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71.
用双特异探针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微型原甲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RNA分别设计了大亚基探针(LSU probe)和小亚基探针(SSU probe),发展了对微型原甲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双特异探针技术.分析数据表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的LSU probe能够特异地将微型原甲藻和其他7种微藻分开,而且检测信号的强弱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细胞数呈线性关系;由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的SSU probe探针由于与具齿原甲藻存在核酸序列一致性,该探针与具齿原甲藻有严重的交叉反应,但未发现与海洋原甲藻和其他藻的交叉反应.另外,研究还优化了破碎微型原甲藻细胞所需的超声时间以及获得探针的特异性所需的S1酶反应温度.本研究为实现对微型原甲藻海水样品的快速准确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用PCR法成功制备了DIG标记探针,探针长度为547bp,探针的产量为21.6ng/μL。此探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54尾中国对虾。结果表明此探针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诊断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于1982年12月-1984年5月,以青岛汇泉湾习见的马粪海胆为材料,运用0.5mol/L KCl或0.5mol/L LiCl诱导法得到其卵母细胞;差速离心技术提取其线粒体;SDS萃取到线体核酸;再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邮线粒体核酸各组分。结果表明,从所得各种分离产物测不出任何蛋白质,所以,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海胆卵母细胞线粒体中的DNA,rRNA,tRNA和多核苷酸。  相似文献   
74.
针对分离自南海的相关亚历山大藻,在进行核糖体大亚基DNA(LSU rDNA)全序列测序及比对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其核糖体大亚基RNA(LSU rRNA)D10区的一个新的荧光素(FITC)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并建立了相应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在GenBank数据库中,BLAST检索的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杂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这条探针对相关亚历山大藻的标记具有特异性,且标记效率可以达到100%,标记信号清晰明亮。本研究结果为相关亚历山大藻的监测及其种群动态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也为其它微藻特异性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硫循环及硫同位素(δ34S)分馏研究对地表圈层的成岩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多种金属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的分馏程度可以约束成矿热流体温度,进而作为地温计证据约束热液活动。四川盆地龙王庙组储集层内的热液改造影响着该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本研究着重讨论目的层中与热液成因白云石所伴生的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成矿现象:基于详尽的岩石学证据,应用纳米二次离子探针(NanoSIMS)对金属硫化物内部硫同位素分布进行测定,并基于热力学驱动下的硫化物间平衡分馏程度计算其成矿温度,进而约束层段内热液活动过程。研究发现:(1)微区硫同位素分布显示黄铁矿(FeS2)与黄铜矿(CuFeS2)沉淀过程中不仅存在热力学分馏,还存在动力学分馏现象,其中动力学分馏程度可以达到40.1‰,应用NanoSIMS微区测定手段可以有效剔除动力学分馏数据影响,获取热力学平衡分馏数据;(2)黄铁矿(FeS2)与黄铜矿(CuFeS2)成矿过程或利用不同的硫源,其中黄铁矿...  相似文献   
76.
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西村窑与耀州窑18件青瓷标本进行原位无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两个窑口大部分瓷胎中均具有高Al2O3低SiO2的特征;西村窑在瓷胎的主量元素中,具有高K2O低TFe2O3的特征;而在微量元素中,西村窑具有低Cr、Zr、Sr,高Rb的特征;两个窑口的瓷釉中均选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耀州窑的瓷釉均属钙釉,而西村窑瓷釉中既有钙釉也有钙碱釉,同时西村窑瓷釉具有低Sr、高Rb的特征。这些特征将会为西村窑瓷器产地判别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设计合成了含有丹磺酰基团的铜离子荧光探针a,该探针在水溶液中(含有1%的DMSO)对铜离子识别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识别是以丹磺酰基团的荧光发射的蓝移和微弱猝灭为响应信号,并且对其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如K+、Na+、Mg2+、Ca2+等)以及过渡金属离子Cr3+、Mn2+、Fe3+、Co2+、Ni2+、Zn2+、Cd2+、和Ag+等都没有识别响应。  相似文献   
78.
吴元保 DELOULE  E 《地质论评》2001,47(3):239-244
本文对北大别西部的湖北英山万家老屋、罗田七道河尹家店和安徽金寨丁埠乡李集3个片麻岩样品中锆石进行了BSE显微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锆石进行了离子探针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北大别存在两种类型的片麻岩,它们的原岩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和燕山期,其中英山万家老屋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794Ma,后期地质事件对其锆石U-Pb年龄造成的影响较小;七道河尹家店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730Ma,并可能受到燕山期岩浆事件的影响,得到了140Ma左右的变质年龄;丁埠乡李集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140Ma。结合已有的年代学结果,北大别地体广泛存在晋宁期的岩浆事件,表明其可能为扬子板块的北缘。  相似文献   
79.
冀西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成岩时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分辨率离子探针 (SHRIMP)对水泉沟碱性杂岩体锆石U Pb的分析结果表明 ,东坪金矿区二长岩和后沟金矿区正长岩年龄分别为 ( 390± 6)和 ( 386± 7)Ma ,两者几乎同时形成 ,并构成了一个大的复式岩基 ,即水泉沟碱性杂岩基。结合有关矿床形成的年代学资料 ,认为水泉沟碱性杂岩仅仅作为金矿床的围岩 ,与东坪和后沟等金矿床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0.
冀西北后沟金矿床交代成因钾长石激光探针40Ar-39Ar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西北后沟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钾化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床的形成与叠置于碱性侵入岩之上的钾交代作用有关.采用激光探针40Ar-39Ar微区定年法,测定交代成因钾长石的形成年龄介于176.7Ma至202.6Ma之间,相应的钾交代作用和伴生的金矿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钾交代的脉动周期约为4M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