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位于港区一-三期西北侧,由颗珠山岛、小乌龟岛、蒋公柱岛及花鱼礁等围海填筑形成,是世界上首个依托岛礁建成的超大型港口,它的建成奠定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地位。四期工程为世上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码头,基础采用新工艺,对勘探成果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外海依托条件差,面临的许多问题无规范可循或类似工程借鉴。工程中勘察人员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勘探平台系列、新颖取土器、软土测试新工艺、海水造浆等为一体的综合关键技术,揭示了港区吹填土固结载荷变形规律,提出了适宜有效的桩基处理方案,为优化设计减低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创新标志着我国近海岩土工程“中国勘察”技术的突破,同时为今后类似重大、特大型海上工程勘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思耘  吴晨 《地质论评》2021,67(6):1629-1635
玄武岩柱状节理往往呈现完美的六边形石柱,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奇,但是对于其形成机理尚无合理的解释。本文通过对冷却过程中的玄武岩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当岩石(浆)冷凝收缩的凝聚力达到其抗张强度时,岩石(浆)内部发生潜在破裂和微形变;当潜在破裂面形成后,因岩石的泊松效应,微小潜在破裂面处的应力状态发生重整,形成新的潜在破裂面;当新的潜在破裂面处的剪应力等于岩石抗张强度时,岩石(浆)发生剪切破裂,形成如今所见的柱状节理。根据前人相关岩石实验数据,推算得到玄武岩相应温度下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抗张强度和泊松比,采用应力莫尔圆方法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玄武岩在冷却到800 ℃左右时发生破裂,六棱柱形柱状节理开始形成,内角约119.1°。进一步分析认为,岩石的黏聚力、石英含量等因素可能控制着柱状节理的发育和形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浮球式海底取样器的结构,性能特点,典型应用及性能参数;论述了振动式振动冲击式贯入理论的原理;并分析了海流及船体飘移对海上取样作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SWB—1型便携式湖泊沉积物—界面水取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在湖泊环境的研究中,采到保持原状的沉积物-水界面样品是一项基本工作。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在前期研制的沉积物-水界面采样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取样器。本取样器由部分组成,即连接构件、配重、悬挂密封机构和取样管。取样器是靠自重插入湖泊沉积层,悬挂密封机构将样品封闭于取样管内。本取样器能在深水湖泊中取到30 ̄50cm的湖底沉积物柱及10 ̄30cm的界面水柱。整个取样器重量轻(只  相似文献   
15.
16.
17.
周福川  唐红梅  王林峰 《岩土力学》2022,43(5):1341-1352
陡高边坡灰岩地区缓倾角塔柱状危岩常具有底部压裂诱发整体失稳破坏模式,其损伤-突变失稳机制属于山地灾害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以重庆南川区甑子岩W12#危岩崩塌为例,建立了荷载、水致弱化效应耦合下的损伤突变地质力学模型,获得了基于应变等价原理的损伤本构方程及总损伤度演化方程,并将水致弱化函数改进为软化系数的一元三次函数。将地质力学模型概化为等效弹簧模型,通过能量平衡原理建立损伤-折叠突变模型,获得了塔柱状危岩系统压裂失稳判据及临界突变位移特征值表达式。计算表明:W12#危岩压裂失稳时,该系统的控制变量为–0.003 251,小于0,表示该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计算理论突变位移起始值148.70 mm比实测位移第一拐点值154.34 mm偏小,相对误差约3.65%,偏于安全;理论损伤本构曲线、理论损伤演化曲线与现有文献数值模拟结果趋于一致,所构建的理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研究成果可用于预判塔柱状危岩压裂失稳损伤演化过程及突发失稳特征位移值,为灰岩区陡高边坡危岩崩塌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一个区域地气耦合柱状模式的发展及其对半干旱区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研究地气耦合模拟的区域柱状模式,其中包括了详细的物理过程,可以作为研究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的工具。通过区域柱状模式与不同陆面模式的耦合,检验了不同陆面模式在非耦合和耦合两种情况下对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陆面模式在耦合后对感热的模拟偏差放大,而潜热的模拟效果得到了改进,不同的陆面模式对区域柱状模式的模拟性能影响较大,耦合了CoLM后的区域柱状模式对地表气象要素的模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海底铁锰结核纹层和柱状构造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锰结核的内部构造反映了其生长环境,也反映了生长机制,由于微生物生态演替造成的氧化和还原条件的交替,产生了具有不同矿物和化学成分的纹层和柱状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