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4,(12):M002-M002
“泰坦尼克”号打捞工程独家授权者———美国。RMS泰坦尼克公司表示,他们在北大西洋水下3000多米处新打捞了一些“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和其他生活用品,这些遗物组成一幅奢华的生活画面,与淤泥覆盖的破船形成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7,(8):19-20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意外发现一条南宋时期沉船,打捞起包括金腰带、锡壶和瓷器在内的各类文物237件。这条  相似文献   

3.
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于2015年8月开展,打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均需要海洋测绘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水下穿钢梁施工,对水下定位精度要求极高。详细介绍了整个打捞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海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沉船水下三维姿态探测、沉船周边地形地貌地质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水上水下导航定位以及沉船起浮姿态监测等。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打捞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世越号"打捞出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开创了综合海洋测绘技术在重大救助打捞领域的系统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一艘轮船载着为日本皇室搜罗的高丽珍贵瓷器在日本海沉没了。100多年间,尽管人们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点,可是,连最好的潜水员也无法潜到这么深的地方。后来有几位渔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为何不请章鱼帮忙呢?他们捕捉了一些章鱼,将它们拴上长绳子,然后放到装载瓷器的沉船处。这些章鱼沉到海底,一发现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皿就纷纷钻了进去。渔民觉得是时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提起,极为顽固的章鱼,一点也没觉察出来。于是,这些执著的“打捞工”,就这样一件一件地将沉船里的贵重瓷器打捞了上来。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深海光缆线路维修中,由于现有专用设备性能的局限,对海光缆的打捞一直是一项耗时、耗财、耗力且难度较大的作业。文章介绍了一种以双握切割、两端同持方式剪切打捞海缆的新型设备,它不仅能在2 000 m水深的海底对海光缆进行可靠剪切,还能在剪切后将海缆的两个断头牢固握持,并自行辅接深海打捞所需的钢缆。证明了使用该设备可取代常规打捞的断头打捞,不仅大大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更有效地提高了维修打捞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津沙 《海洋世界》2011,(8):33-35
除了埃及金字塔外,陆地上大概没有哪些遗迹保存得比深海沉船更完好的了.从这个角度讲,沉船就是我们探视历史的一扇窗.现在就让我们推开这扇窗,打开那些被尘封的记忆.海底博物馆当沉船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撞击海底,“着陆”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乱糟糟的一团.潜水新手在寻找沉船的时候,很有可能和它擦肩而过,能辨出庐山...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沉船考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水下环境复杂、文物打捞操作困难、海洋人文资料缺失等因素制约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沉船考古工作不仅要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进行考古发掘,还要结合陆域考古学、海洋学划分重点沉船区域进行系统性发掘研究,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所处的海底环境和受腐蚀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外海撞冰山沉没。86年后的今天,“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一个20多吨重的客舱部分在加拿大被打捞上来。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打捞活动,打捞公司动用了四艘轮船参与  相似文献   

10.
朱瑾 《海洋世界》2008,(1):57-59
12月22日11时30分,“南海一号”在广东省阳江成功出水,28日下午“南海一号”这个庞然大物终于成功进入了已经等待它多时的“水晶宫”,接下来便是长时间的考古工作。“南海一号”古沉船的整体打捞工作分为六个重要阶段,分别是:下放沉井、水下穿梁、沉箱起吊、沉箱起浮、驳船拖航、停靠上岸和博物馆内的水下考古。至此,深埋在海底800余年的“南海一号”终于重出海面,等待它的将是对历史漫长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泰坦尼克号》电影的上映,世界上几乎人人皆知1912年发生在北大西洋的“冰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沉落海底86年来,西方不少海洋学家一直试图让其重见天日。此次,导演卡梅伦几度下潜到“泰坦尼克”号沉船上进行拍摄,成为在该沉船上停留时间最长的“乘客”。但是你知道当初海洋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沉睡在北大西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的吗?  相似文献   

