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6篇
  免费   2401篇
  国内免费   2839篇
测绘学   516篇
大气科学   752篇
地球物理   4244篇
地质学   8373篇
海洋学   809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1790篇
自然地理   1305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西藏地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赵平  谢鄂军等 《岩石学报》2002,18(4):539-550
西藏水热活动是青苦恼高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其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时空分布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地热流体(气、液相)中携带有中上地壳乃至地幔物质的深部信息。西藏地热流体可以区分出CO2型和N2型两类气体,其中绝大多数的地热气体样品属于CO2型气体,而典型的N2型气体则较少。前者具有岩浆热源和深循环两种成因类型,后者都是深循环成因。西藏气体样品中的He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宽,最高的可达到1.5%。在门士热泉,首次检测到地幔He组分,这说明西藏地壳深处有地幔物质侵位。根据He同位素组成推断,羊八井、谷露等处的地壳熔融体中约有3%的地幔组分。西藏地热气体中的N2和Ar组分主要是大气成因,CO2组分大多以海相碳酸盐岩成因为主,混有少量有机沉积物成因CO2。当Log(H2/Ar)处于-0.8-0.3的区间时,H2/Ar地热温度计可以良好地指示热储层的温度范围。实际调查表明:西藏水热活动区大多分布在斑公错-怒江链合带以南地区,高温水热活动区主要出现在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那曲-羊八井-亚东活动构造带沿线。  相似文献   
992.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次、每一期次的强度、断层应力场、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的环境条件和最后一次活动的时代等问题。由于方解石脉双晶纹发育的广泛性,使之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四川杨柳坪热液型富铂族元素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四川杨柳坪是中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但以往控制的97%以上的储量赋存在蚀变超基性岩体中,品位普遍不高,笔者等1999年通过对杨柳坪主矿体外围热液型矿体的调查,认为其中的热液型矿石可能富含铂族元素,经过初步的分析测试,证实了这一推测,并发现热液成民岩浆作用在杨柳坪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最近在鱼海子等地地调查的新发现,建议在扬子地台西缘进一步开展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关于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宋鸿林 《地质通报》2002,21(4):193-197
核杂岩顶部代表深处韧性变形的长英质糜棱岩,其实是温度敏感型的,在异常高的古地温梯度或同构造岩浆活动的情况下,不一定代表中地壳变形的产物。伸展的剥离断层造成相当厚的地壳柱的切失,但在长期受到剥蚀的古老岩系出露处,年轻岩层(如白垩系或第三系)直接覆盖于太古宇之上,究竟是沉积缺失还是构造切失,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核杂岩隆升至地面,难以单纯用地变薄的重力均衡作用来解释。与变质核杂岩密切相关的局部的古地热异常、同构造岩浆岩的强力侵位等。揭示出热隆和岩浆作用在核杂岩隆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核杂岩的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晚造山的伸展不一定是变质核杂质所反映的伸展作用的唯一起因。一个地区可以有多次伸缩交替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995.
东昆仑约格鲁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刘成东  张文秦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39-744
对东昆仑约格鲁花岗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态、大小、成分和分布等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发现包体形态多样,以强烈的塑性流变为特征;包体大小悬殊,多数直径为几十厘米,最大者长轴达4m;包体成分以闪长质为主,结构总体上比寄主岩石的粒度细,岩体中不同部位的包体成分和结构都有所变化;包体分布不均匀,经常呈族状、条带状密集分布,具定向性。镜下研究发现,在包体中经常见到针状磷灰石、石英捕虏晶和斜长石的自形内核环带及增生边等现象,显示了岩浆混合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权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达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997.
本刊讯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气象部门旗县基层局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区局党组于日前提出具体要求。1 各盟市、旗县基层气象局站要提高对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全区气象部门旗县基层局站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高基层局站干部职工素质 ,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是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 ,解决当前旗县基层局站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是继续推进气象事业结构…  相似文献   
998.
南方高温酷热台风活动频繁——2001年7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震坤 《气象》2001,27(10):58-61
7月份,全国大部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月内有6个热带气旋活动,5个在华南沿海登陆.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中、下旬,北方旱区出现较明显降雨,大部旱情得到缓解;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及四川盆地、重庆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华南大部及西南南部降水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999.
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气溶胶元素成分的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民分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珠峰地区大气气溶胶以Al,Ca,Si,K,Fe等地壳元素为主,地壳元素占总元素浓度的82%以上。S,Pb等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的污染元素含量很低。元素S浓度为91.64ng.m^-3,元素Pb浓度仅为2.93ng.m^-3,接近于格陵兰地区的浓度,从气富集因子来看,来自地壳成分元素的富集因子要小于北京地区。而As,Pb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气溶胶元素的富集因子也比北京地区低得多。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珠峰地区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00.
简要介绍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成功预报的震前主要预测依据及基本思路。通过对震前辽宁地区地震中短期危险性的分析,确定辽南地区是未来主震的危险地区。根据地震活动的区域特性及岫岩偏岭震群活动的规律,判定岫岩震群的前震性质。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计算结果和震前在震中及邻近地区出现前兆短临异常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论述了震前预测地震三要素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