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1427篇
海洋学   53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28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积学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其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专业研究、总结提高、理论升华及学科渗透与综合 7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充分表现出,一方面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各种沉积矿床和油气的寻找方面。随着地质勘探与开发实践的不断进行,已陆续在沉积体中发现了油气、煤、黄金、铀、金刚石、钾、水晶、铂、铝、锰、膏盐及天然气水合物等多种重要矿产,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沉积学未来的发展在 7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层次上,由宏观向微观;方法上,由定性向定量;目的上,由理论向应用;形式上,由静态向动态;学科上,由单学科向多学科;手段上,由手工向计算机;领域上,由地区向全球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92.
《沉积学报》2004,22(3):524-524
2004年7月26~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召开了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承办孙枢、贾承造、刘宝王孚、钟大赉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一与会正式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相似文献   
93.
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与斜坡破坏型式之转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基岩山区和丘陵区,落石堆积的分布非常广泛、并可经长期积累而形成巨大规模。然而,因缺乏研究,它们(尤其是规模较大者)经常被误定成滑坡或崩塌堆积。为此,作者结合长江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采用天然模型勘测和岩相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认为:1.落石堆积(累积体)通常是在扩离-落石发育而崩塌、滑坡不发育的陡崖(坡)下形成,同时还需有较平坡面,便于落石停积而不易被重力和流水搬走的堆积场所;2.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为:(1)前缘土体较密实且粒(块)径较小,后缘多大块石并常具架空结构;(2)不等粒系数普遍较大;(3)常有淤泥质和砂、卵石夹层或透镜体;(4)前缘可具向外陡倾的加积层理。基于此,水的潜蚀作用和地表水对前缘的集中冲刷常成为落石堆积变形破坏的主因;3.落石堆积的破坏型式为滑坡、泥石流或碎屑流;4.落石堆积的勘查应特别注意查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储水结构及相关参数;其稳定性评价应首先分析不同工程活动影响下产生潜蚀的可能性;5.为防治斜坡失稳,首先应保护落石堆积的自稳结构和选用有防潜蚀功能的开放型措施;6.深入研究落石堆积,对沉积学和工程地质学也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水域面积为2338km2,平均水深1.9m,最大水深不足2.6m,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因此泥沙淤积严重,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在太湖四周地区,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95.
冯增昭 《地质通报》2004,23(9):i001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96.
A new Geologic Time Scal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ecambrian and Neogene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 Geologic Time Scale (GTS2004) is presented that integrates currently available stratigraphic and geochronologic information. Key features of the new scale are outlined, how it was constructed, and how it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accompanying 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 issued under auspi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ICS), shows the current chronostratigraphic scale and ages with estimates of uncertainty for all stage boundaries. Special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Precambrian part of the time scale, which is coming of age in terms of detail, and to the Neogene portion, which has attained an ultra-high-precision absolute-age calibration.  相似文献   
97.
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传统的城市规划学和地理学的研究重心是对城市建筑实体的空间组织和管理基于城市建设实践的新需求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文章以城市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组织的概念、原则、依据、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理论概括,以期对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8.
我们业已研发了计算各向异性、非均质介质中P- SV转换波(C-波)的转换点和旅行时的新理论。据此 可以利用诸如相似性分析、迪克斯模型建模、克契 霍夫求和等常规方法来完成各向异性的处理和各向 异性处理,并使各向异性的处理成为可能。这里将 我们的新发展分作两部分来介绍。第一部分为理 论,第二部分为对速度分析和参数计算的应用。第 一部分理论包括转换点的计算和动校正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沉积学报》2005,23(4):603-603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05年9月22~24日在成都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并联合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石油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等单位或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由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100.
The 1.86 Ga Liangtun-Kuangdonggou complex (LKC) is one of the oldest alkaline syenite bodies so far discovered in China. This syenite suite has elevated contents of total alkali (K2O Na2O), with an average of 10.50%, and a mean Rittmann Index (σ) of 6.48. The intrusions have sligh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K2O than those of Na2O on a weight percent basis, indicating the rocks belong to potassium-rich alkaline syenite series. Total rare-earth element concentrations (∑REE ) of the rocks are relatively high, ranging from 324×10 -6 to 1314×10 -6, with a mean value of 666×10 -6. The REE patterns are subparallel and rightward steep with (La/Yb)N >33, showing mild negative to positive Eu anomalies (δEu: 0.63-1.15). All samples exhibit strong LILE and LREE enrichments and TNT (Nb, Ta, Ti) and P depletions in multi-element spidergrams. On the εSr(t)-εNd(t) correlation diagram, most analytical data points plot within the enriched mantle field with low ( 87Sr/86Sr)i ratios (0.7045-0.7051) and negative εNd(t) values (-3.72--3.97), falling among those kimberlites from Fuxi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ve, from Mengyi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Ⅱ-type kimberlites from South Africa. These characteristics imply that the LKC-rocks may have the same source as the above-mentioned kimberlites, i.e., they have close connections to the materials derived from enriched mantle reservoirs, further revealing that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had been highly enriched before 1.86 Ga. Geodynamically, the LKC-rocks were formed in a within-plate environment with close genetic connections to rift-related alkaline magma activities possibly controlled by ancient mantle plu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