12.
“鱼鹰”号载人潜器打捞机械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内研制的第一只打捞机械手,该机械手的最大伸距为2805mm,抓举能力为1000N,有三个自由度,机械手备有三种手爪,可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进行更换,当机械手手爪抓获沉物超过100kg时,可实行手爪的自动或手动解脱,供水面母船起吊回收,在危及潜器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情况下,机械手可实现应急抛弃。文中,作者从现代设计法的角度出发,对机械手的性能及结构设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该机械手安装于“鱼鹰”号载入潜器上,在很短时间内,已可靠地从水下打捞起3t多贵重沉物,获明显的济经效益。使用证明,打捞机械手性能良好,完全能满足水下打捞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某日,热爱寻找与打捞沉船的法国金融家法兰克·葛迪奥偶然间读到了一本名为《菲律宾群岛事件》的书,作者安东尼奥·德莫加是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书中记载着在1600年12月14日他率领的西班牙舰队在米拉维里斯附近遇到敌人,双方激战。和他的旗舰“圣迭戈”号交锋的,是奥利佛·范诺将军指挥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水中兵器试验实施的实效性和安全性,针对多年来沉底水雷打捞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在回顾分析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吊车、绞盘、绞盘控制台、张力检测系统、自动缓冲系统、支架、钢索及超载报警系统等单元构成的打捞回收辅助系统,并阐述了海上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15.
最近,福建省东山岛渔民、民兵在捕捞中,发现一批沉在海底的战舰、飞机和战炮。这里的渔民、民兵已打捞十多门古炮、铜铳、铁炮、弹丸等。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中心考古队正研究下一步的打捞郑成功沉船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上行动愈发频繁和激烈,海上安全事故频发,深海打捞救援日趋重要。以美军 F-35C 战机南海坠机为案例,详细梳理深海打捞相关设备和流程,重点分析影响深海打捞作业的海洋环境要素,并使用业务化产品对比分析 F-35 战机 3 次坠海时海洋环境参数的异同,最后对加强遂行深海打捞任务的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瑾 《海洋世界》2007,(8):11-18
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而对于"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而言,却显得有些漫长。从1987年的意外发现,到2007年即将整体打捞出水面,在进行了20年的水下调查工作后,"南海Ⅰ号"这个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谜终将被揭开。接下来最牵动人心的便是如何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进行水下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22日,日本出动海上保安厅多条巡视船,将一艘不明国籍船只击沉于我国象山以东约300千米的我国专属经济区内,事后日方巡视船和飞机昼夜不间断地在沉船附近海域部署,分别对以沉船为中心的5海里和3海里半径范围的海域实施警戒和实际控制,派出潜水作业船进行水下探摸作业,并于2002年9月11日将其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19.
Q1井在弃井作业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对套管的切割回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φ244.5 mm套管外水泥环返至井口,使得套管在割断后无法提出,经过多次上移套管切割深度后,采用特殊的作业手段将套管提拉出井眼;后续在回收φ762 mm套管和φ508 mm*φ339.7 mm变径套管时,由于φ244.5 mm套管割深过浅,使得φ508 mm*φ339.7 mm变径套管的可切割长度极短,通过设计非常规的切割钻具组合、非常规的打捞方法才得以完成回收.详细介绍了打捞钻具组合设计、打捞方法,对水下井口的非常规弃井回收作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姚宗  蒋岩  王伟平  陈世海 《海洋工程》2018,36(2):135-142
韩国世越号打捞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托底钢梁原状态整体起吊难船出水的工程。客滚难船装载的货物容易在沉没后发生移位,上层建筑长时间沉没海底后发生泥沙淤积导致难以准确估计整船的重量重心及浮力浮心的位置。利用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两种方法分别对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和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进行了难船姿态受重心位置偏移的敏感性分析。水池模型试验中发现,用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偏移非常敏感,容易发生侧翻;而用双驳船抬吊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的影响非常有限,难船和抬浮驳船都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姿态。对比水池模型试验的结果,由于难以计及托底钢梁的翘动和滑动现象,数值计算中得到的难船起吊姿态值偏小。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被选为打捞世越号的施工方案,其对难船重心位置偏移不敏感的特性得到了现场实证。这个特点为世越号的成功打捞出水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