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吉富罗非鱼最适生长水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养殖水温对吉富罗非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了解吉富罗非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实验设计28℃、30℃、32℃、34℃4个不同温度梯度,周期45 d。结果表明:不同水温环境下吉富罗非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30℃水体中的罗非鱼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水温对吉富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绝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摄食率有显著影响(P<0.05),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特定生长率(SGR)与水温的关系式为rSGR=-19.255+1.3794T-0.0235T2,摄食率(FR)与水温的关系式为rFR=-22.175+1.5901T-0.026 6 T2,饲料转化率(FCR)与水温的关系式为rFCR=34.041-2.2256T+0.0382 T2;吉富罗非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9.3℃,最大摄食率的水温为29.9℃,最高食物转化率水温为29.1℃。  相似文献   
22.
首先在Moisan的温度和比生长率关系基础上,依据Shelford耐受性定律,建立了赤潮藻类温度生态幅(最适温度、适温范围、耐受范围)的定量表达模型。同时,依据此模型可定量导出赤潮藻类的生物学零度。其次,结合实验培养数据,建立了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的温度响应模式,并利用研究结果定量得到该藻种的温度生态幅,这与已有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3.
罗非鱼溶菌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管法 (测定溶菌酶活力 )研究pH和温度对罗非鱼血清、肝、鳃中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以确定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 ,同时研究了溶菌酶对温度的耐受性及其在体外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罗非鱼血清、肝溶菌酶的最适pH是 6 3 0 ,最适温度是 2 8℃ ;鳃中溶菌酶的最适pH是 6 1 0 ,最适温度是 3 4℃。各种酶在 5 0℃保温 40min以上将被灭活 ,在 3 7℃以下活性是稳定的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罗非鱼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4.
CO2 fixation pathway of Caminibacter profundus, a chemolithoautotrophic -Proteobacteria from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 was determ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genetic and enzymatic analyses. Gene expression of key enzymes for CO2 fixation in response to salinity, pH and O2 in Medium 829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 profundus contained aclB, porA and oorA, the genes encoding key enzymes of reductive tricarboxylic acid (rTCA) cycle. However, genes fragments of cbbL and cbbM encoding key enzyme of Calvin cycle were not recovered. Key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ATP citrate lyase (ACL), pyruvate: ferredoxin oxidoreductase (POR) and 2-oxoglutarate: ferredoxin oxidoreductase (OOR) were also present in C. profundus. The combination of genetic and enzymatic analyses confirm that C. profundus adopted rTCA cycle for carbon assimilation. The results of aclB and oorA relative expressions of C. profundus demonstrate that the rang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high genes expression were sea salt 3.0%-5.0% (optimum 3.0%), pH 5.0-6.5(optimum pH 6.5), anaerobic to microaerobic conditions (optimum 1.0% O2 ).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how similar patterns with bacterial growth, revealing that key rTCA cycle genes provided molecular basis for bacterial growth and propag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 profundus could regulate key genes of rTCA cycle for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s in hydrothermal vent.  相似文献   
25.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对NaCl处理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NaCl的Hoagland培养液处理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11d。检测其鲜重,干重,离子含量,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TD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盐角草干重和鲜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TDS、SOD、POD、CAT及MDA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NaCl溶液浓度为200mmol·L-1左右时,干重和鲜重的值达到最大,电导率、TDS、SOD、POD、CAT、MDA含量达到最小值;500mmol·L-1和800mmol·L-1时,SOD和CAT活性下降,电导率、TDS、POD、MDA含量则急剧上升。由此说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促进了盐角草的生长,200mmol·L-1左右是其生长的最适浓度,500mmol·L-1和800mmol·L-1高盐浓度会对盐角草的膜结构、酶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盐角草主要将Na+、K+积累在地上部,且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盐角草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对抗盐胁迫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6.
利用连续3年的野外观测资料,重点研究了防护林的防风效能、乱流扩散系数等动力效应,以及表征最佳防护林的最适透风系数、比例系数、林宽、风向偏角和乱流扩散系数比值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质量为148.88 g±17.29 g和16.32 g±2.23g两种规格的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鱼种对高温的耐受性及高温胁迫后恢复方式的适应.结果表明:大规格鱼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26.80℃,最适温度上限为20.38℃.小规格鱼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29.26℃,最适温度上限为25.11℃.依据实验鱼种耗氧率的恢复情况可以断定:在暴露于高温半致死温度48 h或72 h条件下,直接恢复方式略优于梯度恢复方式;而暴露24 h 条件下,两种恢复方式的作用无明显差异.高温半致死温度暴露下,要避免条纹锯达到半数死亡则积温不能超过(1064.67±72.01)℃?h.  相似文献   
28.
赵文  徐宪仲  王超  何志辉 《湖泊科学》2004,16(4):365-370
本文报道两品系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晋南、内蒙)在5种温度梯度下(15℃、18℃、25℃、28℃、32℃)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总生殖量、寿命、产幼间隔期、生殖频率和产幼前发育期,以及在28℃条件下两品系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涵的种群繁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两品系蒙古裸腹涵的产幼前发育期、产幼间隔期、寿命随之缩短;而内禀增长率、总生殖量、生殖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先升后降.温度28℃是两品系蒙古裸腹涵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28-32℃是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晋南品系10组个体重复试验的内禀增长率结果仍高于内蒙品系.经比较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晋南品系在种群增长能力方面要明显强于内蒙品系,反映在前者的内禀增长率要大于后者.在相对较高或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内蒙品系则表现出更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29.
高州水库(1988)发现的44种轮虫中有8种为优势种。它们是螺形龟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圆筒异尾轮虫、奇异巨腕轮虫、裂痕龟纹轮虫、卡顿圆筒异尾轮虫、卵形彩胃轮虫和真翅多肢轮虫。它们中除奇异巨腕轮虫、裂痕龟纹轮虫和真翅多肢轮虫外,其余的种类全年出现。8种的种群密度为46.1个/升。它们的个体数量占轮虫总量的83.8%。一年中以夏、秋密度最高,分别占41.2%和39.6%,而春、冬密度最低,各为10.7%和8.5%。文中还讨论了这八种轮虫各种高峰形成的量适温幅以及它们的分布与水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南海北部金线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 1 997~ 1 999年期间在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金线鱼生物学资料 ,应用 Fi SAT 软件进行金线鱼的生长和死亡参数估算。用 EL EFAN 技术拟合的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分别为L∞ =33.0 8cm ,k=0 .30 a-1 及 t0 =- 0 .86 a,用 Pauly经验公式计算的自然死亡系数为 M=0 .6 8,以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陆架区和北部湾的总死亡系数分别为 2 .0 7和 2 .0 2。运用 Beverton- Holt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群体的最适捕捞死亡系数为 F=2 .4 ,最适开捕年龄和体长分别为 1 .8a和 1 6 .5cm。研究表明 ,目前该群体已处捕捞过度状态 ,尤以捕捞幼鱼的问题较为突出。为可持续利用金线鱼资源 ,建议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小可捕规格应为体长 1 6 .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