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1106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渤海的潮混合特征及潮汐锋现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人们对黄海的潮汐锋现象已有一些报道和研究[1~4],但对渤海的潮汐锋现象却没有进行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迄今只有赵保仁[1]在讨论黄海的潮汐锋时,指出过渤海海峡的潮汐锋现象;而黄大吉等[5]在数值计算渤海的温度变化时也指出在渤海内部存在着潮汐锋现象,但却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给出任何实测证据.本文试图根据方国洪和曹德明最近在渤海取得的潮汐潮流数值计算结果1),计算由Simpson等[6]提出的陆架海的潮混合层化参量,来讨论渤海的潮混合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实测水文资料和海面温度的卫星遥感图像来说明渤海潮汐锋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2.
渤、黄海海冰的变化和预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0年的渤、黄海的海冰资料,用小波分析和最优气候均态法对渤、黄海的海冰冰级进行分析和预测。小波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渤、黄海海冰的变化规律,使对海冰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这必将有助于研究海冰变化的机理和不同尺度变化的相互作用。最优气候均态法较好地实现了对渤、黄海海冰的预测。此方法在海冰预报中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3.
^40K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强度约占整个海洋天然放射性强度的90%以上。钾是海洋生物的必需元素。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其放射性强度来说也主要是^40K。为此,在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较轻的情况下,进行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沉积物样品的^40K放射性总B调查和监测时,为了判断样品是否受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必须首先扣除样品的^40K放射性强度。  相似文献   
964.
晚更新世末期黄,渤海陆架环境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陆架环境的最显著特点是寒冷而干燥。那时的海面比现在至少下降了130米,因而渤海、黄海陆架裸露成陆并转化为亚洲大陆的一部分。根据对大量钻孔分析资料和数千公里的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记录的研究,证明在古季风的作用下,出露了的海底曾发生沙漠化,并产生一系列衍生沉积。  相似文献   
965.
966.
本文对莱州湾、渤海湾、渤海中央盆地的海洋底质沉积环境进行了研宄,通过对17柱沉积物岩芯样品中Fe,Al,Mn,Ti的测定和分析,论述了四元素在底质表层沉积物中及在岩芯沉积物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渤海中央盆地Fe,Al,Mn,Ti的丰度值,为渤海环境背景值及环境背景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67.
文中根据历史水温资料分别建立无维温度θT和无维深度η,进而建立水温垂直剖面的无维自模函数θT=f(η)。在此基础上,利用热传导方程在忽略平流和涡动效应条件下建立描述表面水温(Ts)、底层水温(TH)和上均匀层厚度(h)的一维模式。文中,利用本模式试报了(时效为5、10、15d)南黄海20个站的Ts、TH、h、温跃层厚度和强度等,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68.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渤海东部DLC70-1孔1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粒度及测年分析。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根据DLC7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钻孔岩芯可划分为6层,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渤海东部沉积物物源的变化以及海面波动。Al2O3、MgO、TFe2O3、MnO、TiO2、Cu、Zn、Pb、Cr和Rb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正相关,SiO2、Na2O与粗粒沉积物呈正相关,K2O、Sr和Ba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R-型因子分析得出三种主要组合类型,以Mg、Sr和Ba为代表,分别对应陆源细粒物质输入与黄河物质、海河物质和滦河物质的影响。运用Ba/Al2O3与Sr/Al2O3、MgO/Al2O3与K2O/Al2O3离散图分析了DLC70-1孔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该孔中上部32.30~49.00 m和9.30~23.20 m沉积物受到了滦河和海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9.
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浩  潘伟然 《水科学进展》2008,19(3):345-351
运用一个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种营养盐负荷——河流和沉积物对渤海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影响,发现河载营养盐对渤海生态体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口水域,而限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则能显著抑制渤海范围内藻类水华的爆发。  相似文献   
970.
The western Liaodong (辽东) Bay subbasin displays examples of segment,linkage of extensional fault,and fault-related folds.The Liaoxi (辽西)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NNE- and NE-trending segments that were linked through relay ramps.The fault hanging wal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en echelon synclines with axial traces sub-parallel to the faults.The synclines are doubly plunging located on the hanging wall of normal faults,with the strata dip sub-parallel to the fault.These folds result from along-strike displacement variations of the individual fault segments,as well as from extensional fault-related folding.In the study area,the synclines are separated by transverse intra-basin highs and relay ramps that formed where segment linkage occurred.These hanging wall synclin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fault displacement variation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formed by extensional fault-related f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