的影响、钻探取心过程控制、用取心钻头不取心扫孔技术、更换钻头技术、泥浆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0.
As the highest, coldest and driest place in Antarctica, Dome A provides exceptionally good observing conditions for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over terahertz wavebands. The 5 m Dome A Terahertz Explorer (DATES)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ore new terahertz windows, primarily over wavelengths between 350 and 200 pm. DATE5 will be an open-air, fully-steerable telescope that can function by unmanned operation with remote control. The telescope will be able to endure the harsh polar environment, including high altitude, very low temperature and very low air pressure. The unique specifications, including high accuracies for surface shape and pointing and fully automatic year-around remote operation, along with a stringent limit on the periods of on-site assembly,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br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ssembly and operation of this telescope. This paper intro- duces general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DATE5 antenna. Beginning from an over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limitation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DATE5 antenna are listed. From these, major aspects on the conceptual design studies, including the antenna optics, the backup structure, the pan- els, the subreflector, the mounting and the antenna base structure, are explained. Some critical issues of performance are justified through analyses that us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hermal analysis and de-icing studies, and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for test operation and on-site assembly. Based on these studies, we conclude that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DATE5 antenna can generally be met by using enhanced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