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269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102.
从1988年5月~1989年1月,对东南极维斯特福尔德丘陵地区,戴维斯考察站沿海海域水体中的溶解游离型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长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在该海域海水中溶解游离型氨基酸的总浓度略高于其他海海域、浓度变化范围在19~302nmol/dm~3之间。最大丰度出现在11月份,而从11月下旬开始氨基酸含量急剧下降,至12月底达到全年最低点,从1月初开始有所回升。 占据南极夏初海水中海藻类主导地位的海藻Phaeocystis Pouchetii,其爆发性的繁殖过程从11月底开始至翌年1月底2月初结束,高峰在1月初。在Phaeocystis Pouchetii繁殖期,溶解游离型氨基酸浓度的降低与海藻细胞数量的增加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作者认为在Phaeocystis Pouchetii繁殖增长过程中,该藻细胞直接摄取或(和)通过附随着藻类本体迅速增长的细菌群摄取溶解游离型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分析了不同大小斑节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肌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虾体肌肉中有各种游离氨基酸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比例与肌肉中结合氨基酸不一致。不同大小斑节对虾,其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小虾的半胱氨酸、蛋氨酸含量比中虾、成虾的低;成虾的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小虾、中虾的低,而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较高。随着虾体的长大,甘氨酸、丙氨酸的含量逐渐下降,而脯氨酸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4.
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接枝反应,采用碱性氨基酸修饰壳聚糖,制备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组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元素分析(EA)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组氨酸衍生物、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0、160、320、64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0、320、320、640μg/mL,三种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均明显高于未修饰壳聚糖。通过引入碱性氨基酸增加壳聚糖的正电荷有利于提高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持续投喂(对照组C)和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S1F5)、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S2F4)、周期性饥饿3d再投喂3d(S3F3)4种投喂策略,研究了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幼体(10.16±0.25g)的生长、体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3F3处理组中体重增重率、胴体长增长率及成活率三个指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C(P0.05),而S1F5和S2F4处理组三个指标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随着周期性饥饿时间的延长,体组成水分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灰分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三个处理组中氨基酸总量(T)、必需氨基酸总量(E)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EPA、DPA和DHA含量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表明,S1F5和S2F4组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均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并且对其营养组成没有影响,建议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最佳投喂模式为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  相似文献   
106.
化石燃料     
《地球》2014,(4):105-105
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其包括的天然资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运用能使工业大规模发展.而替代水车。当发电的时候.在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从而推动涡轮机产生动力。旧式的发电机是使用蒸汽来推动涡轮机的。现时.很多发电站都已采用燃气涡轮引擎。那是利用燃气直接来推动涡轮机的。  相似文献   
107.
Chitosan composites and derivatives have gained wide attentions as effective biosorbents due to their low costs and high contents of amino and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 They have showed significant potentials of removing metal ions, dyes and pro- teins from various media. Chemical modifications that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tosan derivatives and chitosan composit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wide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s. The aims of this review were to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bioactivities of chitosan, highlight the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hitosan-based active biosorbents, and outlin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dyes and proteins from waste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安徽省沙坪沟钼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分析,发现矿石中辉钼矿常呈细小鳞片状、浸染状分布于细脉中。针对岩芯易沿含矿裂纹破裂造成鳞片状辉钼矿丢失,本矿区全部采用金刚石刀具切割分取岩芯。制样过程试验中将样品无缩分粗碎、中碎至Ф〈-1.0mm,进行了K值试验,取0.5。缩分后密封棒磨6小时(充分混匀、磨碎)至-200目。分析了该矿区伴生元素不干扰测定的情况,不加Fe:O。载体,刚玉坩埚-Na2O2熔矿,降低空白值,严格质量监控,采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获得的结果稳定可靠。本试验成果可为从事同类型大型钼矿的分析测试和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江蓠(Gracilariaceae)中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MAAs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根据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的显著程度及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江蓠中MAAs的主要成分为porphyra-334;提取温度、浸提时间、甲醇浓度及液固比为影响MAAs物质提取的显著因素。通过多元二次回归拟合模型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48.12℃,液固比34∶1,甲醇浓度25%,浸提时间1.85 h,优化条件下预测提取率为4.943 mg/g;试验值为4.893 mg/g,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0.
通过高酞酸酐与2-氯-5-甲基-1,4-苯醌反应,经过最长线性步骤6步和3步反应,分别以16%和47%的总产率合成了2个1,4-蒽醌衍生物12和14。其中,化合物14的合成为首次报道。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均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确证,并对高酞酸酐与苯醌反应生成1,4-蒽醌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